APP下载

文化两层皮

2014-11-17蒋子龙

雨花 2014年5期
关键词:套话收礼大众文化

◎蒋子龙

文化两层皮

◎蒋子龙

现代文化的种种扭结与怪异,集中体现为两层皮:下面一层的大众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段子和商业娱乐节目为代表,锋锐大胆,全无禁忌,嘲讽怒骂,妙趣乃至恶趣横生;甚至走鄙俗路线,越俗越红,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之俗到极致却连播十年的广告,创造了百亿以上的销售额,至今无人能及”。其策划者向媒体公开了他的诀窍:“在中秋、春节期间大量地投,让你烦,你就记住了!”举一反三,有些娱乐明星不惜炒作丑闻,以赚取票房,其伴生物,是娱乐文化圈里产生了极尽尖酸刻薄的“毒舌评委”。

而上面一层的官场文化,却以枯燥僵硬、滔滔不绝又令人昏昏欲睡的空话、套话为代表。比较典型的是榆林市所属的子洲县政协主席王玉朴,在市政协闭幕大会上仰头大睡,其睡相被记者拍下来,迅速红遍网络,网友还为他们设计了对白——市政协主席批评他:你到这儿来不是睡觉的!他反唇相讥:你到这儿来也不是催眠的!什么样的话语能具有如此巨大的催眠魔力?自然是穿鞋戴帽,用在哪儿都行,说一千遍也不会被挑出毛病的车轱辘话,“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空话、套话、废话、假话,喋喋不休,到处都是“话痨”,是一种文化的堕落。以至于去年12月4日,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强调:“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今年4月12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上公开宣布:“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国家的领导不得不教给各级领导干部们应该怎样说话,却又不能不承认这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大国的文化现实。

现代人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就是被人说没文化,却又不认真学文化,尊重文化。“下面”什么都敢说,全不正经,“上面”废话连篇是假正经,假正经也是大不正经。他们常常离开满纸假大空的稿子就不会说话,硬说便要说漏了,诸如迅速传遍全国的一些著名“官话”,——向公众解释饮用水变质:“水发红不等于不合格”;呵斥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叱责群众:“你知道什么叫恶吧?跟政府作对就是恶!”这些官员只有霸气,缺少文气,到关键的时候硬气有余,底气不足,乃至激化矛盾,引发事端。

官场文化“化”不了大众,大众文化也“化”不了官场,这就是当下文化的两层皮。当然也是文化的尴尬。文化的两层皮带来的结果是人的两层皮,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前后不一。“桥垮了,专家说和质量没有关系!房价高了,专家说和地价没有关系!泥石流了,专家说和植被没有关系!发育早了,专家说和奶粉没有关系!吃海虾得病了,专家说和洗虾粉没有关系!专家太太怀孕了,大家说和专家没有关系!”两层皮的人丢掉了做人最基本的诚信,遇事先怀疑,除去自己谁也不信,有时连自己也不信。比如谁敢相信自己每天吃的东西是没有毒的?

人的两层皮,又造成社会的两层皮,文化与现实脱节,网络与生活脱节,“只要是路人,百分之百都是见死不救的;只要是网友,百分之百都是义愤填膺的”,这是因为“网友基本不上街,上街的人基本不上网”。网上一个世界,现实中又一个世界。两层皮容易使人走极端,造成感觉上的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地会扩大和加剧社会上两极分化。

为什么这样的“文化两层皮”会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个口号流传了许多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明目张胆地挂羊头卖狗肉,打文化的旗号,行招商引资之实,不过是用文化给自己贴金。

我们热闹了好多年的所谓“文化热”、“国学热”,并没有热到根上,还需从文化的本意、文化的核心价值上开始预热、升温,而不是只用来表面贴金。

(原载《杂文月刊》2013年11月下)

猜你喜欢

套话收礼大众文化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生日不收礼
每一次送礼的现场堪比奥斯卡
双重人
套路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上)
我的“套话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