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东汉摇钱树
2014-11-15辛勤
辛勤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神奇的宝树叫做摇钱树:它上面“长满”了各种金银元宝,只要摇一摇,就会掉下来。为了能获好运,不少地方在过年时都有做“摇钱树”的习俗,用以预示来年红红火火、财运滚滚。
不过,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摇钱树确实存在。1990年,在绵阳市郊的何家山,人们在一座汉代古墓里就出土了一棵摇钱树:这棵树由青铜铸造,树冠分为七层,最顶端是凤鸟,下面各层是各种瑞兽的造型,以及成串的钱币造型,树的叶片外侧犹如太阳的光芒,延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细丝,看起来非常华丽富贵。
绵阳的这棵摇钱树出土之后,立即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不仅因为这棵摇钱树造型生动精美、保存完好,更因为它也是迄今出土的最大的摇钱树。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这棵摇钱树作为国宝被送到北京展出。
绵阳的这棵摇钱树,并非中国唯一的一棵。据统计,我国目前共出土了189棵摇钱树,有趣的是,这些摇钱树都是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等西南地区被发现的,其中尤以成都平原最为集中。
摇钱树的这种分布特点,和巴蜀地区对树的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上古传说中,天地的中央生长着“建木”——即沟通天地人神的大树,而在“建木”之西,则生长着“若木”,同样是众神通天地的天梯与日神的栖息之所。而“若木”的生长地,极有可能就是在巴蜀地区。所以自夏、商、周以来,这片地区的人对于树有种独特的崇拜情结,死后都喜欢在陪葬品中放置青铜树,以达到和天地神人沟通的目的。
后来,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神树的信仰逐渐被对金钱的崇拜所取代,于是原本代表神圣信仰的青铜树,开始演变为能招财进宝的摇钱树。再加上在汉代,巴蜀地区经济繁荣,冶铜、铸造工艺发达,所以当时人们在陪葬品中加入摇钱树便成为一种潮流。在东汉早期的摇钱树上,还时常能见到与各民族神话传说相结合,并演化为社柱、树神的透雕图案,等到了东汉中后期以及三国时代,叶片上透雕的大大小小的钱币造型就取代了各种神话图案。
三国时期,巴蜀地区由于战乱,经济受到巨大冲击,金属冶炼工艺倒退,再加上晋朝建立后禁止厚葬,摇钱树作为厚葬品自然受到了影响,自此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摇钱树”这个词却保留了下来,在民间流行,并成为富贵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