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穆特演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特点的思考
2014-11-15朱骏玮
朱骏玮
(首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北京,100048)
一部好作品的面世,与作曲家的基本素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不可分。演奏家要想演奏出这部好的作品,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作曲家的创作心境,正确认识作品整体的有机结构、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展示驾驭该作品的能力和技巧。为进一步理解《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选取德国著名小提琴家穆特所演奏的版本,结合创作中客观反映的音乐要素,通过分析实际演奏,进一步解读如何演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如何把握这首经典作品的演奏。
一、穆特演奏风格
德国小提琴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是一位典型的德奥血统的演奏家,性格热情,具有严谨的思维逻辑和内在个性,对音乐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录制贝多芬十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女音乐家,她所呈现的贝多芬作品特色鲜明。穆特所演奏的版本,尊重作曲家的创作,基本上根据谱面标注演奏,并且尽可能的将谱面所要表达给听众的音乐内涵表现出来。从技术层面上看,穆特演奏所体现出的演奏特点体现在平稳的速度,装饰演奏的均衡处理,极其连贯的旋律线条,不断推进的力度层次,大幅度的力度张力,如丝般的弱奏,乐句处理中则保证节奏的稳定,从力度的张力中,获得音乐前进的动力,时而浅浅吟唱,时而高亢嘹亮,音乐旋律从指尖慢慢流出,沁入人心,内敛而不张扬,显示出成熟的演奏功底。从音乐情感表达层面上看,穆特很好的继承了古典音乐的风格,崇尚思想的挣脱,追求人的自由,但是却没有忘记作曲家本身所设定的音乐框架,逻辑结构相互联系,音乐表达严肃严谨,既真实贴切的表现贝多芬当时的心境,同时也不缺少自己的音乐个性。
二、演奏要素分析
(一)音高
在小提琴演奏中,对音准的要求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难的一部分,没有准确的音高把握,就像是吃饭不消化一样,毫无美感可言。作为掌握一首作品最为基本的要求,如何把握音高将显得极为重要。选择了较为有代表性的一段乐曲进行分析(见下谱例图1)。
图1 第一乐章482-492小节
通过读谱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这一段的音乐中,作曲家多次采用了半音上行激进的作曲手法。此段音乐若放在钢琴上演奏,毫无疑问,音高频率应该处于440Hz。我们再来看看小提琴演奏中,音高出现的变化(如图2)。
图2 利用Praat软件测试的音高变化情况图
通过声音测试软件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演奏家在演奏过程中,并没有将每个音固定在440Hz,而是出现大范围的浮动,这也就说明,在演奏过程中,对于音高是有一定选择的。小提琴的演奏在理论上是没有绝对音准的,它不像钢琴一样采用十二平均律,而是采用“三律”作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调性、和声特点选择适当的音律,从而保证演奏出相对准确的乐音。《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基本调式是D大调,在小提琴乐派体系中,西方音乐的作品认为D大调更适合于五度相生律,在五度相生律体系中,每个音名都对应着自身的震动频率,这也就使音高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特别是在演奏半音音级时,为了使得音乐更加具有倾向性,更有韵味,我们就要尽可能的缩小半音之间的距离,使得音乐走向更加明显,前进性更强烈。
(二)速度
在音乐作品纵横交织的运动中,音色、力度、速度、节奏四个方面的起伏与变化,构成了音乐作品演奏中的纵横层次。正是由于音乐是流动的时间艺术,而音乐作品的音响是依靠听觉来感受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程来表现。因此,在演奏中速度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了速度和节奏的变化,音乐也就失去了它感人至深的魅力。所谓的速度是指音乐速度即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想要将一首作品完整的演奏出来,需要我们能够充分用心的把握住整首作品的速度要求,就像国外音乐家们曾经形象的描述到:“速度就像骨架,旋律就像血液。”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音乐中的支架作用,它为乐曲整体奠定了一个基调。对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笔者将从绝对性速度和相对性速度两个方面进行诠释。
绝对性速度:所谓绝对性速度,即谱面上实际标记的速度,也就是每分钟多少拍[1]380-82。
在《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三个乐章谱面上标注的速度表情记号分别为Allegro ma non troppo,Larghetto和 Rondo。下面,通过录音估算,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小提琴家穆特的演奏速度是:
穆特实际演奏时间:
第一乐章 23分14秒
第一乐章华彩 3分11秒
第二乐章 10分43秒
第二乐章华彩 10秒
第三乐章 9分6秒
第三乐章华彩 1分钟
穆特实际演奏平均速度(不包含华彩部分):
第一乐章,共534个小节,平均速度为93
第二乐章,共90个小节,平均速度为33
第三乐章,共360个小节,平均速度为160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穆特演奏的版本和实际在谱面上的标记略有差别,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实际演奏过程中,绝对性速度仅仅是为演奏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演奏速度要求,而对于整个演奏速度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还是相对性速度。
相对性速度:所谓相对性速度,即曲子速度标记的变化对比,以及与原来速度有差异的实用速度[1]380-82。
在《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谱面上出现了一些临时速度变化标记,如谱例图3所示:
图3 谱例
正因为有了像延长记号这样的速度变化标记,才使得在演奏过程中,速度有所变化,有快有慢,时缓时急,保证音乐演奏起来更加丰富,更具内涵,而不是一成不变。同时,演奏家对于整首作品的把握,对于标记在谱面的速度标记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音乐术语中,Allegro ma non troppo表达的意思是不太快的快板,而用多少的速度去表达这层含义呢?我们每分钟具体打多少拍,谱面并没有具体标记出来,这也就是每一位演奏家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对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把握,进行二次创作的地方。
据此,绝对性速度(即谱面速度)未必要绝对死板遵守。音乐实践中,我们在演奏乐曲时有意识的比原速快点或慢些,平衡好相对性速度和绝对性速度,可能会更进一步贴近作曲者所想表现的感情、情境或形象,将乐曲的意境表达出来。
(三)力度
所谓音乐力度,即演唱、演奏时所用气力之大小程度。我们在表现音乐时,气力使用的合适与否,会影响到我们对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对音乐形象和情境的描绘。由此看来,在音乐表达中,力度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演奏一首作品时,对于力度的选择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自己对生活、情感、音乐的长期实践与体验,以及对音乐表现的认识、理解;第二,谱面所标记的强与弱。相比这两个方面,我们更容易把握住第二点,同时这也是作曲家给我们的最为直观的音乐情感表达。如果一首作品没有了强弱的对比,那么音乐也就没有了层次感,即使有再华丽的炫技、再美妙的音符,音乐也没有了生命的力量,也不会感动听众。
下例是《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第二呈示部(89-101小节)片断,这个片段谱面的力度标记比较明显。通过声音测试软件,具体分析小提琴家穆特演奏该片断的过程(见图4-6)。
图4 谱例
图5 声音测试软件分析图
图6 演奏过程中的力度变化曲线图
通过谱例、分析图及曲线图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从音符走向上来看,87-89小节,独奏声部连续七个四分音符上行三度进行,走到最高音so上,并且维持了两拍的时值,使得最高音得以突出;从力度符号的变化来看,独奏声部进入时采用的是p,随着音高的增加,力度自然也会加大,在谱面上也标注有cresc.记号,达到最高音时出现了sf标记,与音高走向完全符合,更进一步使最高音稳稳站住;从分析图上也可以明显看到,穆特在演奏这七个音时,所反映出的能量完全不同,并且越来越大,这也就是说,力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到了最高音的时候,能量最强,力度最大。在93-96小节中,由于谱面上标记是p,所以在12-24s这个时间范围内,分析图上的颜色较淡,也反映出能量较弱,通过曲线图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发现,曲线是处于下降的趋势,这再次证明这个部分的演奏力度较小。在剩下的4个小节里,由于音符自身上行进行的特点,所以演奏家根据自身演奏经验,作了渐强的处理,就形成了我们在分析图中看到的,图颜色逐渐加深,曲线呈上升趋势,能量不断加大,演奏力度在增加。不难看出,穆特在演奏过程中十分注重谱面上的力度标记,并尽可能的表现出来,使得音乐能更加贴近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当然,每一位演奏家对于作品的把握都会有自己的平衡标准,对于力度的掌控也会结合作曲家与自身特色。但是,不论有怎样的处理,正因为有了力度的变化,有了强弱的区别,音乐才有了层次感,才能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感,也使得音乐表现力上更加丰富。
三、演奏技巧分析
技巧可以说是音乐表演家首先必须掌握的,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实现高水准的演奏。著名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技术上的熟练应当是那些想要成为一个优秀钢琴家学生的首要条件。”[2]同样的道理,无论是何种乐器的演奏,掌握好乐器演奏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一定的技巧运用,才能得以丰富音乐语言。
(一)分弓的运用
分弓是指一弓一音的演奏方式,主要分为上半弓分工、中弓分工、下半弓分工、大分弓等,在演奏分弓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每一个音的扎实程度和平稳程度。在《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贝多芬大量的运用了分弓来进行演奏(如谱例图7)。
图7 谱例
在穆特演奏的版本中,她选择了使用中弓分弓的方式进行演奏,而中弓分弓也是在演奏中较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弓段演奏?从谱面上来说,这一段乐曲的力度是f与p之间的交替,整个音符走向较为平稳,且节奏较为欢快,而使用中弓分弓的好处就在于这个弓段演奏者比较好处理,整个右臂和右手成最放松的状态,这样使得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加平衡、稳定。
(二)揉弦的应用
揉弦在小提琴演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揉弦可以改变音质,使声音更加柔美且富有内涵。揉弦有三种形式:指揉弦、腕揉弦、臂揉弦。采用哪种揉弦方式,揉弦持续多长时间,这都是根据曲子的不同情况来决定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开始情绪化和多样化,意外的停顿、拍子的改换、人为地改变节奏重音等作曲手法使得旋律更生动,更富于动力,而揉弦技术也更加的被运用到演奏中来[3]。在穆特的演奏中,通过对视频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穆特在演奏过程中多使用腕揉弦的方法,在出现f或是情绪激动时,她揉弦的幅度会加大,频率会变快,而在出现了如dolce等表情术语或是力度需减弱时,她选择减小幅度,使得音乐听起来更加柔美,以更加贴近作曲家的创作。同时,为了实现音乐声响上的变化,她还有使用揉弦和不使用揉弦的交替处理,保证音色上的丰富多彩。
(三)顿弓的演奏
在《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作曲家采用了不少顿弓的演奏技法。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三乐章的开头。由于第三乐章整体比前两个乐章较为活泼,因而,在乐曲的开头就直接使用了顿弓,加强了音符的颗粒性,并且使音乐更具有弹性(如谱例图8所示)。
图8 谱例
下面是穆特的演奏方式,如谱例图9所示:
图9 谱例
在这两小节的演奏中,顿弓技法的运用就像是用鼓锤敲击一样,干脆利落,轻轻敲起新的乐章,而穆特在演奏中又增加了两个音的顿弓,这就使音符的颗粒感更为明显,也使整个乐章的音乐形象更加突出,与前两个乐章音乐情绪的对比更加明显。通过第三乐章开头顿弓的使用,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作曲家心情的转变,情绪越来越轻松和明朗,整个乐章洋溢着一份喜悦与欢乐。
总之,要想演奏好一部作品,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作曲家的创作思路,通过音乐元素纵横交织的起伏变化,构成音乐作品演奏中的纵横层次。演奏既要注意掌握好乐器演奏的技巧并加以运用,又要充分体现作曲家本身所设定的音乐框架、逻辑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要真实贴切的表现作曲家当时的创作背景,又要充分显示演奏者个人的的音乐天性。从而,使每一个音符都凝聚成经久不衰的作品。
[1]文群艺.力度、速度与情感形象——论音乐力度、速度的重要性及绝对性与相对性[J].艺术百家,2010(8):380-382.
[2]冯·德克利斯.钢琴艺术演奏要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3.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韩里.欧洲弦乐艺术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6]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7]江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浅析[J].文教资料,2008(15):78-79.
[8]宋比多.论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演奏[J].艺术百家,2005(2):113-114.
[9]赵凯.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J].中北大学学报,2006,22(4):94-96.
[10]冯丽.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版本研究[J].大众文艺,2010(4):45-46.
[11]徐薇.浅谈小提琴音准在演奏中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