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心理治疗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症的疗效研究

2014-11-15李盼荣栗占捧胡瑞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焦虑症

李盼荣 栗占捧 胡瑞平

本文通过对120例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用CES疗法联合心理治疗前后焦虑水平的评分观察, 并与对照组比较,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增强了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120人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条件: ①年龄≥40岁、≤60岁的妇女, 月经紊乱或停经3个月以上;②符合ICD-10或者DSM-IV;③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 分[1];④排除近两周内服用治疗失眠类药物的患者, 严重的自杀行为者、精神病患者、患有癫痫及其他严重精神疾病者;⑤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无烟酒嗜好及药物滥用者。根据自愿原则进行分组。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仪器及方法 仪器是美国EPI公司研发生产的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仪(Alpha-Stim)。具体使用方法为:电流10~500 μA, 频率1.5 Hz。患者取坐位, 向患者介绍原理, 清洁耳垂皮肤, 用导电液把耳夹上的小面贴湿润, 将耳夹夹在患者耳垂上, 打开电源, 将强度调至患者感觉到针刺感。对照组患者1次/d, 20 min/次, 疗程为4周, 治疗期间不得合用任何精神类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方法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2次/周, 50 min/次。

1.3 焦虑水平评定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有14个项目。各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时间设定在治疗前及4周治疗结束后1周内。在治疗前后分别用减分率对效果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HAMA评分比较 表1显示, 入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4周后再次评定, 研究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较 表2显示治疗4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HAMA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HAMA 评分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0 20.51±3.12 6.09±2.03对照组 60 21.04±2.96 13.86±1.70 P>0.05 <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 约75%的更年期妇女出现精神症状。而更年期焦虑较为明显, 患者也难以应付[2]。更年期焦虑状态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 影响了人际关系及家庭和睦, 生活质量也有所下降。药物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服用时间局限, 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临床实践证明, 在使用CES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情绪的同时, 联合心理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干预通过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行为等, 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紧张因素、改善不良认知, 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 提高患者对情绪管理的重视。

临床上, 对更年期焦虑症状患者诊断时, 一般以生物因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然而社会家庭环境以及个性心理因素则是致病和焦虑症状的诱导因素。所以, 在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 既要考虑临床脑电治疗, 又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本研究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症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治疗, 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提示心理治疗有利于使患者获得最佳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由于不良情绪所带来的症状, 进而提高疗效。综上所述, CES疗法联合心理治疗有利于提高更年期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改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效果。

[1]汪向东,于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53-255.

[2]范观荣.试论女性更年期心身变化特征及对策.精神心理卫生,2001, 3(1): 54.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焦虑症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