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4-11-14任剑辉

科技资讯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任剑辉

摘 要:构建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步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18-01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经营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增收缓慢等难题。这要求必须探索建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龙头企业引领、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撑和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构建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本文以永富村为例,浅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1 农民合作社

2009年返乡青年刘勇牵头成立了“民意农产品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加入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获“白城市市级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刘勇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第四届“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该村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合作社开展多项服务,特别是有效解决了种田不规范、不科学、农产品产销脱节等问题。2010年,理事长刘勇担任村书记后,在全村搞起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试点,全村发展5000亩,垧产2.6万斤左右,取得了单产最高纪录。

1.2 家庭农场

2013年创办了“郡平种植家庭农场”,刘勇为农场负责人,座落在喇嘛窝卜屯,出资500万元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该农场占地2公顷,办公及生产房6000平方米,农机设备8台套,价值77万元以上;肉鸡场年出栏15万只,收益45万元以上;年出栏育肥羊2400只,收益31.2万元;酿酒10万斤,收益31.2万元;流转转入耕地158公顷,预计收益80万元。

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是相互统一的。合作社高层运作,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起到统领作用,形成互助合力;家庭农场作为合作社骨干成员,发展生产经营积极性高,物质基础好,起到支柱作用,提升了合作社发展质量。家庭农场的成立和稳步发展,解决了土地流转缺少牵头人、缺资金、缺技术等难题,是土地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

2 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永富村户均耕地2.19公顷,每户三块以上,相当分散,大量劳力拴在土地上,很难取得较高的家庭收入。刘勇1999年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乡创业,先后从事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农产品营销等,积累了资金、技术、经验和较好的人脉关系,有较强的经营能力,成为优秀的职业农民。经多年探索,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已得到永富村农户及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形成了较强的发展合力,为流转农户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2013年春62户158公顷耕地流转给家庭农场,期限3年,按耕地质量确定流转价格,每年每公顷达9200元。该家庭农场采用高光效种植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集中连片种植玉米,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流转,已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18.7%,总产量189.6万公斤,纯收益78万元。

3 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

3.1 农业生产经营初步实现集约化

家庭农场获得流转土地后,加大了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投入。特别是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大幅度降低耕作成本。2013年流转耕地由3名职工操作3台大型农机具在15天内完成耕种,仅支付0.8万元人工费0.6万元燃油费。与往年对比节省成本10.29万元。土地流转后,剩余劳动力务工收入约180万元,家庭养殖增收80万元。全村集约化经营耕地的比较效益为270.29万元,人均增加1844元纯收入。

3.2 农业生产经营初步实现专业化

家庭农场采用高光效种植技术,集中连片种植玉米。由于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投入实现集约化,实现专业化种植玉米,平均收益9200元,比原农户自已耕种的效益还好,这增加了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这种经营方式,发挥了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增产10万斤以上,预计每公顷扣除直接生产费用和流转费用后,尚可收益5000元。家庭农场农牧结合,生产的玉米部分用于发展养殖业、酿酒,鸡粪、羊粪还田,酒糟养羊,实现了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专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农业生产经营初步实现组织化

如何销售农产品实现增产增收,要组织分散农户,建立有规模、有组织、有科学管理的合作体系,有效解决农户与市场对接不畅问题。合作社的成立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功地实现与“市场”对接。2011年刘勇种了12公顷玉米和杂粮,出栏肉鸡15万只、猪200头;全村17户养殖大户的畜产品、320公顷膜下滴灌技术生产的玉米,都是有组织地销售出去的。村民王文权2013年将3公顷耕地流转给家庭农场,打工收入3万元,饲养20只基础母羊收入2.5万元,2000多元的种粮补贴,一年纯收入8.7万元。村民王海军、赵琴夫妇流转6垧耕地,每人每天在农场打工收入120元,一年打工可收入7.2万元。村民纪房国、田世华夫妇流转4垧耕地,每年在农场打工可收入7.2万元。村民刘统军流转3垧耕,每年在农场打工可收入3.6万元,有了稳定收入作保障。村民张春雨流转3垧耕,育肥600只肉羊年出栏近2000只,可收入15万元。村民郭志龙流转了3垧耕,到松原市经商,开大排档烧烤店,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以上农户与往年相比,纯收入一年实现倍增,并且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艰辛劳作,幸福指数大增。

3.4 农业生产经营初步实现社会化

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了社会组织服务不足问题。合作社与涉农企业、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政府等服务主体建立起联系,支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良性运转。多年来,农技推广部门提供辣椒间种、玉米高光效、肉羊、肉鸡、膜下滴灌、农机等技术;农产品经销企业提供优质种子、化肥和农药;大安市先达食品有限公司、大安市安大牧业有限公司、松原曙光有限公司、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提供产加销服务,解决了最关键的销售出口问题。特别是党委、政府出台了农业保险政策、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政策,有力保障了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畜牧部门扶持刘勇32万元,建设四栋标准化养殖小区,用于规模养殖肉鸡;农机部门扶持农机补贴10万元,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2013年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为规模经营土地全部上了种植业保险,降低了经营风险;2013年信用社为家庭农场提供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及信用贷款80万元,解决了规模经营土地生产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基于客户攻坚的合作社市场推广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家庭农场规模经济效率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农民合作社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农民合作社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