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阅读题
2014-11-14李欲超
李欲超
在江苏高考语文试卷160分的正卷构成中,现代文阅读板块总分值为38分,它的文字书写量在正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位居各板块第二,仅次于作文。所以,无论是对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来说,这都是分量很重的一个部分。然而,实际在高考复习中它却是最无奈的一个板块。投入精力讲试题,分类整理,建模建型,其最终结果仍是收效甚微。这个板块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理解、表述的能力,这些能力光靠高三这一年机械做题、急切应试的时光是无法改善的,所以,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分数,这个问题其实“无解”。
教学中的现象
简单下“无解”的结论,必然有人会反对。还是先从“现象”说起。笔者同事去某中学听高三复习课,带回来一个“怪异”的教学案例。那个老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把平时做的模卷题目答案要求学生背下来,然后进行课堂默写。初听之下,都会觉得这个老师的做法太奇怪,因为高考一般不可能考查到做过的原篇目,“记住”“默下来”有何意义?进而更是大为反感:语文阅读理解题靠背诵默写,简直是对语文学习的伤害,违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根本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很多题目需要学生学会分条概述,凡是可以分条概述的题目尽量都要分条概述。如果题干里面出现“哪些特点”“哪些手法”之类的字眼,则意味着该题一定需要分条来说明。这样答题卷面清楚,易于阅卷老师批改。同时,更督促自己思考要周全,减少重复累赘的语句,从而来应对有些“变态”的得分点。简单来看,这似乎不难做到。“分条”,就是写清楚标号①②③之类的,一条条地说。然而,这只是“形”,“分条概述”的实质是一种表述问题的思维模式。平时如果要求人们口头回答一个问题,一边想一边说,出来的答案多半是无序和重复的,而“分条”则要求把它们变得有序并且无重复累赘。这样一种思维能力绝不是靠三番五次要求,学生们便会具有的。
在于思维模式的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背诵默写阅读题的答案就存在它的合理性了。就像不会写文章的人先学会模仿一样,大量阅读文章,背诵名篇,模仿名篇,慢慢地自己也就摸着些写作的门道。同样,不会做阅读题的人,先在背诵中记住一些常见的术语、常见的问题问法、答题程式,慢慢地也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教师们为学生做现代文阅读题建立的所谓“模板”,总结的答题程式、应试策略等,它们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改变不同学生个体所具有的散乱低效的思维模式,把它们替换掉,替换成快速有效、易于得分的思维模式。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那些对语言、文学感知能力很差,多年忽视语文、阅读经验极少的学生,在高考临近、时间紧迫的情况之下,就急需教师教他几招临阵的“无法之法”。背诵默写阅读题答案正是这样的方法之一。
既然有“无法之法”,为何仍说“无解”?因为“模板”只能是“模板”,答题要点、应试策略之类的最终只能成为“拐杖”,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针对答案特别繁琐的题目,它们或许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鞭策;遇到无力回答的问题,学生至少能依靠它们沾些分数的边。仅此而已。如果说得太多,记得太牢,则会成为束缚;如果形成机械套用的惯性,甚至还会阻碍得分。阅读得高分到底还是要建立在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而理解文本的能力,短时间速成,基本无望。问题说到底,还是“无解”。
“无解”不是“无为”
学生常有这样的感受,高中前两年的学习,或者说之前的十多年语文学习对高考阅读题的解答用处不大。这是语文教学的又一“怪象”。高三讲到的知识点应该说绝大部分不再是新内容,更多的是对过去旧知识点的查缺补漏。但对不少学生来说,高三恐怕是接触语文知识点最密集的一年,太多的术语、太多的似成相识却仍很陌生的知识点扎堆出现,使他们几乎来不及细嚼慢咽,来不及深入体会。这实在是件充满讽刺意味的事,之前那么多节阅读课,那么多篇课文的讲解、分析、鉴赏,这些知识点的漏洞竟没“辐射”到;到了高三,数年语文课应得的阅读鉴赏经验竟无法使用,又或者说根本无经验可用。
其实,好多知识点不可能没讲过,但确确实实没有成为阅读经验积存下来,没有成为学生自己阅读鉴赏、评价作品的工具。到了高三,才密集地、扎堆地去接触它们,却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氛围和足够的时间,掌握效果可想而知。也许有人会说,何必纠结于某些术语,重要的应该是感悟的能力。可是不要忘了,现在学生不了解的对象并不是什么高深、专业的术语,而是最基本、浅显的知识点,没有这些基础知识,是很难欣赏到文字深处的“风景”的,因为连“识别”都没做到。所以,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分数,这个问题更好的答案是“不求解”。要减少“苛求”“急求”的心态,尤其是最初的时候,别忙不迭地就去模拟高考做题、讲题,别紧盯着分数去安排课堂内容,别一切的一切都为了高考。即使最终要进考场了,也别忘了告知学生,还有一条技巧,那就是少一些功利心,别紧盯着题目,而是要认真欣赏文本,心里想想作者写得好还是坏。渐渐地,也许就与作者近了,那么与出题者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