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题中的“陷阱”不可不防

2014-11-14查金瑞

教育 2014年27期
关键词:定势陷阱直线

查金瑞

学生对一些带有“陷阱”的题目常常措手不及、错误不断,由此萌发了收集这类题型的想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发现尽管数学试题中的“陷阱”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千姿百态”,但若认真剖析一下,就会发现命题者为了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水平考察,在拟制试题时往往要精心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自认为做得万无一失,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如果教师一提醒,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就是“陷阱”题的魅力所在,往往让人觉得在意料之外,分析之后却在情理之中。常见的陷阱主要有四种类型,即知识性“陷阱”、思维性“陷阱”、心理性“陷阱”及能力性“陷阱”。笔者将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

知识性“陷阱”

含而不露型 例一: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m-1)x+m2=0的两个实根,且(x1+1)(x2+1)=17,求m的值。错解:因为(x1+1)(x2+1)=17,所以x1x2+(x1+ x2)=16。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m-1),x1x2=m2,所以m2+[-(2m-1)]=16,解得m=-3或m=5。

错因分析:本题的“陷阱”设置在隐含条件上,即Δ≥0,此方程的Δ= -4m+1,当-4m+1≥0时,m≤,故两个答案中m=5要舍去,正确答案是m= -3。学生见到这类题目就会按部就班,用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去解决,计算出两个答案后,就会有成就感,往往忽略了题目隐含的条件,一经提醒就会后悔不已。

顾此失彼型 例二:若函数y=(m-3)x2m-1+4x+3是一次函数,求m的值。错解:因为此函数是一次函数,所以x的指数为1,即2m-1=1,m=1,而此时系数m-3≠0,所以答案为m=1。错因分析:此题往往使学生只考虑到一次函数的概念,自变量的最高次为1,而没有想到前面的系数m-3=0时,y=4x+3也是一次函数,因此正确的答案有两个,m=1或m=3。

思维性“陷阱”

设置此类“陷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严谨性、全面性和灵活性等,如思维定势型。简单地说,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研究发现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问题表现出积极作用,但是,思维定势有时也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例三:一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cm,一腰上的高线长为2cm,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 。

错解:根据题意,可画出相关图,过点B作BD⊥AC于点D,因为AB=4cm,BD=2cm,所以sinA=1/2,故∠A=30°,填空题的答案为30°。

心理性“陷阱”

设置此类“陷阱”旨在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近年来的命题热点之一,因为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直接关系到他将来的发展。这类“陷阱”的设置方式主要有:

审题不清型 例四:函数y=2x-1的图像不经过第 象限。分析: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但是在阅卷时,却发现有不少学生把题目误认为“函数y=2x-1的图像经过第 象限”,致使答题错误,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粗心大意,没有认真看清题目要求,本题的“陷阱”设置在题目的关键字“不”上,让学生出乎意料地犯错。

考虑不周型 有些学生一看到试题简单容易,于是思想上便麻痹大意,高兴之余,草率地给出答案,从而导致“马失前蹄”。

能力性“陷阱”

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有意识地对引导学生进行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感知活动,通过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察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想象能力 题目本身富有创造性,能激发求异思维,增强联想的深度、广度,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思维。例五:过三角形一边上一点画直线,使直线与另一边相交,且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那么最多可画出几条这样的直线(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分析:学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想到“平行与三角形一边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因此会选B,如DE∥BC时,△ADE~△ABC;如DF∥AC时,△BDF~△BAC。但实际上只要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就能证明三角形全等,如∠ADG=∠C时,△ADG~△ACB;如∠BDH=∠C时,△BDH~△BCA。因此这个题目的答案应该有四条直线,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在实际的数学试题中,有时还能见到几种类型结合的“陷阱”类题型,需要我们去不断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定势陷阱直线
排除统计问题中的定势效应之“雷”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陷阱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陷阱2
陷阱1
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破除四种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