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宝宝遭遇“电视孤独症”

2014-11-14马志国

家庭医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左脑右脑电视节目

马志国

看电视看出来的孤独症

暑假里,由于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便把5岁的晓露交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两口平时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电视来打发,这自然也成了晓露的“主要活动”。两个月来,晓露越看越痴迷,时常小手攥着遥控器,小眼睛盯着荧光屏,只要是动漫节目,一律不放过,一坐就是半天,直看到神情倦怠,睡眼蒙眬,有时连吃饭都忘记了。爸爸妈妈慢慢感到不对劲,因为晓露渐渐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变得越来越孤独,不愿出门,不愿多说话,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不喜欢接触小朋友,对玩具不感兴趣,有时候勉强出门,见了人也不敢抬头。可不看电视,晓露就会焦虑不安,有时候还如醉如痴地模仿电视里的人物。

新学期开始了,晓露哭闹着怎么也不愿意去幼儿园。爸爸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带晓露来到心理健康中心。经诊断,晓露得了“儿童电视孤独症”。

儿童电视孤独症临床有表现

儿童电视孤独症,通俗地说就是儿童因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电视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多见于3~7岁的儿童,在中小学生中也会出现。具体说来有如下临床表现。

其一,每天长时间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其二,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把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还出现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其三,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尤其缺乏阅读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能融入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

儿童电视孤独症危害别小觑

一是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受阻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忘记了他人的存在,陷入虚幻的情境之中想入非非。积累不了多少生活经验,走出家门不会与他人交往,不知道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是儿童心智能力的发展受阻人类左脑主要负责抽象思维,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阅读时接受文字信息主要用左脑,视听时接受图像信息主要用右脑。电视视听虽然也能听到语言,但对观众来说最有意义的却是图像。因此,大脑左半球功能会受到削弱,降低文字阅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国外有研究发现,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儿童,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治,将来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

家长要指导孩子正确看电视

一是制定合理规则跟孩子商量制定一个看电视的规则。如时间上一般每天限定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个别日子可放宽一些;最好安排在晚上;看电视不能离得太近;最好不要边吃饭边看电视;早起后、睡觉前不看电视。

二是选择适当内容帮孩子选择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节目。比如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等。凡不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让孩子看。

三是陪同孩子观看父母应尽可能抽空陪孩子看看电视,还可以适当做些“旁白”,或者做些简要提示。看完一个节目后,还可以与孩子讨论一下节目的内容和含义。

第四是引向现实生活灵活机智地把孩子从电视节目引导到现实生活中来。比如,孩子看了根据童话书改编的电视节目后,家长可以引导他去看相关的图书;看完《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后,带孩子到动物园实地参观;等。

第五是增加户外活动父母要尽可能和孩子在一起增加户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散步、郊游、爬山、逛公园,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他们感受到,除了电视,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物。从而拓展兴趣,扩大活动范围,促使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左脑右脑电视节目
演奏乐器可开发右脑
我用右脑多,还是左脑多
你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右脑开发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