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2014-11-14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光密度法医学标本

龚 超

(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江苏盐城 224000)

0 引言

本实验中,将法医病理检案中获取的心脏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取IHC检测技术对心脏组织表达中的7项指标进行检验,研究和分析了上述7项指标在不同死亡案例中的阳性表达差异、特异性及诊断价值,旨在为EMI引发的猝死案例提供有效、准确的法医病理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本实验中抽取的心脏组织样本均来自于2011-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尸检案例,共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5-49岁;宣布死亡时间到尸检时间为12-72h;其中10例因颅脑外伤死亡,死亡时间距脑部受伤时间间隔在2h内,不存在心脏病病史,尸检解剖时证实心脏组织正常,记该组案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8例中,9例因EMI猝死,尸检解剖发现案例冠状动脉及周边分支粥样硬化Ⅲ级或Ⅲ级以上,观察发现陈旧性或急性心肌梗死能导致其死亡,记为明确心肌梗死组;其余9例为非梗死性案例,其中4例为机械性窒息死,2例为电击死,3例为煤气中毒死,且解剖发现冠状动脉存在轻度病变(Ⅰ级)或无病变。

1.2 仪器及药剂

主要仪器:石蜡切片机、展片仪、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动显微镜、台式离心机、200型多功能酶标仪、DYY-8C型电泳仪等;主要药剂:BCA试剂盒、RIPA裂解液、TEMED、丙烯酰胺、兔抗H-FABP多克隆抗体、兔抗ADAMTS.1多克隆抗体等。

1.3 心脏组织取样及标本制作

对上述选取案例的心脏组织进行取样,采取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对取样后的心脏标本进行固定处理,固定处理时间维持在10-20d之间;组织取材部位主要位于案例心脏组织左心室前臂以及室间间隔前2/3部位,对取样后的组织标本给予常规脱水、透明等处理,再进行石蜡包埋。

1.4 实验方法

对3组蜡块给予5um组织切片处理,随后采取二步免疫组织检测法进行分析,实验中将0.01M PBS(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一抗阴性对照,二抗使用二步检测试剂盒(PVPV-6001/PV-6002)进行检验。随后借助Image图像分析系统对属于ADAMTS-1的Western blot显影条带进行光密度扫描,,以各组目的蛋白条带光密度值对内参蛋白光密度值计算相对比值,以对照组比值为100%,其余各组与之相比,再次计算比值为统计值;而三组切片中Actin(HHF35)、H-FABP检测指标免疫组织染色结果采取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每个标本切片均随机挑选10个高倍视野,记录视野中阳性信号面积、总面积,对10个视野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取其平均值,计算缺失面积(缺失面积为总面积和阳性信号面积之差)。

对于 CLU、Fn、C5b-9、HIF-1α 和 ADAMTS-15 项检测指标免疫组织染色阳性表达同样采取上述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获取各项指标的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方法同上。

1.5 IHC 检测结果判断

3组IHC切片均由两名检验丰富、资历高的法医学病理家进行读片,并判断结果;若2人结果不一致,则再请一名相同资历的专家进行读片,最终确定结果。

1.6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发现,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H-FABP、HHF35均呈现一致的阳性表达;明确心肌梗死组在心肌细胞HFABP、HHF35缺染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案例死亡组(P<0.05);明确心肌梗死组在 CLU、Fn、C5b-9、HIF-1α和 ADAMTS-1五项心脏组织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案例组中,部分案例存在上述五项中某项指标阳性表达,但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三组中心脏组织I H C检测7项指标阳性表达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法医学实践中,因心肌梗死(EMI)而引发心肌缺血症状,该类症状发生6h内的猝死案例较多,而在缺血死后的常规检查中,可发现死亡案例体内的冠状动脉及周边分支呈现轻重程度不一的粥样硬化,但因为缺血因素引发的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却很难鉴定,因而对于EMI死后的法医诊断常采取IHC相关指标检测,该项检测技术判断准确率较高。

本文研究发现,通过对不同死亡病例取样心脏组织标本的7项诊断标准进行检测分析,发现H-FABP和HHF35两项指标在EMI猝死后的诊断特异性较低,而CLU、Fn、C5b-9、HIF-1α和ADAMTS-15项检测指标对于EMI猝死后的法医学诊断有着很明显的特异性,较正常组和其他案例组而言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在法医学实践中,可将多心脏组织的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尤其是上述五项检测指标,这对提升心肌梗死(EMI)死后诊断率的准确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1]杜中波,毛瑞明,高卫民,等.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 的表达[J].法医学杂志,2012(5).

[2]毛瑞明,杜中波,高卫民,等.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J].法医学杂志,2012(3).

[3]王文靖,高铁磊,靳占峰,等.心肌缺血猝死心肌中高迁移率族蛋白 B-1 的表达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2).

[4]付立平,张付瑶,王涛,等.类胰蛋白酶在冠心病患者尸检心脏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12(1).

猜你喜欢

光密度法医学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病理辅助诊断系统中数字滤光片的实现方法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小麦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测量炮口火焰的方法研究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