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

2014-11-14陈奕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2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问题

陈奕男

[提要]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不断改革,但其发展步伐仍然难以跟上社会需求。本文以河南省S民办高校为例,研究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今形势探究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日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人才成长的过程环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教育人士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不少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单位还设立了一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我国民办高校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河南省S民办高校(以下简称“S学院”)是河南省首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实施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首批被中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合格的高校,其发展模式在我国民办教育机构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以其为例探讨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其他同类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遍趋同,多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办学的类型和层次上区别不大,特点也不够鲜明。例如,S学院秉持中西合璧办学理念,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虽然在学生的国际化交流以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合作上都突显了中西合璧的办学特色,但是依托学校优势资源而形成的特色专业却少之又少。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应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使之得到全面发展。

(二)人才培养制度方面。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只有极少数高校还未实行。可即使一些民办高校建立了董事会,也只是象征性地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没有真正的执行董事会的职责,没有真正的和校长负责制分权而立、相互制约。

在教学管理体制方面,很多民办高校还只是单纯参照普通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实行学年制的教学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由于其管理成本低、易于操作的优点在以前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可是在各高校发展自己特色、培养个性化人才的当今,学年制低弹性的缺点却显露无遗,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在学生管理体制方面,我国不少民办高校对学生都采取了较为强硬的管理方式,而这种强硬的管理手段对于已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并不合适。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学校还应在管理手段及方式上多做功课,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合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三)人才培养过程方面

1、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师资队伍流动性大已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占有较大比例,专职教师即使占有一定比重,也大都偏年轻化,学历层次往往以本科或硕士为主,职称一般都是讲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也不够。

究其原因:第一,很多年轻的教师在学校工作几年以后,一旦遇到更好的机会(例如去公办高校教学),便会跳槽,导致学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以及师资投入的低回报,所以一些学校为了降低人事成本和风险,反而更愿意聘请兼职教师;第二,因为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比例小,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比例高,有些教师不仅需要担任教学和科研任务,还需要承担辅导员的工作,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任务极其繁重,久而久之便会寻求更佳的工作机会。

2、课程设置未突出实践性。课程设置关乎人才质量。有的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过度重视计算机、英语、经济、金融等一些热门专业,而没有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去更多地开设一些实务性课程,比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实务、英语翻译等。学生刚刚进入社会往往从事的都是基层工作,很少有机会接触中高层的管理或财务工作,所以学校可以并行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储备和实务技能的训练。

3、重智商而轻情商的教育模式。民办高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在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却又相对较强,例如,S学院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创新大赛等等,学生们往往报名积极、表现活跃,他们不仅享受到了校园文化生活的快乐,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成长。而很多民办高校并未认识到这一实际情况,对学生只单单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却不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训练。

二、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

1、“四位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建立和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必须明确“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首先,应明确董事会(S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为理事会,最高决策者为理事长)的决策权和校长的执行权,董事会进行相关事务的决策后,校长及学校行政部门应尽快予以执行、落实和反馈,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董事会应给予校长和相关行政人员充分的自主权,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应和学校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相辅相成,党组织对学校董事会的决策进行监督,而董事会则应积极支持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再次,民办高校还应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来进行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学校的重要决策应经代表提案,通过董事会和校务委员会的充分讨论,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以此形成最终决策。S学院在董事会下还设立了监事会,监事会不仅可以对董事会的决策和相关事务的进展进行监督,同时还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践行。

2、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相比学年制,学分制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课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分制的实行也有助于学校教师竞争意识和教学效率的提高。S学院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对我国其他民办高校有着较为突出的借鉴作用。S学院倡导“学科交叉、促进发展”,学生可自由选择专业课程修满相应学分。因为拥有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资源,学校在某些专业还使用了美国原版教材,由外教授课,修满规定学分便可获得中美两所大学的学位证书。

3、“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可以让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下,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让学生对学校产生信任感。学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需求,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在S学院,学校专门为在校生设立了一些工作岗位,学生们不仅可以参与学校管理,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实践、勤工俭学和国际交流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革

1、加强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获得稳定发展:一是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只有专职教师才真正了解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更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规律和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民办高校应注重自己的教师梯队建设,在优势专业上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匹配的专职教师队伍;二是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般情况下,兼职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及职称,在提升民办教师整体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民办高校应广开渠道招贤纳士,从其他高校及社会各行业中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优秀人才,并建立相应机制让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三是要采取激励措施留住人才。民办高校应在不断完善组织建设的同时,加大激励措施的力度,在人事合同的拟定过程中让教师参与进来,以此贴合教师需求。同时,民办高校应建立或改善内部沟通和反馈渠道,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相关政策的讨论和制定,给予教师表达自我意见和看法的机会,让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2、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民办高校把握自身优势并提高自身知名度的有效途径。民办高校应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关注国际国内以及地区政策拉动的领域,根据市场对专业的需求程度以及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做好对人才的需求预测,灵活部署学校的专业设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就业危机。民办高校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教学形式和人才培养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不断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适合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人才。

3、体现个性、注重实践的课程设置。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体现个性化,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要重视三大平台即基础平台、专业化平台和提高拓展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基础平台强调计算机、外语等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夯实基础课程学习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学习教育;专业化平台涉及专业方面的概念类、理论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拓展平台则要和实践课程联系起来,通过到相关组织和部门进行实习,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三大平台密不可分,其建设和完善也必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二是创新学校的课程体系。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以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其课程内容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制定适合本校学生或某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培育出具有鲜明特色及创新能力的人才;三是适当调整学校的课程比例。总结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发展经验会发现,选修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校可以适当增加前沿类课程和人文修养类课程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品味。例如,S学院购买了大量的国内外知名网络课程和公开课程,对这些课程配备优良师资,让学生的选修课丰富多彩,通过集中和分散网络学习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参考文献:

[1]康乐.山西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2]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3]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4]刘智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问题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