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14-11-14叶亚丽
叶亚丽
[提要] 产业链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来的产业,既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又具有旅游产业的属性,其产业链也就更为复杂。河南既是文化大省又是旅游大省,拥有厚重的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完善势必极大地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河南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编号:201414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qn-284);黄河科技学院课题(编号:KYSK201306)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9日
文化旅游产业是以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旅游经营者的进一步创意和设计,满足消费者感知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回忆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服务需求的行业。文化旅游产业链是由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以及提供公共基础服务的企业和部门组成,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投入,向消费者提供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文化旅游地人文、景观、民俗等方面文化需求的链式中间组织。从文化产业链的构成来看,文化旅游产业链包括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企业和机构、提供文化旅游营销服务的广电部门、网络服务商等媒体。从旅游产业链的构成来看,文化旅游产业链包括景区景点、旅行社、娱乐服务、餐饮、酒店、交通运输、旅游购物等企业,同时,还包括提供金融、通信、绿化、道路等辅助服务的机构;此外,由于文化旅游业辐射的行业范围较为广泛,所以文化旅游产业链还包括艺术品和纪念品生产加工、出版印刷、动漫制作、地产等企业。
一、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界盛传这样一句话:想了解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到上海;想了解600年前的中国,到北京;想了解3,000年前的中国,到西安;如果要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追溯中华民族之根,就不能不到河南。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河南文化旅游产业从小到大,走上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总体来看,河南文化旅游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扩展期、加速扩展期。
(一)起步期。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起步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在这个阶段,主要定位在文化旅游资源大省的概念,品牌特色意识淡薄。
(二)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到2004年是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扩展期。90年代末21世纪初,河南省探索实施以高品位开发建设“三点一线”文化旅游为主体,北有南太行山水游、南有伏牛山生态游为两翼,即“一体两翼”的新路子。2000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了“三点一线”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立足河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郑、汴、洛三市为重点,把1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3座闻名的古都(郑、汴、洛)、4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郑、汴、洛、商丘)和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合起来,打造出一条精品文化旅游线,直接拉动了经济的发展。2000年洛阳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形成了河南省文化旅游的龙头。随后,各地积极整合原来分别隶属于文物、教育、旅游等不同部门的文化资源,先后建成或整修了大批文物景点。诸如登封篙阳书院、洛阳东周“天子驾六”车马坑、等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品位的文化景点,已经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业的有力支撑点。
(三)加速扩展期。2005年至今是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加速扩展期。2005年开始,河南着重营造浓重的旅游发展氛围。2005年10月和2006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分别首次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系统解决了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对于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06年河南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重点塑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多次举办国际旅游小姐巡游河南活动为突破口,实现美丽经济与魅力河南的对话。并且成功举办了中部旅游交易会、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和北方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活动;连续多次组织海外旅行商洽谈会、百家媒体看河南等大型活动;协办了中部博览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并挖掘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河秀典》、《河洛风》等一批优秀旅游演艺节目。河南通过推进各项活动使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要素得到快速发展,并引起全国关注,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前列。
河南“十二五”规划中把旅游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来打造,为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加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河南省旅游局和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入境游客207.33万人次,增长8.7%。旅游总收入3,875.50亿元,增长15.3%。其中,中原古都文化游、华人寻根祭祖游、黄河文化游、南水北调生态文化游、功夫文化体验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备受海内外游客的推崇。2013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13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01处;星级酒店575个,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148家。
二、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旅行社和景区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上的核心要素,但是目前河南在这两要素中缺少充当“龙头”的核心企业。旅行社的规模还较小,产业集中度不高,还没有一家旅游类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不足以充分发挥核心要素的作用。文化旅游景点数量多,但是成规模的景点所占比例依然较少。此外,文化旅游商品种类单一,缺乏特色,产品质量差。大型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稀少、实力弱,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缺乏竞争。还没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旅游商贸街区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配套,购物、娱乐、餐饮等环节薄弱。旅游娱乐内容单一,人均消费低;旅游购物所占比重低,效益不佳;饭店和旅行社的效益不理想,导游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链条节点发展不平衡,缺乏横纵向联合。在文化旅游产业链中,各个旅游企业无论在数量、层次还是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应该协调发展,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完整有效的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形成。目前,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链没有形成真正的链接,作为构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的基本要素旅行社、饭店、酒店、旅游景区、旅游商店和旅游交通等各自为政的状态还比较突出,要素之间沟通不畅,还没有形成网络。各地旅游企业仍然各自为自己的旅客提供服务,企业之间不仅缺乏实体上的联合,也没有进行信息上的联合,使各企业之间很难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如一些文化旅游景区只关心景区资源的开发建设和门票收入,对于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相关的文化旅游商品或旅游线路漠不关心,虽然彼此之间关联度强,但都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合力;各行业的数量、层次和质量结构也不尽合理。河南旅游交通比较便捷,但是在拉动旅游消费有较大作用的“购、娱”两个环节薄弱,尤其在旅游购物方面,普遍存在文化旅游商品研发能力弱,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档次不高、产品雷同,在文化旅游消费中比重过低等问题;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衍生文化创意产品少,相关文化旅游商品档次低、规模小。景区景点文化欣赏创新活动少,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特色饮食和住宿数量不足,搭配也不够合理。文化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与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极不适应,不但影响河南文化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文化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
(三)产业链条短、效益低。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和经营策划水平的限制,使得许多文化旅游资源深刻内涵未能得到有效挖掘,资源利用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度低,总体处于“门票经济”阶段,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网络、出版、艺术、商贸、动漫等相关行业结合度低,缺乏创意,多数景点景区提供服务局限于观光,“玩”的项目少,体验性、参与性不够,景区景点周围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综合经济效益差。
虽然,在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后,河南出现了一些知名度高的旅游产品如皇帝祭祖大典、《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但绝大部分仍然缺乏对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层次挖掘,且制作精细化程度低,缺乏个性和特色。一些非常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于视野不开阔、策划水平限制,导致规划起点低、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如一些古建筑仅是经过简单维修后就对外开放,往往对该古建筑的演变历史、厚重文化研究不够,开发不足,见物不见人,深层次的、最能吸引公众和最有特色的内涵没有很好挖掘;一些文化旅游节目表演大同小异,相互模仿,粗制滥造,地方特色不明显,没有确定下来自己的特色是什么,也没有使自己的特色产品凸显出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优化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对策
(一)培育壮大领军核心企业。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和景点链是构建与拓展旅游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要积极借鉴北京首旅集团、上海锦江集团的成功经验,探索河南省组建现代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新路子。可以通过股权联结的方式组建,也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租赁经营、管理合同契约方式组建,也可以通过企业联盟的方式组建。把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相关历史背景的景区联系起来,发挥协同作用。引导支持大型工商企业和实力强大的景区、饭店、旅行社、旅游运输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文化旅游集团,或者通过国有资产划拨对国有资产进行重组,集中精力组建一家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或者通过“捆绑”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旅游集团。比如,重组中州国际旅游集团,整合产业链关键要素,建设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使航空、公路、铁路、旅行社和景点景区一条龙服务,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二)建立中小旅游企业战略联盟。在河南文化旅游市场中,中小旅游企业占主体,因此文化旅游产业链中应建立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协作,如联名促销,共同出资进行线路策划、设计和推广,还可以建立同盟内部的规则,形成某种约束,集体制裁某些危害文化旅游产业链整体效益的行为。联盟企业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这种联盟的形成可以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如旅游产品开发的资金不足、过度开发等问题。
(三)纵向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意创新特色文化标签商品和服务。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创意产业,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和创意的理念来指导产业发展。旅游业本质上是创意活动,资源有限而创新、创意无穷。创意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起点,也是决定文化旅游产业兴衰的重要因素。好莱坞的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园》是从网上获得了河南西峡恐龙蛋和云南禄丰侏罗纪恐龙化石的资料后,受到极大启发而创意成功的。在河南众多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中,产业链的延伸,游客参与度的提高,“购”、“娱”经济效益的提升,唯有增加创意来进行突破。以河南五千年积淀的文化旅游资源位基础,借助动漫、艺术、科技等手段创意创新旅游商品和服务,打造具有河南标签的旅游商品和服务,提高河南文化旅游的标志性和独特性。比如,进一步提升《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河秀典》的创意;策划龙门石窟、鲁山大佛、焦作云台山与陈家沟、信阳南湾湖等景区的实景演出或剧场演出项目;开发动漫、艺术等主题型文化旅游园区;让游客到了河南感觉有看头、有听头、有玩头、有吃头、有买头、有学头,最后还留了一个大想头。
(四)横向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由景区为中心的点状空间发展结构转变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片状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旅游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在中心城市着力构建以旅游产品、旅行社、酒店为内容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扩展河南文化旅游内涵。河南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在还是中国的“厨房”,可以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把旅游与农业文化对接,大力发展农业文化旅游。通过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旅游特色购物产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拉长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大型农历节事为媒介,推进河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和互动。
主要参考文献:
[1]吕世范.河南特色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12.
[2]龚邵方.制约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及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
[3]李庚香.“旅游立省”战略与河南文化旅游产业[J].决策探索,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