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以周建新译《艾米莉·狄金森诗选》1—300首为例

2014-11-14宋晓庆

世界文学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狄金森艾米莉译者

宋晓庆

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以周建新译《艾米莉·狄金森诗选》1—300首为例

宋晓庆

尤金·A·奈达(以下简称“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翻译界的大讨论。然而该理论是否可以应用于文学翻乃至诗歌翻译,在翻译界的回声则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可以应用于诗歌翻译,并以周建新先生所译《艾米莉·狄金森诗选》1—300首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适用性。

诗歌翻译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 艾米莉·狄金森

Author: Song Xiaoqing,

is from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joring in translation.

一、引 言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翻译界的大讨论。然而由于其翻译理论过于集中在解决译文的交际性和信息传达性问题上,反而限制了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因而国内外学者多认为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圣经》以及类似的以信息或呼唤功能为主的原作时方可借鉴,至于文学翻译甚至于诗歌翻译,则不适用。笔者对此论述产生了质疑,并以周建新先生所译《艾米莉·狄金森诗选》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适用性。

二、奈达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是当代美国负有盛名的语言学家、圣经研究及翻译专家,同时他在翻译理论领域也颇有建树,是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借助于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奈达在思考分析《圣经》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同时,提出了新的翻译观,他认为以往的翻译侧重翻译文本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以及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在他看来,翻译的本质在于传达原文文本的信息精神而非形式,形式应该让位于内容。译文读者能否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才是翻译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是奈达翻译理论中最著名的一个方面。强调译者不拘泥于形式,而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为了使这一理论的含义更加明确,奈达又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更名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Nida and Taber 12),即为动态对等。在奈达看来,虽然在翻译时译者应尽力使内容与形式——“神”与“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但要达到这一效果,还存在诸多矛盾,这时形式应让位于内容。很多人在批评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时,将功能对等局限于词与词、句与句的对等,更有甚者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直译画上等号,这种划分方法是有失偏颇的。萧立明先生在《翻译新探》一书中写道:“当代翻译学的共核理论应当围绕: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内容和特质。”(萧立明 8)这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强调了用切近自然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和特质,而这“原文的信息和特质”绝不仅仅限于词汇层面,它还应该包括作品的语义、风格、文体,作品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因而运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翻译的文章不应当仅仅考虑表层的词汇信息,而忽视深层的文化信息以及作者的写作特点。倘若如此,就犯了把直译与意译的矛盾等同于归化与异化矛盾同样的错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 67)。 奈达在其他的文章中补充道,意义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义的传达、转述,形式需让位于意义;然而形式也是需要译者充分重视的,译者切不可一味追求意义的传达而弃形式于不顾。

考虑到具体翻译实践中,译者会遇到如内容与形式、意义与文体,对等与同一、自然对应与形式对应等一系列的矛盾。奈达在阐述翻译的性质时,为译者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指导原则,指明了在这些矛盾中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全文等同优先于词汇等同;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语言的口头形式优先于书面形式;听者及读者通用、接收的形式优先于传统的有威望的形式。(廖七一 89)合理应用翻译理论,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应该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翻译过程中的主次矛盾问题,才能更加灵活地组织语言,传达原文的信息。

三、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及其风格简介

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以下简称狄金森)生前名不见经传,死后她的诗作得以发表,并广为传颂。目前狄金森的诗歌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英美意象派将狄金森视为先驱,狄金森再次引人注目”(周建新 95)。自20世纪60年代起,狄金森的诗歌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中国,狄金森的诗歌有多种译本。这多种译本之间,译诗多有重复。此外国内对于狄金森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言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说诗人需要认真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又需要跳出生活的圈子思考。置身于生活之中方能写出鲜活的文章,跳出生活的圈子思考,才能观察到宇宙人生的哲学。投入到生活之中,写出的文章才能贴近生活;跳出生活的圈子进行思考才能对生活宇宙有高深的见解。这对诗人要求之高,可见一二。故萧立明先生说道:“文学作品中最难译的是诗歌,因为诗歌既要求语言精炼,符合一定的韵律,又要表达诗人的情志。”(萧立明 28)诚然如其所言,诗歌难译,但绝非不可译。诗歌之所以难翻译,在于诗歌语言本身以打破常规为特色,或标新立异,或晦涩难懂。不同语言文化中的诗歌形式又往往是迥然不同,这就使得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意义乃至形式的处理难以协调。译者往往纠结于翻译形式,导致所译诗歌固然在形式上差强人意,内容上却不容乐观。针对此问题,奈达指出,翻译诗歌,译者只能放弃形式对应,而采用动态对等的原则,译者拥有创造性重写的自由。

三、《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译本中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应用

乔治·斯坦纳认为意义的不确定性是诗的萌芽,整齐划一的定义中只有死气沉沉、缺乏主见。意义的不确定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诗歌魅力所在,人们向来着迷的除了优美的语言外,就是那些他们所不明了的意境。既不能明了,却又萦绕心头,故而难以忘怀。狄金森的诗歌被视为意象派先驱作品,她的诗歌深受“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主题范围广泛,诗歌作品中大量描写自然、爱情、永生与死亡、成功和失败等。可谓“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狄金森诗歌多短小精悍,形式简约,诗歌中意向多清新自然,语言表述也文雅优美。抒情达意,更是简洁易懂,绝不晦涩。这就要求译者可以熟练掌握译文的语言,具备同样清新文雅的语言风格,才能达到译著的神似和富有吸引力。在各种文本的翻译中,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尤为困难。因而有“只有诗人才能把诗译好”(王佐良 54)。周建新先生本人就是国内出色的诗人,其诗歌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细腻,诗歌意象也多自然可爱。与狄金森的诗作多有共通之处,因而周译版的“狄金森诗选”神似原著,可读性非常强,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

笔者从周译本中节选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来探讨周译本如何彰显了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狄金森诗歌翻译得以运用。首先来看“There is another sky”。

There is another sky,

Ever serene and fair,

And there is another sunshine,

Though it be darkness there;

Never mind silent fi elds-

Here is a little forest,

有另一片天空,

永远宁静美丽,

还有另一片阳光,

虽然其中也有阴翳;

别在意逝去的森林,奥斯汀,

别在意寂静的田野——

Whose leaf is ever green;

Here is a brighter garden,

Where not a frost has been;

In its unfading fl owers

I hear the bright bee hum:

Prithee, my brother,

Into my garden come!

这里有一片小森林,这里树叶常青;

这里有一个更明丽的花园,

寒霜从未现过身影;

在它永不凋谢的花丛里

我听到蜜蜂欢唱;

请你,我的兄弟,来我的花园拜访!

在“There is another sky”这首诗中,诗人探讨了死后的世界,并用了“serene”和“fair”来形容,以及更加brighter的花园,旨在告诉人们死后的世界是美好的,它并不可怕。虽然是对往生空间的描写,但是诗歌意向明亮、欢畅,丝毫没有阴郁的滋味。周译版本首先做到了形式上的基本对应。对于这首诗歌的处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了语法因素,翻译过程中实现了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保留了原来的句式及其短语形式。更难能可贵的是,译者不囿于形式的对等,在翻译的过程中追求对原诗意向的完整保留,追求神似更胜形似,故而不至于导致译文语法的生硬和语义的晦涩。

译文选用“宁静美丽”、“阴翳”、“寂静”、“常青”、“明丽”、“欢唱”等词语,展示给读者一副宁静祥和却又不失欢快的另一片天空。画面清新自然,色彩明丽而不耀眼,可见译者深得原诗的精髓,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对该诗的把握非常到位,达到了传神的翻译效果,这尤为可贵。从这种角度上说,周译的译文带给中国读者的感受,同原诗读者从是各种获得的感受是相同的。从这首诗歌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不仅仅局限于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它同样适用于文学诗歌的翻译。

Here to light measure, move the feet

Which walk no more the village street—

Nor by the wood are found—

Here are the birds that sought the sun

When last year’s distaff idle hung

And summer’s brows were bound.

这里步履纤纤,轻盈曼妙

不再走村中街道—

林子旁也不经过—

这里鸟儿曾追逐太阳

当去年的卷线杆还悠然悬荡

Ne'er saw I such a wondrous scene—

Ne'er such a ring on such a green—

Nor so serene array—

As if the stars some summer night

Should swing their cups of Chrysolite—

And revel till the day—

夏日的睫眉依然深锁。

我未见过如此奇异的场景—

未见过这般绿草钟鸣—

营造如此安宁的场面—

仿佛某个夏夜群星集会

挥舞橄榄石的酒杯—

欢宴达旦—

以上节选自诗歌“There is a morn by men unseen”。周建新先生在处理节选部分的翻译时,打破了原诗语言常规,适当放弃了形式对等,没有紧跟原文的形式,亦步亦趋,采用动态对等原则,对原诗进行了创造性重写。较灵活的传译了原文的意义。“步履纤纤,轻盈曼妙”虽在形式上与原文“light measure, move the feet”并没有完全对等,但是在表达脚步轻盈,展现女子走路时美好的姿态上起到了同样的作用,相较于直译,这种译法更能让中国读者接受。诗歌翻译不应把一种语言的形式强加给另一种语言。此外,译者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摆脱了原诗语言的束缚,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及阅读习惯,流畅的语言所描绘的美丽画面更胜原诗。诗人喜悦、轻松的心情跃然纸上,很容易被中国读者捕捉到。

Glowing is her Bonnet,

Glowing is her Cheek,

Glowing is her Kirtle,

Yet she cannot speak.

明丽的是她的软帽,

明丽的是她的脸颊,

明丽的是她的长袍,

然而她却不能说话。

Better as the Daisy

From the Summer hill

Vanish unrecorded

Save by tearful rill—

最好像那雏菊

从夏季的山坡消逝

默默无人记起

除了盈泪的小溪—

Save by loving sunrise

Looking for her face.

Save by feet unnumbered

Pausing at the place.

除了深情的旭日

在找寻她的容颜。

除了无数的脚步

依旧在那里流连。

“Glowing is her Bonnet”这首诗给人一种明媚的忧伤的感觉。在诗歌开始作者选用的是闪耀而明媚的词,周用“明丽的”来翻译“glowing”再恰当不过。但这首诗的翻译亮点在后面两节。为了更好地保持原诗的神韵,译者打破了原诗的格局,经过巧妙的“杂糅、捏合”形成最终的译文。虽然没有字字对应,但是却准确又完整的表达了原诗想要表达的情感。“消逝”、“默默”等词语的选用更是恰到好处,与之前一节“Yet she cannot speak”遥相呼应,给人以强烈而静谧的画面感,一丝淡淡的愁绪油然而生。此外“盈泪的小溪”的翻译更为巧妙。原诗歌并没有体现出“盈”这一字眼,而“盈”的采用却让诗歌更富有生命力,诗歌的语言也更加鲜活。

此外狄金森的诗歌中,“雏菊”、“小溪”、“旭日”都拟人化了,富有着人的情感。周译本在词语的甄选方面尤为精妙,译文也全然似诉说着一个青春少女的故事,一切景物都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也让读者为之感动。值得一提的是,原诗歌最后一节“face”与“place”押尾韵,而周译本以“容颜”对“流连”不仅意象上实现“对等”,韵律上也极为工整,这点实在难得。

四、总 结

在某些层面上,奈达的功能对等超越了直译与意译之间的矛盾,它更侧重于把内容从原文转换到译文的过程与结果,这就为译者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即跳出意义与形式的矛盾,关注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是否与原文读者的感受一致,即所谓的“等效”。倘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向目标读者考虑,兼顾读者感受与译文效果,那么这样的译文在准确的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非但不会失去原文表达的生动性,更有希望达到“神似”。通过分析狄金森诗歌的周译本,笔者认为周译本实现了对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应用,这一理论用于文学翻译乃至诗歌翻译依然有效。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Nida, E.A. &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 Leiden: E. J. Brill, 1969.

[美]艾米莉·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诗选》1—300首,周建新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版。

萧立明:《 翻译新探》,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周建新:《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五个汉译本》,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Ever since its debut,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and given rise to broad discussion in the society of translation all over the world. While its signi fi cance in conveying meaning has been hailed, its applic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questioned.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develops great interest in this statement and believes that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can be appli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even in poem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translated by Mr. Zhou Jianxin, the author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poem translation.

poem translati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Nida Emily Dickinson

宋晓庆,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

作品【Works cited】

Title:

The Application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in Poetry Translation—On the Case of Zhou Jianxin's Translation of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1-300)

猜你喜欢

狄金森艾米莉译者
如果回忆即遗忘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想起就是忘记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天鹅的前身是鹌鹑
等待一小时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