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2014-11-13武钊

考试周刊 2014年78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课堂评价小学语文

武钊

摘 要: 课堂评价是理念的化身,智慧的结晶。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犹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会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倾听,多给予学生一些人文关怀,让评价在大融合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和心灵的放飞。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 评价方法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准确简明、情真意切、饱含激励和充满巧妙灵活的教师课堂评价配合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决定课堂教学的走向,激活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评价时间灵活化,注重成效性

评价是一种潜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给予评价。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即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常常是“盖棺论定”、“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助长其学习依赖性。延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

延时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是一种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点拨和启发。它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二、饱含激励的评价语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因此,教师不能吝惜赏识与赞许,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如:学生在读课文原句时,没有及时告知段落,由于课文的篇幅较长,这就给其他学生的阅读造成了困难。经过点拨,第二位同学马上引以为戒,回答时先提示段落,再读出原句,我马上抓住时机对他予以肯定:“你真为听众着想!”诸如“‘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读古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让我们用自己感觉最美的语音读好吗?”“××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此类亲切、明朗、热情洋溢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感染、不受鼓舞呢?

尊重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感悟,从学生的发言中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加以肯定。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老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一味地不鼓励这种学生,课堂创新活动就难以进行。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怪问”很多时候就是“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成大树,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腐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同一”,势必就会堵塞学生的创新思路,扼杀其说真话的个性。

三、评价氛围民主化,注重和谐性

重建一种民主的评价文化。评价不应是唯考试论的、标准化的、唯一的,而应该是个性思考的、开放的,是一种文化氛围。我们要全面评价每一个孩子。要善于发现、分析和总结孩子的点点滴滴,一切为孩子的快乐成长而努力。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式的评价,能给予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开展有效对话。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理解孩子,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么我们的评价语言就会宽容、亲切、真诚,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面对学生错误的理解,一位教师说:“我佩服你!你有主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老师的话赢得了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扬教学民主,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培养了学生自信的个性品质。

四、评价处理赏识化,注重激励性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激励性评价在评价的技巧上,注重人文关怀,减少横向比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新的成功。

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这样学生会增强学习动机,主动探索而不畏困难。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学生为本,以“超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与时俱进,全面反思,使语文课堂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关爱学生的生命發展。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课堂评价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应如何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