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三院:用文化培育能动司法软实力

2014-11-12郭铁朱世林

民生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东莞市东莞法官

郭铁 朱世林

继今年7月被广东省高级法院授予全省优秀法院称号后,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近期又被推荐至最高法院,参与报评“全国优秀法院”。诸多殊荣对于东莞三院来说已经不陌生,这一切还要从2009年东莞市基层法院“一分为三”说起。

2009年新年刚过,东莞市基层法院一分为三,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就此成立。院长罗卫念回忆,三院成立之初,一道道难题接踵而至:简陋的审判楼、如山的案卷、待兴的规章制度……成立第一年,该院收案数就高达3.3万余件,法官人均结案超390件。

与此相对应的是,全院干警队伍平均年龄仅28周岁,社会阅历、经验和业务技能都有待提升。繁重的审判任务让法官疲于应付,而每天上下班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也让干警无所适从。

“如何凝聚队伍,扎根这片热土为其提供更优质司法服务,是我乃至院党组反复思考的问题。”罗卫念说,东莞三院最终将解决办法瞄准了“司法文化建设”。

扬法立信

东莞三院有一个“法廌文化园”,整个文化园分为七大部分,以门前廌的雕像为起点,从团队文化、三院共有精神、法治理念、廉洁清正等方面,展示了三院“立公平正义之廌,筑中国法治之梦”的目标。

“廌是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圣兽,它能辩是非曲直,这恰恰是法官所必须具有的职业品格与特质。法律的权威在于体现公平、正义和至高无上;法官的权威在于对宪法和法律的绝对忠诚,以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罗卫念说。

除了思想上认同,东莞三院党组认为,开展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要推动审判事业发展,而发展的关键在于队伍,队伍的核心是法官。“当今法院面临的现实是工作压力大、办案难度高、群众期待高,就像莞香,法官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守得住公平正义,才能历久弥香。”罗念卫表示。

业务素质是团队优质高效完成任务的基础,也是提升法官素质的关键环节。该院创办了“法廌论坛”、应用法学研讨会、“智慧司法在三院”沙龙活动等平台,邀请优秀法官、知名学者授课,鼓励干警交流实践经验、探讨法学理论;启动“庭审规范化”活动,发动集体力量为庭审工作“挑刺”;实施青年法官导师双轨制,建立学员档案,进行专项考核;开展书记员素能提升培训活动,举行打字、庭审记录及综合能力测验。

该院一改以往书记员只要通过司法考试并工作一定年限,便可提拔为助理审判员的旧例,建立了严格的选拔任用制度。除以上条件外,该院干警还需层层通关,经过机试、笔试、导师评价和组织部门考察等。

成立5年来,东莞三院收获了“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文化建设达标单位”等荣誉,涌现了“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张向平,“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先进个人”阮耀辉等一大批优秀法官。

文化普法进基层

东莞三院还将“文化”工具运用到普法工作中。依托社区法官工作室等平台,“法治宣传直通车”开进了机关、社区、村组、工厂、学校。东莞三院采用模拟法庭、专项巡回法庭、法治讲堂等形式,根据群众需求编撰案例汇编、普法宣传手册,使法治教育变得通俗易懂。

2009年12月,位于东莞东力集团公司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加上其经营不善,无力支付1223名工人的工资,总额600多万元。公司被迫停产后,千余名工人上街游行并集体到镇政府广场前静坐。

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发酵,东莞三院提前介入,由民一庭负责成立专案小组,与公司、工人代表召开10余次会议。通过向工人耐心释法,最终提出纠纷解决方案,配上简单易懂的法律解释,大量发放给工人。

数日后,东力集团未能在原定时间正常生产经营,工人情绪又出现波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2009年12月17日,1223名工人起诉到法院。

专案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前往厂区召集双方代表协商,制作《关于企业非正常倒闭情况下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等资料,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这起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紧扣群众热点需求宣讲司法,是东莞三院拉近司法审判与人民群众距离的一项重要措施。该院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专题讲座,面向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专题培训;面向出租司机举办交通安全及事故赔偿知识讲座;面向基层村组织举办“诉调对接培训班”,面向辖区干部群众举办劳动争议、婚姻家庭专题讲座等,超过1000名干部群众在培训中受益。

三院文化品牌

2009年,东莞三院首先提出“公平、正义、良知、务实、勤思、进取”的十二字团队精神,经过演变,2012年将岭南精神、莞香文化与法官品格相融合,提炼出“沉稳坚毅、历练弥香”的莞香精神;2013年,最终确立了“三院共有精神体系”。

与此同时,东莞三院还获得两个“东莞市党建百佳品牌”。

一是创建“党心共聚·欢乐共聚”生日晚会,为当月入党、生日、结婚、生子的干警送上祝福,展现干警才华。同时通过与辖区学校、医院等单位联谊,传递司法理念,增进了社会对法院工作的认同和理解。该品牌于2010年被评为“东莞市党建百佳品牌”。

二是搭建“法廌论坛”系列平台。论坛在院内已举办17期,组织各类社会专题讲座,年均培训630人次,授课老师包括本院法官、上级领导、资深学者、业内专家等。该平台实现了个体在团队中学习成长、法院与社会互动交流的双赢,并成为三院第二个“东莞市党建百佳品牌”。

建院以来,三院以多样的形式强化教育效果。一是创立三院“欢乐基金”,建立以“善思”为核心的欢乐基金。每位干警都有一个“欢乐兔”储钱罐,每日工作之余,都要总结反思,有值得高兴的事情投一枚,发现不足时投一枚。

此外,东莞三院还建立了行政审判圆桌会议制度。与辖区内的公安、交警、综合执法、交通局及各镇政府召开“圆桌会议”,宣传行政诉讼法律,助推行政行为的规范化。

从2011年开始,东莞三院率先在全市基层法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并逐步实现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等“六个公开”。

一系列司法文化建设使得东莞三院及整个辖区受益匪浅。5年来,东莞三院信访投诉率持续走低,2013年达到0.12%。2013年服判息诉率为87.33%,比2009年增长36.45个百分点,得到大幅提升。因对某些重大复杂或影响面较大案件的妥善处理,东莞三院也引起媒体广泛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猜你喜欢

东莞市东莞法官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