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提问

2014-11-12任良俊

关键词:思品教学有效提问

任良俊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与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会遇到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教师若对提问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好,往往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看起来是新课改的课堂实际上沦为了“新瓶装老酒”。本人根据自己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问及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贯彻新课改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作了总结。

关键词:思品教学;有效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55-1

一、有的放矢——谈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首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牢牢抓住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紧扣住难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教材中与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能够有效地反映现实问题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那部分概念、原理和观点,还应当是与当前中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密切联系的、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那部分概念、原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难点是相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实际水平来说的,他是指教材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或接受的那部分概念、原理和观点。如射箭打靶,问题好比是箭,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就好比是靶心。抓住重点,引导点拨,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紧扣难点,教师在设问时力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心理相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二、循循善诱——谈提问的启发性、诱导性

课堂提问要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引导和启发作用,要能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有思考的过程,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种豁然开朗与恍然大悟之感,所提的问题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在教材上找到,划出来,读出来就可以,这样学生就缺少了思维的过程,可能对问题并没有真正理解。例如:在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时,如果老师直接提问“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什么?”学生会感到一头雾水,立即到书本中找现成答案,很快找到,可是这样的方式出来的答案,学生会理解吗?显然不会!换一种方式:先展示一组图片:医院里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节假日车站拥挤不堪、人才市场人头攒动……问:列举你身边类似的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这些情况表现了什么?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了思考,使学生真正理解了问题。

三、环环相扣——谈提问的连续性、层次性

一节课应该具有系统性,构成一个整体,有着中心支架的整体,要保证这一点的实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重视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连续性、层次性或渐进性,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一节课的中心支架,在此基础之上,发散开去,形成完整的一节课。当然,决不能忽视学生因素,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对问题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问题设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一系列渐进的问题系列,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一般来说,遵循从实际到理论、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

四、精益求精——谈提问的深刻性、精确性

课堂提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服从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应只追求数量,而更应注重质量,要给学生有足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最好能为一节课设计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就要预设一个有深度问题。有的老师一节课设问像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个,有时多达几十个。学生几乎没有体验、思考和讨沦问题的时间,更不要说提出创造性的见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增强,普遍存在怕错心理。尽管老师在台上努力发问,台下学生却毫无反应,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对问题来不及思考,无法回答,不敢回答。所以,课堂设问的次数要适度,做到少而精,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五、不拘一格——谈提问的开放性、互动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推理并作出正确评价,丰富其道德情感,巩固并升华认知,指导其行动。可以说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丰富了道德情感和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但回答问题,还可提出问题,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在实际操作中,应少提“概念的名称+是什么?”及“什么是+概念的名称?”这些让学生在教材上找的问题,倾向于多提“造成这一现象/行为的原因有哪些?”、“请针对某一现象/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及“这一现象/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让学生必须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的问题。

六、以生为本——谈提问的主体性、积极性

在平时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若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就将其转化为问题形式,专门记录在一本本子上,带入课堂,我把其中有代表性、典型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当然,也要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我会花几节课带领学生研究各种问题的呈现形式,比如:问题的实质一般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它们又分别会以什么文字表达形式出现……并列举样例,让学生进行设问操练,学生提出好问题时,我给予大力表扬,让其体验成就感,体验到作为创造者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自主提问的积极性,也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充分发挥提问的主动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品教学有效提问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
运用时事新闻 激发学习热情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初探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