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求变摭谈
2014-11-12王根军
王根军
高中语文必修课部分,是全体高中生必须参与学习的部分;新课改要求必须突出必修课程的基础性,使全体高中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今后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文化积淀底蕴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笔者依托新课标,立足现行教材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求新求变。
一、充分利用“黄金五分钟”,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新课改思想指导下的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教学目标,由“语文必修一”至“语文必修五”总计五个学习模块构建。每个学习模块都综合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高中语文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新课标要求全体高中生通过对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文技能运用能力,在语文的应用、鉴赏和探究几个方面均衡地发展,为以后有选择地发展打下基础。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可在高一全学年、以及高二上学期的前半个学期的连续五个阶段里分步骤完成,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灵活安排。
我在开展教学时深刻认识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黄金五分钟”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这两个黄金五分钟分别是:语文课授课前由学生进行脱稿演讲的“五分钟”;以及正式开始讲授本堂语文课时的“开场白五分钟”。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只有充分利用这两个“黄金五分钟”,才能最大限度的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来看这第一个“黄金五分钟”,即学生在每堂语文课前的例行脱稿演讲。
在这个时段里,我并不是任由学生对演讲题目进行自由选取、即兴发挥或者从海量的资讯材料中随意选材,而是依照下堂课教学模块主题,对即将进行演讲的同学予以题目范围、主题思想、主旨定位,从而圈定演讲题目和内容;充分体现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高中语文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里收录的“吟诵青春”单元部分之前,我就为学生们布置了以“青春、理想、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演讲范围;学生进行演讲可以从“我的理想”、“对青春的感悟”、“明天的奋斗”、“我期望的未来就学的高等学府是什么样的”等角度进行拟题组稿,让例行演讲和当堂语文课授课内容进行紧密衔接。
再来看第二个“黄金五分钟”,即在开始授课时,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时的开场白。我对于每堂课开始之初的五分钟“开场白”一直高度重视,且深感到一定要在开场白的宝贵五分钟之内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吸引、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总是在备课时充分做好预设,从多种角度来构思,努力使开场白富有幽默细胞、饱含吸引力。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做到了让每堂课开场白都精彩纷呈。比如,在开展必修一“光阴的故事”这一专题语文课教学之前,我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段罗大佑所演唱的经典歌谣“光阴的故事”,让整堂课的教学气氛都沉浸在怀旧的情怀里,和本单元课程《雨巷》(戴望舒)、《断章》(卞之琳)、《错误》(郑愁予)学习格调高度一致。
又比如在开展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部分教学时,我这样开篇:“旅游这件事,其实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故乡和远行其实就是周而复始的旅游和回归。”学生们都对这富有哲理的话再三回味,同时大家也在探究中领悟到了“故乡对于旅人”的意义。又比如在开展《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课文学习时,我告诉学生们“古代曾经有过两个和尚带着一只宠物猪、一只宠物猴、一匹宠物马长途跋涉旅游的故事”,学生们都嬉笑着说那是西游记。我继续补充,“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题目四舍五入就是西游记”,学生们都感到学习动力十足,且大家对原本生疏的课文题目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这两个宝贵的“黄金五分钟”,创设生动高中语文教学情境,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二、“时事热点”渗透语文教学,理论紧密联系实践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遵照新课改思想,我将“社会时事新闻热点”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时事热点”渗透语文教学,让高中语文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
如在开展必修三里的“文明的对话”专题收录的《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翁乃群)这篇课文的讲解时,我并没有直接就课文内容照本宣科进行讲解,因为单纯照课文内容进行大讲特讲根本达不到让学生们主动爱上语文学科的终极教学目标。我将“荣华鸡PK麦当劳铩羽而归”、“麦当劳广告满天飞”、“全能神教成员在麦当劳大开杀戮、群众冷漠旁观无一人施救”、“麦当劳屡屡爆出的严重食物卫生问题”等新闻热点事件恰当的植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时留给学生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麦当劳来到中国,究竟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退步?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想怎么看?”在这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谈看法,无论对错,勇敢表达出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面对这个问题都有满肚子话要说,我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抒胸臆、自由表达、将语文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进行联系的平台,努力实现了新课改“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
三、“通俗俚语”恰当搬进课堂,营造诙谐教学气氛
新课改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性,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时代,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旺盛活力。于是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将“通俗俚语”恰当搬进课堂,营造诙谐教学气氛,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里轻松掌握语文知识。“通俗俚语”涵盖面非常广,常用俗语、俚语、对联、时尚语录、网络新名词、热词、当红主持人主持热播节目时的习惯用语等都能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及时恰当的予以植入。
比如,效仿热播有奖竞猜节目“开心辞典”主持人的常用语“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请听题”、“恭喜你,答对了”、“很遗憾,这次你没能顺利闯关”、“你的问题只答对了一部分,请问你是需要场内亲友团支援还是需要场外求助”——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总能给学生们带来会心的微笑和不一般的感受;又比如,在开展必修二里“慢慢走,欣赏啊”这部分专题课程授课前,我语速慢悠悠的讲道“过去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治安基本靠狗,点灯基本靠油;取暖基本靠抖;旅游基本靠扭,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当时班级里爆发出了阵阵爽朗笑声,学生们都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四、“分组教学”升华课文主题,提高思想内涵境界
新课改要求高中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修炼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对知识积累,也重视梳理扬长补短,逐渐形成先进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语文实践整合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才能让班级内的全体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和诸多能力得到全面持续提升?我在大量教学实践中得出,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是教师一人占据授课的主导地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只有学生们都发挥语文学习的主人翁作用、大家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一起完成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分组教学”法,能升华课文教学主题,提高思想内涵境界。所谓“分组教学”,其实就是当教师提出课堂问题后,班级内的学生们能在进行主动思考、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同桌交流、分组讨论、派出代表进行发言、班级评议、教师点拨提示、分析、最终得出合理解释和结论。
[作者通联:江苏泰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