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4-11-11陈冬琴
陈冬琴
摘 要 实施“双证书” 制度以来,推动了高职高专的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凸现了不少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观点,促进“双证书”制度的长熟发展,本文总结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 “双证书”制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自实施“双证书”制度以来,提倡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之路,培养具有面向施工生产、管理等一线高技能型人才,同时兼顾职业素养教育,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科学创新精神。这期间经历了由传统单一的学历证书培养模式,过渡到现行的“双证”融合培养模式,使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根本改变,构建了多层面、多种方式的双证书融合渠道,以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1 高职高专实施“双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与国家资格标准不相一致。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缺乏有机联系,办学模式基本上是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高职高专的教学虽说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改革,但还是没摆脱原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大多数仿效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很好地结合双证制度突破性地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
(2)实践教学条件与双师型老师的配置上不能满足“双证”教学要求。高职高专现行的实践教学条件还是停留在双证之前的阶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必需的实训条件还比较薄弱,还没全面针对各项资格证所要求的技能配备实训场地及设备等。在师资资配置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严重不足,教师整体的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双证”教学的要求。如何打造一支真正的双师型队伍是每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所面临的难题,在校的老师大多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对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
(3)现行职业资格证书种类不全。许多专业无对应的技能证书可考,如市政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是以桥涵、道路及市政管道等施工为主的课程体系,而职能部门开展的是建工专业的7大员考试,这就造成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学习与考证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由于时间短,又带有功利性,学到的内容廖廖无几。存在问题是学的是市政专业课程内容,而国家只认证建工等专业的职业资格,导致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为了更好就业,盲目参加各种建工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而疏忽了市政专业课程的学习,这种资格证的制度并未促进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反而违背了体现专业特色这一要求。
(4)考核方法不完善与监管不力。一般学校会在考前开设培训班,短期内完成考前培训,这样以来并没有将考证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中,人为地分为两个教学方向,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及教学目的等,考核制度不严谨,通过考证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考核方法往往是通过一张试卷,也就是笔试,缺少考核实操能力这一环节,因为拿资格证时没有经过实操考核,因此在平时的课程实训时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常常是乱哄哄一片,并没有为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劳动、人事、行业、企业等多部门颁证,但监管是一片空白,持证上岗应该是许多行业、职业的基本要求,但各监管部门监管不严,遇到无证上岗的事,收费了事,造成就业准入执行不到位。
2 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构建。高职高专课程标准,应由颁证部门、企业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制定,按照标准确定核心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岗位相对应的技能要求,每个岗位上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只有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及学历教育标准,使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的岗位职业技能需求紧密结合。把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每一个考核点编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做到“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应有的特色。
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必须基于学历教育的标准、岗位工作过程及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对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进行分解,根据分析的结果,开设相关的核心专业课。开发课程时,融入学历证及国家资格证的每一个知识点,理论课程的开发定位于学历教育标准,而满足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要求;实训课程的开发定位在职业资格标准的技能要求,又满足高职高专学历的技能要求;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根据行业通用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方法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针对性;这样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结构,将学历教育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关注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设立与就业技能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要保留必要的学术性课程,重视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与高职高专的学历挂钩,组成一个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
(2)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满足“双证”融通的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按照学历标准、国家资格证标准要求,采用全真模拟的方法,建设高度仿真的一线施工基地,软硬件设备、安全、施工环境等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使学生能够致身于生产一线的岗位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的训练,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还可以以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人才,这样就可以引入行业的设备设施投资,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可以保障实训条件和技术保持在先进性。学校按企业及行业要求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为企业提供对口式人才服务,良好的人力资源可以缓解企业用工荒。建设的基地可以作为企业职工再教育的场所,也可以为后期的各工种考评工作提供一个实操考核的场地,这样企业也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双赢措施。endprint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充分整合实践环节教学资源,有两种方案可以实施:一种方式是与其它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高职院间同类专业的区际合作,通过合作的方式,专业相近的院校各自主导一个或几个岗位实训基地的建设,一个院校的实训条件不可能全面覆盖所有岗位,即使很全也较难达到实训要求。高职高专院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分工建设实训基地的模式,既可以整合实训条件的优势,又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师资资源,这样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联合打造以优势专业群。另一种方式是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可以将企业的生产一线作为实训场所,学生以岗位工作人员的身份置身于生产一线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顶岗实习的场所,对学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为满足学历及国家职业职格技能要求,从事技能教育的指导老师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也就是需要“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如何实现双师型,有如下几条措施可以借鉴:一、影子工程,年轻教师通过本专业具有双师型教师的传、帮、带等方式,使年轻老师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增长实践教学的能力;二、师资培训,每学期按计划外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学习,引进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具有教学能力的双师型队伍。三、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通过考证的方式,以促进双师型建设。
(3)行业专家、岗位人员、企业人员及高职院校共同等组成专门委员会,针对那些缺乏资格证的专业,进行岗位分析、工种分析,做到科学划分工种,既要全面划分,同时又不能重复认证,使所出台的资格证书具有权威性、合理性及实用性。开发新的统一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及技能鉴定标准,使新开设的专业及以前不能考证的专业重新焕发生机,不再造成学生的误解,认为没有对应资格的专业是小专业,冷门专业,同时误导学生盲目追随热门专业,造成热门过热,就业季难就业。充分利用职业技能或技术等级鉴定机构的权威性来影响专业的合理性,使有现行的资格认证标准来界定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专业核心课程来体现专业核心内容。使专业的开展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生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及实验实训和职业资格、职业标准、职业能力的要求全面接轨,互通互认,杜绝教学与技能鉴定“两张皮”的现象,既降低了学生的考试成本,又降低了鉴定成本。
(4)完善考核制度和方法,加强监管的力度。要建立起适应“双证制”实施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学校评价毕业生质量时,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要“并重”,学校对学生质量考核不要偏重于理论知识,忽视职业能力,教学评价体系既要对文凭负责,又要对能力负责。考核制度上要有所突破,例如:考证的实操部分可以在实训课堂完成,将实践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相结合,对学生各类实习实训,注重以操作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评定的依据,由实训老师与相关部门的考评人员现场评定成绩,颁证部门又给予认定,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实现了双证的融通。
对于资格证书的监管问题,各相关部门应常态化地开展职业资格的清理和整顿。通过建立基本制度和措施来规范职业资格,切实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另外监管部门提倡的“持证上岗”,企业要如实执行,企业招聘时不但要考虑是否具有相关资格证,还要进行现场操作能力的考核,这样既消除了考核时不重视实操能力的弊端,又保证了用人质量关,提高用工的准入门槛,长远来说是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格制度的执行。
参考文献
[1] 刘秀艳.“双证书”制度下学生考证现状及管理策略[J].职教论坛,2010(23).
[2] 周朝霞.建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向沟通”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4(12).
[3] 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4] 朱平,唐世辉,李秀花.浅析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