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益类社会实践模式的探析

2014-11-11缪琛

科教导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高校

缪琛

摘 要 随着我国政府逐渐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在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益类公共服务领域,青年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虽具有专业和资源的优势,但在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借力社会公益组织,以其之长补己之短,整合双方优势,才能成为高校推进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高校 社会实践 社会公益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开展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1.1 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需求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的职能几乎包揽了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部事务,具有“全能型”的特征。为响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政府让渡了一部分职能给第三部门,意在借助第三部门的优势更好地处理好社会公共事务。政府职能的转变,唤醒了社会民间力量,由有能力承接社会责任的人与组织构成。这些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的人和组织即构成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①在这层意义上政府弱化了经济职能,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因此,政府需要社会力量来实现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的功能。

作为社会力量发挥第三部门作用的有效途径,以志愿服务为代表的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因其志愿性和服务性,具备了政府、企业无法提供的精神价值和社会资本。从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的角度来看,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教育为例,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存在着不平衡性,中西部教育普及程度的差距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艺术教育方面更是差异明显。某支暑期艺术教育支教团②在河南省林州市某小学支教后,向当地60位小学生的家长发放的问卷中,有46位家长表示非常希望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有51位家长表示如果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一定会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同时有57位家长表示以后也愿意让孩子参与类似的艺术夏令营。在我国各类资源还未平衡发展的现状下,公益类社会实践能够以灵活的形式凝聚志愿力量,以群体的力量扩大影响覆盖面,以迅速有效的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成为第三部门的有力臂膀。

1.2 高校开展公益类社会实践的不足

1.2.1 师资投入有限,项目设计不足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根本功能,教学始终是第一要务。在社会实践方面,高校一般会将更多的师资力量花在专业实践上。围绕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对于公益类的社会实践主要以团组织为抓手,各高校能够投入的师资力量和教师个人可以投入的精力,受学校本身对公益活动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教师的工作重心影响颇大。在工作条件明确,公益类社会实践具有对口负责教师的情况下,该项工作的推进会较为有力,成果较为丰富。而在人员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项目设计就会不够深入,以短期策划、效果明显的活动为主要方式,呈现出表面化和泛化的现象。

1.2.2 以学生为主,流动性较大

高校的学生存在自然升学、毕业的客观规律,为了尽可能地增加项目的可延续性,高校开展的公益类社会实践,会从易于组织,便于操作的角度进行运作。虽然,在有效的梯队管理中能够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要进一步实现项目的持续深化,就必须依靠稳定的团队结构,成熟的运作模式来做支撑。当代的大学生具有个性鲜明、阶段性目标明确的特点。在高校中,往往是大一的学生最热衷于社团、公益类实践等校园活动,大二则留下一批对这类活动具有兴趣的学生继续参与,跨入大三时就会流失一批已有明确专业目标的学生,而大四的学生基本不参加和专业发展无关的校园活动。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公益类社会实践的学生参与度,很大程度上是和专业实践相比拼。因此,从公益类社会实践的参与性来看,学生团队具有其不稳定性和流动性。

1.2.3 创新意识受局限 (下转第23页)(上接第12页)

公益实践活动已经从最初的好人好事式的志愿服务,发展成为政府和市场以外的第三方部门的重要部分。在高校中最为普及的“敬老服务”、“环境清扫”等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公益类社会实践的需求。而在项目策划中,高校还会更多地考量执行中的安全因素。为了尽可能地保障学生的安全,对于大型的校外活动,高校都会要求配备带队老师。各种顾虑与人员投入的因素都会降低高校在策划执行公益类社会实践的创新意识,尽可能地开展保守、易于操作的项目。

2 高校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的模式

近年来,各类公益组织蓬勃发展。通过对上海志愿者网的查询,上海将志愿服务组织分为三类:直属总队、民间组织、外企志愿服务联盟,其中直属总队的数量为75个,民间组织数量为32个,外企志愿者联盟数量为2个。其中,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具有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公益特质,能够有效弥补高校在开展公益类社会实践中的不足。

2.1 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善于挖掘项目深度的优势

社会公益组织的优势之一源自他们能够专心做好公益这件事,比起投入精力有限的高校教师,这类组织具有相对稳定的核心团队,他们依靠策划开展公益实践项目来获取更多资源和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社会公益组织在项目挖掘上具有敏锐性。同时,随着政府对社会公益组织扶持力度的增加,这些社会组织和政府、企业有着广泛的交流合作。

2.2 发扬社会公益组织敢于创意创新的精神

社会公益组织因其公益性的特点,大多由热心公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人或团队发起。志愿性的背后是这群人执着、不轻言放弃的特征。他们有些为了掌握偏远山区的实际情况,自费前往实地调研,只为确保每一份公益爱心都送往了最需要的地方。正是超强的行动力,提高了项目运作过程的可控性,转变高校因对不可预知因素的顾虑而在项目策划上绑手绑脚的弱势,在可提供保障的范围内敢想敢做,尽可能地激发创新意识。

2.3 依托高校资源,寻求专业支撑

社会公益组织虽然有其核心团队,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有更多的公共服务需要由社会来完成,社会公益组织难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完成所有的项目服务,在项目的执行中最为缺乏的就是专业力量的支撑。没有能力将其实现的创意,即使再优秀,也仅仅只是华丽的纸上楼阁,对现实毫无推动作用。高校正是专业人才培养、储备的园地,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和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也正是社会公益组织缺乏的。高校的专业资源能够为社会公益组织的优秀实践项目提供最有力的专业支撑。

2.4 面向广大青年,扩大动员覆盖面

在邓国胜划分的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中,大部分社会公益组织属于第三类“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扩展”模式。这部分社会组织起源于民间,它最广泛的动员力也存在于民间。但是我国成熟的公民社会还未形成,依托民间力量开展的动员活动覆盖面较窄,人员构成较为单一,动员力量也比较有限。因此,要满足多元化的公益实践需求,具有活力且资源丰富的青年群体是必不可少的动员对象。同时,动员青年的价值并不只在于将青年的力量成为志愿服务力量的一部分,更是要将服务他人、奉献他人的公益理念渗透到国家的未来——每一个青年个体的价值观中,以点及面、潜移默化地展开思想引导工作。

因此,利用高校和社会公益组织的不同优势互补互足,是当前实现高校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迅速推进的有效方式。由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可持续发展,实践性强、保障性完善的实践项目,再由高校配合提供专业支撑,并在青年群体中广泛动员。有效地集中资源,将不同组织的优势长处进行整合。既解决了高校在推进公益类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瓶颈,又满足了社会公益组织在项目落实中的专业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高校
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探析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