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牡丹江、绥芬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2014-11-11刘岩波
刘岩波
[摘 要]上世纪50年代末期,文物工作者在牡丹江、绥芬河境内调查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所采集的石器、陶器数量众多,陶器残片纹饰丰富,具有新石器晚期文化特征,对研究牡丹江、绥芬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牡丹江;绥芬河;新石器时代;文化
一、前言
牡丹江、绥芬河流贯黑龙江省东南丘陵山地,或间有大小盆地。绥芬河发源于吉林省汪清县境,流过东宁县,进入苏联境内,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注入日本海,是本省唯一不属于黑龙江流域而单独入海的河流。1958、1959、1960年,黑龙江省博物馆曾先后三次到这里作过调查。到目前为止,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点,经过发掘的只有宁安县镜泊湖南端东岸的莺歌岭地址和宁安县东京城城东石灰场遗址。
莺歌岭遗址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发现房屋遗迹1座,均因湖水冲蚀而呈残缺。其中F1、F2和灰坑属于于上文化层;F3、F4属于下文化层。同时出土一批文化遗物。
莺歌岭遗址的堆积层次,自上而下可区分为5层.经过发掘基本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叠压关系。依以上的堆积序列,结合对各层出土遗物的分析排比。发掘者作如下划分:即将莺歌岭遗址第4、5层划为早期堆积的下层文化,年代约在商周之前;第2、3层为上文化层,属于晚期文化堆积、其年代在商周之际。因为属于上文化层的F1其中出土的木炭和桦树皮,经碳14年代测定,为距今3025土90年和2985土120年(树轮桩正值为公元前1190土115
年)。表明上部文化层的测定数据已进入中原商周纪年范围之内,下部文化出土遗物少,说明这时的群居规模不大,定居的时间亦不长,上部文化层出土遗物比较丰富,文化面貌益显清晰。研究者根据莺歌岭遗址内涵的差异,将其区分为两种文化类型。
二、莺歌岭下层类型
莺歌岭下层类型陶器的特征,以夹砂红褐为主,也有少量粗灰阔。完整铝物很少。陶器纹饰多而富于变化,有粗细两种人字形划纹、斜平行线划纹、以旗点组成的人字形纹、梳齿纹、“w”形印纹,以及由蓖点纹组成的各种带形纹饰。
莺歌岭下层类型陶器型式简单,而且都是平底器。器类只有罐、碗、盅,未获完整器物。罐又可分为口室口筒腹罐和束颈侈口罐。前者口沿以下饰有人字形划纹或斜平行线划纹,纹饰刻划较深,有的显得短而粗,似仿针叶树的叶纹。后者为黄杨陶,在口沿之下和肩部饰圆点纹。小件陶器只有纺轮一种,它又可分成三种形式:依纵剖面看有呈梯形的、呈凸字形的和呈其珠形的。
莺歌岭下层类型的石器,以打制石器最富特色,磨制石器很少。器型主要有锄和斧两类。其中打制石锄有三种类型:一种顶部呈弧形,柄较短,斜肩,一种柄长而宽,平顶,两侧有窄肩,弧刃由两面加工而成;另一种为束腰式,顶部订制成三角形,一侧保留自然石面,是一种半成品。订制石斧可分成四种形式:一种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四周均经打薄;一种是扁平长条形,腰部略宽,弧形刃较厚钝,第三种平面略近梯形,顶部较窄,刃部干直;第四种为小型器,平面呈长方形,背面凸起,柄部较平。磨制石斧,形体窄长,器形规整,柄端稍窄,平顶,弧形刃,器身保留自然石面,稍加琢磨,有的只磨出刃部。
属于莺歌岭下层类型的建筑遗迹,共发现房屋两座,原报告编号为F3和F1。两座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它们的两壁均被湖水冲掉。关于穴室结构,据简报可知,屋体单间平面呈圆角长方形(或方形),半竖穴的空间是就地开挖原生黑土而成。穴底和墙壁保持黑土的自然结构,房屋的面积大小不等,F3东壁长5.9米,南壁残长3.2米,F4南北长6米,东西残长2—2.7米。据此估计,居室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半地穴挖好后,在穴底四壁下挖出柱洞,以竖立木柱用以支撑屋壁及屋顶。如F3东、南、北三面墙壁穴底残存柱洞17个,直径约10一16厘米,深约21—28厘米。紧靠东壁下平放一排整齐的石块,石块之间、石块与墙壁之间的空隙均用泥土填塞。只有居住面为生土面,未经加工。
三、莺歌岭上层类型
据原发掘报告所述,莺歌岭上、下文化层是并无直接承继关系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
莺歌岭上层类型的陶器特征,以夹砂黑灰土为主,黑色泥质较少。以宏面或表面磨光者多,有纹饰的很少,而且纹饰简单,仅有不整齐的划纹和划纹组成的大方格纹。陶器口沿多饰齿状花边。一般火候较高,陶器均属手制。
莺歌岭上层陶器造型比较规整,都是干底器,陶器已大多破碎,可复原者极少。其次
是钵和盅等。典型陶器有折唇深腹罐、侈门鼓腹罐、敛口鼓腹罐、有齿状花边的简形罐、放口钵。也有权塑而成的小型器,如小口盆等。莺歌岭上层类型的罐制品中,以向塑小动物独具待色,形态逼真,姿态各异,堪称十分珍贵的原始艺术品。为夹砂褐陶制成,肉色不纯,表面团色夹杂黑渴斑驳。火候高,质地坚硬。其种类主要有陶猪和陶狗,表面遗有明显的手指捏痕。陶猪形象多样,有的形体瘦削,脊梁高耸,嘴微张前伸,作站立状;有的嘴微张,向前伸出,两耳略耸,两眼系用尖状工具戳刺而成,尾巴甩向一边,自然地搭在臀上,状如迈步欲走,造型生动;有的嘴微前伸,耳略前耸,尾巴翘起,后腿力蹬,作奔跑状。有一件阔质小猪,形体肥胖溜圆,系用泥球稍作加工而成,虽残缺两耳,仍可见脊梁高耸,嘴闭拢,无目无尾,使用简捷明快的手法活现了仔猪的形象。有的只捏塑出猪的外部轮廓,而末及捏制眼、耳、口、鼻。陶狗大者已残,长颈、竖耳、尖嘴,尾巴卷曲在臀部;小者头部残缺,长颈昂首,尾巴上翘,前肢伸出,作吠状。这些原始艺术品是史前时期的先民经长期观察动物形体神态而刻意制的艺术杰作,也是研究原始养畜业——亦即由野猪到家猪驯养过程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何明.试论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C].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1990年.
[2]周晓晶.吉黑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探究[J].北方文物,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