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修之死》选文的倾向性问题

2014-11-11叶军彪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杨修曹植编者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这一回的后半部分主要写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激战中败守斜谷,进退两难,主簿杨修看透了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结果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处斩。其间着重插叙了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故事情节,交代了杨修之死的前因后果,从中展现出杨修的个性特征,烘托了曹操的典型性格。

在教学这篇小说的过程中,对杨修死因的探究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这篇小说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让人感到疑惑的是,课堂上师生大多将杨修之死归因于曹操,即曹操的多疑、奸诈、自私造成杨修的最终被杀,而往往淡化或忽视对杨修本人性格的批判和其他原因的分析。

为什么师生会把杨修之死仅仅归因于曹操?经过对课文选文和《三国演义》小说原文的对比,我们发现《杨修之死》选文的倾向性是造成归因的单一性的症结所在。

从编者给课文所加的标题“杨修之死”来看,本来节选从“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开始,到“修死年三十四岁”为止就可以了,因为情节和内容上都已经相对完整。但课文的编者在“修死年三十四岁”后面还加选了如下三段文字: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编者为什么要加选这三段文字?我们先简单解读一下三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写曹操杀了杨修以后,假意责怪夏侯惇,想杀了他,目的显然是要为自己杀杨修开脱,并表明自己处罚的公平。因为正是夏侯惇听信了杨修的话,也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夜归”,导致事态的扩大化,使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

第二和第三段则是写曹操进兵后被蜀军打得大败,自己也受了箭伤,最终不得不下令班师。这就说明杨修之前的预言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被杀显然就是冤枉的。

读完这三段文字,读者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自然是曹操善于掩盖真相,虚伪、奸诈、刚愎自用、死要面子的心理和性格。显然,编者选入这三段文字是有意为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曹操。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三段文字也恰恰是师生将杨修之死归因于曹操的重要佐证。

编者在节选的时候,一方面是加选了以上三段文字,另一方面却又删除了一段文字。《三国演义》原文在“修死年三十四岁”后面有这么一段文字:

后人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这段文字很清楚地指出杨修之死实际上是“因才误”,是杨修“为人恃才放旷”的结果。这样的性格,必然会给自己惹上麻烦,到头来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害。所以说杨修的死,和“退兵”事件,和曹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倒是和他的性格特点、处世方式有必然的联系。很明显,编者删除这段文字,同样是有意为之,其目的是让读者淡化杨修之死和杨修本人性格的关联,而将杨修之死归之于外因。

应该说,选文的一增和一删,就使课文具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即突出了曹操的奸诈,强调了杨修的无辜。这种选文的倾向性,和编者头脑中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关。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持拥刘反曹的观点,把曹操描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篡位者形象;在戏剧舞台上,曹操也总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因此,对选文作“技术性处理”,让曹操维持一个反面形象,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做法。面对这样的文本,在教学中自然就会把曹操当作杨修之死的罪魁祸首,对杨修则会充满同情。

其实按照小说原文,杨修之死的原因,的确是值得多角度探究的。比如从杨修本人来看,他的死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性格造成的,也就是小说中所说的“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之“忌”,就是怕别人猜透自己的心思,而杨修偏偏就以猜透主子的心思为能事,这就为他的死埋下了祸根。除了小说开头写曹操以“鸡肋”作为夜间号令,杨修认为曹操有退兵之意,便擅作主张,提前收拾行装,最终使得曹操“大怒”,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之外,小说还以插叙的手法描写了杨修之前触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一是曹操在新建的花园门上写一“活”字,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有杨修猜出是嫌园门太阔,曹操“心甚忌之”。二是曹操在塞北送来的一盒酥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理解这三个字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于是毫无顾忌地与众人分吃了这盒酥,曹操“心恶之”。三是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中谋害自己,假装是梦中误杀近侍,以作警示,杨修却明白“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愈恶之”。四是曹操想立曹植为世子,曹丕暗中请人商议对策,杨修便向曹操告密,结果曹操怀疑杨修在诬陷曹丕,对杨修“愈恶之”。五是曹操命令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出邺城门,杨修知道是曹操在试探他们的才干,便教曹植如何应对,曹操“大怒”。六是曹操经常以军国之事提问曹植,杨修却能预先为曹植准备“答教”,使曹植对答如流,于是曹操有了“杀修之心”。

从小说所写的几件事来看,可以说杨修把曹操的内心世界看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杨修还以猜透主人的心思为能耐,以“真知魏王肺腑也”而沾沾自喜,行为言语又颇不检点,一直到视军纪如儿戏,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可以说正是杨修性格上的缺陷使自己丢了性命。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针对“杨修被杀”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以杨德祖为前车可也。德祖、子建诸人再无有成事之理,轻浮操露,无所不有,适足以杀其身而已。凡有大智慧者,必如张子房诸人,迫而后应,感而后起也,安有不叩而鸣,而祥者耶?”钟敬伯也点评道:“杨修好露聪明,曹操忌而杀之。操固媾嫉可恨,修亦骄吝自取也。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智,宁以小才杀其躯耶?”这些点评都深刻地揭示了杨修性格的弱点与其自身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

再比如我们从小说中杨修和曹植、曹丕有关的情节拓展开去,根据《三国志》等史书中的相关史料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探究,可以说杨修是曹氏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必然牺牲品。在曹植与曹丕的嗣位之争中,曹操从曹丕日后的安危考虑,也必定会杀掉曹植的党羽杨修等人以绝后患,正像李贽所说的“杨德祖处人父子兄弟骨肉之间,敢于任怨,安有不败之理”。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曹操为人的角度探究杨修的死因。由于杨修能够摸透自己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可以说杨修错投了主人,最终被杀也在情理之中。总之,小说文本的开放性决定了杨修死因探究的多种可能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只有建立在开放性文本的基础上,如果文本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结构,那么个性化、多角度的探究就没有可能和必要。对于小说中杨修的死因,我们本可以通过探究,得出多种结论,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悟和思考,但是经过编者的加工处理后,《杨修之死》的文本从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变成了一个封闭性的结构,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明确的指向性,导致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最终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叶军彪,语文教研员,现居浙江台州。责任编校:舒 坦

猜你喜欢

杨修曹植编者
七步诗
真正的聪明人
杨修解字
浅谈杨修之死
曹植辩鹿死谁手(下)
杨修的职场EQ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