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的体验式教学
2014-11-11那红娣张清
那红娣+张清
一.案例背景
《不自由,毋宁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的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第一篇课文。帕特里克·亨利的这次演讲,极大地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奋,“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本演讲指导课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演讲厅”中“走进语言现场”。本案例着重讨论的话题是“活动体验”有效开展的“本”(文本研习、语言品味)和“末”(活动技巧指导)的关系问题。在《不自由,毋宁死》演讲指导中,具体表现为“品味演讲辞的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和“指导演讲体态表达技巧、口头表达技巧”之间的关系。
“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要求: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其前提和重点是“活动实践”,“离开了开口讲,用心听,什么规律和方法都成了纸上谈兵的教条”。(《教参》)因此,在《不自由,毋宁死》教学中,强调“实践性、活动性”,培养学生“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演讲实践中“思考、探究”,在演讲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毫无疑问,学生第一次接受比较正规系统的演讲指导,实践活动之前的指导是必然的。但要追问的是,在一课时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该进行什么方面的指导?该怎样进行指导?是先研习文本,品味语言,认清演讲辞的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还是先进行演讲活动技巧的指导,再进行演讲实践活动?还是直接进行演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品味语言和活动技巧的指导?还是像《〈不自由,毋宁死〉演讲指导设计》一文的撰写者相屏屏所说的那样,“教学目标就是演讲训练,不夹杂文本研习”?《不自由,毋宁死》教学正是讨论“活动体验”学习方式具体实施而做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案例描述
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品味语言,研习文本,认识所有成功、优秀演讲的演讲辞“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然后再在演讲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演讲口语表达技巧和态势表达技巧的指导。教学过程设计了六步走:“读精彩文段-讲关键词句-品深层内涵-评语言现象-活动实践”。列举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断。
[用投影片打出文本的两个片段]
文段一:主席先生,我要向主张和解的先生请教,这些战争部署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其目的不在于迫使我们屈服的话,那么哪位先生能指出其动机所在?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还有哪些对手值得大不列颠征集如此规模的海陆军队呢?不,先生,没有其他对手了。一切都是针对我们而来,而不是针对别人。
文段二: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
师:为达到演讲的目的,亨利使用了大量的反问句。这两段也都是反问句,但为什么片段一的句子长,而片段二的句子短呢?
生:文段一好像是要引发与会者的思考,句子长有助于思考,文段二就不是了。
师:有道理。能不能结合两段文字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来具体说说呢?
生:文段一处于演讲辞的前半部分,目的是要引导与会者思考英政府的实质,希望与会者认清殖民者的叵测居心,句子当然要长一些;而文段二是到了文章结尾,要表达的是对主张妥协、幻想和平的苟且偷生者的愤慨之情,激励美国人民为民主和自由而战,使用短句,是为了突出作者要为自由而战的强烈情感。
师:分析得很到位。同学们觉得演讲这两个片段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1:我觉得片段一,语速应该放慢一些,这样有助于听众的思考;而片段二读时应该快些,这样有助于感情的抒发。
生2:片段一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应该长些,片段二应该短促快速,甚至一口气到底。
生3:片段一语气应该平缓低沉,片段二应该慷慨激昂,越来越激烈,这样才能感染听众。
师:那就请你(生3)试着来演讲一下。来,到讲台上来。
(生3上台演讲。演讲完后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告诉我,×××同学的演讲打动了你们。请同学们作点评。
生1:我觉得×××的演讲时很有自信,不点儿都不紧张,举止神态,落落大方,表情与演讲内容配合得很得体。
生2:两段文字的语气、语速、语调、感情区别较大,×××的演讲,处理很到位。
生3:我觉得×××演讲时在演讲时,能根据感情,配合上动作。尤其演讲到最后两句话时,拳头敲打桌子,表达感情特别到位。
生4:×××的演讲确实很好,但有一个缺点,他的两只手老是撑在讲台上,这给人感觉好像是在讲课,而不是在演讲。
师:×××演讲得好,同学们点评也很好,我再补充两点:一是×××同学在演讲时,眼睛始终看着一个方向,这不好,演讲者的眼神要有变化,要让全场的每一个观众都要感受到,你在关注他,这样才能与观众更好地互动;二是手势语太多了,演讲不同于演戏,演讲主要在“讲”而不在“演”,要用语言的魅力去打动人,手势、眼神等都只是辅助语言表达的手段,一定要恰到好处。好了,我们来欣赏《建国大业》中闻一多的扮演者吴刚演讲的《最后一次讲演》的片段,这篇课文初中已经学过。今天我们学了演讲,再来感受一下。
(投影《建国大业》视频片段)
师:很有感染力,很有鼓动性吧!再请同学上台来演讲。
三.案例反思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诗歌是抒情语言艺术,小说是叙事的语言艺术,散文是一种个性化语言艺术,戏剧是一种对话的语言艺术,演讲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艺术。语文学科的核心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素养。语文的基本任务就是运用语言工具来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通过对语言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语文素养。钱梦龙老师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中说:“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教学,首先要把语文教学丢失的“魂”给招回来。”什么是语文教学的“魂”?他又说:“语言教育正是语文教学‘魂之所系。”因此,研习文本,品味语言,不仅是“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这两大学习方式之根本,也是语文“活动体验”之根本。(“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
任何一次成功的演讲肯定都是语言的精品和思想的精品,这是亨利的演讲有感染力和鼓动性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不仅只是外在的“手舞足蹈”或“抑扬顿挫”。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李卫东老师在《课堂教学“节点”的价值辨析》一文中指出:“朗读主要不在于外显的语气语调之声气,也不在于摇头晃脑之情状,而在于是否依凭朗读触及情感之肌理,文字之堂奥。”朗读如此,演讲当然也是如此。抛弃文本的研习,抛弃语言的品味,不把握语言本身所包含的“情感肌理”和“文字堂奥”,仅训练演讲“口语表达技巧”和“态势表达技巧”,这种肤浅的、形式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无异于隔靴搔痒。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我可以在演讲过程中来品味语言,研习文本。这样做当然可以。但在活动实践过程中,既要关注文本研习、语言品味,又要关注活动方式的指导,是不是让学生不知所措呢?这样的貌似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式是不是有效呢?既然还得回过头来做这项工作,不如先把“根”埋实、埋深,让学生知道:演讲辞的情感和思想是第一步的,然后才能考虑口语表达技巧和体态表达技巧。在把演讲辞的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品味到位的基础上,再进行演讲实践活动,这样,老师才可能腾出手来,进行活动技巧的指导。这样的演讲实践指导,无疑是有效的。推而广之,“活动体验”语文学习方式,也如此。
但毕竟是“活动体验”,学习方式当然要以“活动”和“体验”为主,正如《教参》所言:“要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口语交际的实践……而不能将主要精力用于研讨、鉴赏学习材料的人文内涵。”文本的研习、语言的品味,是为“活动体验”开展服务的,是为“活动体验”开展扫清障碍的。因此,在开展文本研习和语言品味时,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和“度”把握。只有这样,《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讲指导才能真正实现《教参》所要求的“活动体验”要求:“这篇演说词的全部魅力,它作为传世名篇所体现的高超的演说艺术,它的说明力、感染力,一定要在‘演讲中,在仿佛置身当年议会大厅之中的‘演讲中,才能品味得出,品味得透,体验得深刻。”
那红娣,张清,教师,现居江苏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