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4-11-11刘宝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说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一直都很难。一方面,许多学生对语文都缺乏兴趣,认为语文不就是学习自己的母语,反正自己说话说的很好,干什么还要花时间去学。另一方面,大多数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千篇一律,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讲课缺乏生动的实例,对学生毫无吸引力。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反感情绪。中学生朝气蓬勃,喜欢展示自己,只要方法得当,肯定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身为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思想深度、学识修养、人格魅力和感染力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本功力。教师要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解放思想,博采众长,敢于推陈出新,善于点拨和提问,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求知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一种让学生急于求知的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相关的情境中去,全身心投入到问题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本身的创造力。比如在讲《游子吟》这首诗时,我为学生讲了一个现代的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伟大母亲的故事,让学生融入对母爱的思念中,再开始讲游子吟中表现的父母的爱时,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并融入其中,通过课堂讨论交流互动,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过于相信权威。谁都可能犯错,权威人士说过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书本上写的也不一定都正确。教师要善于挖掘一切有利的因素,通过基础知识训练,阅读,写作等等方式不断诱发学生主动积极去思考,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学生体会到发现和质疑的快乐,就会更加主动的去做,积极的去做。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当中,教师必须做到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对学生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哪怕它听起来是幼稚的、可笑的。对于那些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要热情鼓励恰当评价,在教学中多多引导,让优秀的学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成绩一直不好就对自己没有信心,羡慕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自己无法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的学生常常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没信心越学不好,越学不好越没有信心。其实,不只是某一类学生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他们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树立学习的信心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重任在于让更多的人去超越前人。俗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在教学当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创造性的解读。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被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因斯坦精神,而要有这种精神,首要的就是树立信心。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学生的创造性很大程度上被压抑,不敢质疑,不敢尝试,一味听从老师的话。现代教学方式正在改变,作为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要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信心,有不同的想法就大胆提出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教师可以想方设法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自己办小的周刊,写调查报告等,发挥学生的潜力,发掘学生的特长,展现学生的个性。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四.拓展学生创新空间
课堂上的机会毕竟有限,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教学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它们当中去,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强化创新性。语文的实践活动可以做的有很多,如话剧表演、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手抄报等等。通过举办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创造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讨论,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体会到知识带来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语文课的时间,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原文的深刻含义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改编,加强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编成话剧表演,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刘宝,教师,现居江苏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