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2014-11-10杨茜李书领
杨茜 李书领
摘 要:高职院校担负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战场,一个具备专业特色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其中“人”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问题,因此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如今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职实训基地、师资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23-02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展开,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然而,很多院校对实训师资队伍却普遍缺乏重视,使得在教师数量、素质、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的现状
一个学校实验室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它拥有多少先进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是否优越,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拥有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水平高,热爱实验室工作,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实验室教师,明显带有教师的性质和行政管理的色彩,是处于教学与行政间的边缘人群。由于职业成就感不明显,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等诸多因素,使职业不满意感增强,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以致形成差人做不来,好人不愿做,守摊型不少,事业型不多的尴尬现状。因此,实训师资问题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首要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足
很多院校虽然一直在提出发展万人规模的高职、示范性高职、应用型本科,但在思想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训师资队伍在实训基地建设乃至院校科研能力的发展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很多院校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实训室的装修、先进仪器的购进,而几乎很少有资金用在实训教师的培养上。结果出现一些院校实训设备先进,却几乎少有人会用的尴尬局面。
1.2 管理体制陈旧
实训教师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和本科院校毕业生或研究生。然而很多高校仍延续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开的管理体制,很多实训教师担负的就是开开门,打扫卫生,管管东西,地位低,工作繁重,待遇较低,有的实训教师不给分课,即使上点实训课课时费还要打折扣,导致很多实训教师工作积极性低,无心钻研教学和提高实训技能。
1.3 实训师资数量缺乏,结构失衡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壮大,高职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却远远跟不上院校发展的速度,存在实训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其中各个高校在认定双师型教师时,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考试过去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真实的企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虽然一些院校从企业引进了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骨干,但这部分人员缺乏理论教育的背景,在教育、教学技能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从结构上看,实训师资结构也存在严重不合理。从师资来源渠道看:转岗技术人员虽实践技能过硬却普遍年龄较高理论知识相对较弱。高校毕业生虽有一定专业知识却没有受过专门的技能训练,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兼职实训教师,虽有理论和实践技能,工作上却存在阶段性、不稳定性。富裕待岗人员更是不能胜任实训教学的工作。从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看:实训教师要不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要不就是刚毕业的毕业生,能够起骨干作用的中年教师较少,出现中年断层难以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要求。职称上较高职称的教师大多从事理论教学,青年教师有经验不足,与专职教师存在明显的差距。
1.4 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使得实训教学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没有确立,实训教师被划归为教辅编制,级别待遇、职称评定,收入水平都与专职教师有一定的差距,不能与专业教师一视同仁。待遇偏低,工作繁重,再加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造成实训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实训室难以留住和引进优秀人才,进而导致实训岗教师思想不稳定,积极性不高,想转刚成为专业教师或调动工作,以至于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1.5 实训师资素质不高
实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担负示范、讲解、指导等操作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一些实训教师不能及时掌握最新、最先进的设备原理和操作方法,导致不能适应实训教学的新要求,也就很难使学生掌握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所培养的学生也无法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
2 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2.1 师资结构建设
2.1.1 “双师型”实训师资
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需要有一支素质优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与职业教育和实训任务相适应的“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一方面应取得教师职业资格;另一方面应取得专业职业资格。
2.2.2 合理的教师数量和职称分布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T 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生师比l8:l为合格,l6∶1为优秀。合理的职称分布应该是教授3%、副教授27%、讲师70%。显然只有符合正态分布才能够保证阶梯式的可持续发展。
2.2.3 学历结构和技能结构
虽然学历并不意味着一切,但是自我学习能力是一种宝贵的技能。只有以知识为本,拥有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实训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一些教师虽然有高学历却缺乏高技能,因此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教师能力,针对特殊的实训教师岗,充实一些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初、中、高级实训教师。
2.3 实训师资制度建设
2.3.1 严格的进人制度
高职院校以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为主,因此,实训教师必须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过硬实践技能的教师。他们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够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实践。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完成,就必须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按规定从专业、学历、经历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核。灵活用人制度,对于高级技术人才和企业退休人员,聘为兼职教师。尽可能为实训教师提供充分的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
2.3.2 稳定的培养制度
师资的引进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教师的培养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实施教师培训进修提升计划。培训进修是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的必要途径,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不论进入学校的教育类人才还是企业转来的技术型人才,都需要通过培训进入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培训的途径可以有多种,如培训考证、学历进修、访问交流、下企业实践等多种措施。培训应具有目标性科学性。其次,通过各种技能竞赛。教师应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最后,拜师学艺。崇尚能者为师、达者为师的风范,勇于向师傅学、向前辈学、向兼课教师学,理论教师与工程师、技师互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共同进步。
2.3 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
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建立合理完善的实训教师管理、考核、激励制度,做到按需设岗、灵活使用、严格考核、有效激励,从实训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对实训教师的教学质量给予评价,建立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优劳优酬,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对于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突出的实训教师给予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外出进修的倾斜,鼓励他们在实训教学上做出成绩。
3 结语
总之,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步骤。只有加强对实训教学的重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实训教师队伍的建立是实训教学质量的保障,只有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业技能过硬、事业心强、与院校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实训教师队伍,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万人规模应用型本科策略研究课题组.万人规模应用型本科策略研究[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 祁永琼.唐世凯高职教育要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233-234.
[3] 杨开亮,肖钢.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1(27):73-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