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休闲运动参与特性与价值研究
2014-11-10柳炳杰
柳炳杰
摘 要:自行车休闲是指游客或居民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骑行为主要体验而展开的一种户外休闲形式。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深度体验旅游的追求,自行车休闲旅游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青睐。
关键词:自行车 休闲运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29-01
1 研究背景
我国的都市发展应更加强调人性化的空间与运输环境,运输系统在提供适当的机动性与可及性外,更应重视优质生活品质的营造,亦须建立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人本的意义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是适应自然的科技。
人本交通的基本理念,即在以人为本取代以车为本。从狭义的角度看,以行人或自行车等人力且低污染、不会破坏环境、以非机动运具为主的一种交通系统;就广义的看法则是:不论发展行人设施、自行车道、机动车辆或其他大众运输工具,或建设道路等皆应以人本为取向,亦即符合人类可持续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如促进绿色交通发展,发展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绿色运具,包括以步行、自行车等人力为主的运具。
2 自行车运动休闲的界定
自行车运动休闲是指:为运用闲暇时间,透过动态的体能方式所进行的活动、工作并卸除责任义务之后的时间,借由自行车运动上带动动态性肢体上的活动,并且自愿性的参与自由自在的户外休闲活动,使人因工作和生活上所积累的压力得以放松,让身心灵得到解放,延续身体价值的能力。其目的是追求冒险与挑战内心需求,进而达成松弛、娱乐、消遣、心灵平静,以及自我充实、自我提升、自我满足和潜能发挥,且能够透过声音或视觉媒体建构自我表达的能力,发展领导及人际互动技能,激发情感或心智上的表达,进一步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目的,来延续自身存在的价值,满足自我的人生需求。
3 自行车运动休闲参与者所获得的结果
结果是指活动特性所引发的结果,即参与活动后,直接或间接对参与者所产生的效益。参与者参与自行车运动休闲活动后,经由参与者的经验探讨出的结果效益。
自行车运动休闲参与的结果具体分为功能性结果、心理性结果和社会性结果三种。功能性结果是指参与运动后,参与者可直接体验到运动的特性或属性所提供的结果,例如:可以使人兴奋、可以强健身体和增加肺活量等。功能性结果也包括参与运动后的直接和有行的结果。心理性结果是指参与者在参与运动后,其运动所带给使用者的感觉,能够强化自我形象与自尊,是一种非显示性间接的结果,例如:参加这项运动后,感觉更有自信心,并且有自信去挑战更刺激的运动。社会性结果是指与他人互动的感觉,在他人心中建立的形象,是无形、间接的结果,例如:参与骑自行车运动,可能会被人认为是阳光且健康的人等。
参与者在参与自行车运动休闲活动后,能带给参与者一定的效益。这个效益即参与者在参与活动前给自己定的目标,在活动后检视自己本身是否有达成目标,或者是超越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参与者想要培养新的兴趣,进一步养成固定的习惯;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参与者会遇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借由自行车运动休闲活动,开启了与新朋友交谈的话夹子,进而认识更多的朋友。参与者在自行车运动休闲中的效益有以下三种。
(1)愉悦,自我超越的快感:参与者在参与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和参与者在活动前设定的结果是否相同,以结果的分析来解释参与者自己是否有突破自我挑战的极限。另一方面能借由活动来体验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活动。参与自行车运动休闲,参与者能享受到竞速快感,能体验竞争的快感,能满足参与者自我挑战的极限。
(2)健康,养成运动习惯:参与者可能接触过其他类型的活动,但是都不适合参与者。而参与者接触到自行车运动休闲活动后,参与者觉得本项活动适合自己的需求,因此想将本项活动发展成为自己的运动习惯。此外,自行车运动休闲活动需要注意骑乘的方式及姿势,这些都会影响骑乘的快感和体验。
(3)社会交际,朋友之间的互动和鼓励,致使参与者的心灵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自信心、成就感、人际关系等:参与者可能通过家人、朋友、公司同事或者大众媒体接触到自行车运动休闲活动。另一方面,参与者在一开始体验活动时,对本项活动并非有深入的了解,促使参与者的同伴会带领参与者接触活动中有趣的点或者分享自己的心得给其他参与者,让参与者之间借由分享和互动而成为新的朋友。参与自行车运动休闲能提供参与者机会,多多广结善缘,能感受同伴相互扶持及鼓励,能培养社交基础。
4 自行车运动休闲参与者实现的价值
价值是指活动产生的效益影响和满足最终的需求,进而引发心中最想要和渴望的状态。参与者获得的结果后,在满足身心、心灵方面在提升的感受,即是参与者对自行车运动休闲活动在心中比较高层次的最终自我需求。
个人在心中的价值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和接触的人、事、物也不同,因此,价值有所不同。包括权利(社会地位、名声,对别人和资源的掌控、操纵),成就感(根据社会标准,展示个人能力,获得成功),享乐(愉悦和快乐),刺激(生活中的新奇、刺激和挑战),自我定向(有创意、愿探索、具有独立思维和行动选择),普世性(了解、欣赏、包容、捍卫自然和全人类福祉),慈善(帮助周边的人、重视在意认识和喜欢的人),传统(尊重和接受传统文化习俗),遵从(自我节制、自律、服从社会规范、克制伤害别人的冲动),安全(重视个人、关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谐),社会需求(归属感、人际关系、友谊)
5 对于参与者的建议事项
对自行车专卖店商家的建议事项。
(1)服务和使用教授同时进行:专卖店商家在进行销售与服务的同时,是否同时将相关资讯和基本的技巧和技巧的运用告诉购买者,让购买者不需要基本的摸索,很快的就可以轻松上手购买的器材,如各类不同的脚踏车款。
(2)交友平台:当固定的使用者增加后,商家会建立车队来与固定的使用者一起参与活动和技能上心得的交流、教授等等。
参考文献
[1] 万亚军.基于环境教育的自行车旅游产品设计浅析[J].中国自行车,2010(1):52.
[2] 曹建民,张健.极限运动[J].中国学校体育,2002(1):48-49.
[3] 张健,周海云.国外自行车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现代商业,2008(6):194-195.
[4] 刘少才.德国低碳交通首选自行车[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20):55.
[5] 孙颖.法国巴黎自行车租赁业务及对我国的启示[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2).
[6] 万亚军,蒙睿.自行车旅游—— 自行车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自行车,2008,353(6):42-45.
[7] 张健,周海云.国外自行车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现代商业,2008(6):194-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