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
2014-11-10冯婷
冯婷
摘 要: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体质现状。原有的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大学生日益增强的健康需求和教育要求,在高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教学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及教学模式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提出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系列构建对策。
关键词:高校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评价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91-02
健康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过程。高校作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教育场所,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健康教育人才的责任。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还能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意识环境提供健康氛围。1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教育对象的绝对主体,他们的体质形态、生理和心理状态、意志品质、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都略显不成熟,特别是遇到挫败等心理冲突时,难以自我调适。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 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不全面
由于我国高校健康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在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上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科学体系。目前,以郑州市为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或读本中所设定的几个专题来实施。《体育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限,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材内容上如何把握尺度与深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心理应急、情绪障碍、负面生活自我调适能力等问题上尚有待研究。
1.2 缺乏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经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有专门的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健康教育课程的需要。不少高校都是由校保健医生、心理学教师或体育教师兼任。其中多数任课教师未经专门培训,他们对心理健康、营养和常见病防治等知识都相对了解甚少。虽然高校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知识水平比较高,但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有所欠缺。因此,不专业的教育师资所讲授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必须教学相长。在传统教学中,常见到一些教师只采用单一呆板的填鸭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这样既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成为单向传递活动,使得多数学生的健康行为明显滞后于健康意识,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4 健康教育的学科价值不受重视
目前,多数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们只把健康教育当作一门选修课或一堂讲座来对待,或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体育教育的扩展内容加以讨论和处理,并得不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种作法势必会导致健康教育大环境的营造和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使健康教育学科边缘化。
1.5 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方案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检验课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学过程,并对被评价对象和模式作出某种证明。[2]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理论课的兴趣并不高,再加上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得他们不认真对待,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构建系统的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2.1 注重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
优化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重视健康教育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联系,掌握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建立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突出应用性的健康教育优化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发展规律,掌握其心理特征、行为态度及健康问题的表现、种类、形成原因等,有效的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设计、执行和评价。在教学方法上要贯彻一系列教与学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健康研究、健康咨询与治疗多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系统,使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能更好的相互协调配合,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显著地改善健康教育效果。
2.2 注重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对教育教学中获得的信息量不可小觑。大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已远远超出课本教授。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潜能。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加强网络多媒体参与,建立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专门网站,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和学习平台,并通过网络插入图片、视频,相关网站链接等,对课程教学内容做一补充和延伸,增加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知识的信息量。网络多媒体参与模式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讲评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高校健康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学。
2.3 注重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目前,高校宣传途径多种多样,要想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有效的信息宣传渠道必不可少。除了在校园醒目部分张贴宣传画,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手机短信、讲座等宣传健康知识以外,还要真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真实走进大学生校园生活,盲目的宣传可能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性。为此,下面优选了几种信息传播形式:(1)通过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对该课程重点推荐,并在学生会议上动员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2)医疗、教学、心理、体育、学生管理等多部门合作,安排系列讲座,卫生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3)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环境的规章制度,如寝室熄灯时间、电脑房关闭时间等,转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4)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辅导员参与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得到实际利益,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健康教育课程中来。endprint
2.4 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
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只一味的停留在课堂教育掌握的健康知识上,还应该对其有实践要求,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来达成培养目标。如,行为指导:通过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教学实践能来发展、解决健康问题;健康咨询:大学生与咨询人员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集中讨论某一健康促进活动的活动方针。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使大学生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健康效应以及控制危险行为对健康的益处。让大学生自觉的对健康教育计划加以设计与实施,提高大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5 注重建立大一新生的心理档案
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对新环境不适应,加上生活阅历较单纯,心身发育尚未成熟,在心理调节、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意识、学习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帮助指导。这就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测试及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再加上大一新生与成人及高年级学生相比,可塑性更强,健康教育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并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指导他们形成自学、自我保健、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都能都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3 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高校健康教育评价是制订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的重要工作方法;是考核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主要途径。构建高校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检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其效果评价一般包含学生卫生保健知识的评价、学生卫生保健信念的评价、卫生健康行为的变化、健康状况的增进、公共卫生面貌的改善,反映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的评价等[3]。高校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就是要将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置于周密的科学监测之中,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解决问题,以确保高校健康教育获取良好效果。
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构建。首先,应主张采用主体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学生、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多种对象来评价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成效、等。在评价高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个体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中的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进行评价,注重发展性功能取向和适应性功能取向的内容;评价高校健康教育的过程,既要强调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要重视发展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评价学校健康教育的成效,要注意学校健康教育的长效性和延时性,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作为重要的教育成效评价标准。只有这样,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钱华美.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0(3):24-25.
[2] 肖燕云.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2(5):18-19.
[3] 冯丽华.略论大学生健康教育[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1):45-47.
[4] 石红艳.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1):145-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