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014-11-10李建强
李建强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建筑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优化 建筑 管理 提高 质量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44-01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企业的形象也造成了坏的影响,并且给人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方式,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1 施工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部分建筑单位缺乏创新意识,不敢冒险,不敢尝试新鲜事物,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认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工程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关系,导致施工人员一直使用着传统的设备和建筑技术,在工程建设时需要的质量检测等必须的建筑手段上得不到突破。与先进的建筑单位相比,这一部分建筑单位创新意识不足,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较差。
1.2 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建筑单位不注重管理制度的建立于完善,认为管理制度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良好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让管理工作有明确的指示,保障建筑单位施工的顺利,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会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松散,没有责任意识,还会使得施工现场较为混乱,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事故,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1.3 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建筑活动属于劳动型工作,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一般都缺乏专业的建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在综合素养方面来说是比较差的,他们从事这项工作主要是为了挣钱,这一原因是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建筑工程这项工作中,除了施工的人员外,还有管理人员,而建筑管理人员的素养不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是更大的,实际生活当中的工程建筑管理人员有一部分文化水平也较低,管理经验不足,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管理知识。这两部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整治。
1.4 事后控制管理方式仍然普遍
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等原因,仍然采用后控制的管理方式,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会使得在工程建筑期间出现的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为建筑整体造成质量方面的威胁,同时也给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工程建设后期阶段出现一些事故。
2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建筑工程的质量离不开施工人员高超的技术,工程施工单位要采取措施解决掉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低下的问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高难度问题或者有危险的工作时,施工单位要聘请专业人员来完成,同时让普通施工人员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
2.2 完善工程管理责任制,提高现场监管力度
工程建设单位要完善工程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明确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把工程建设质量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心中,让他们能够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完美的完成任务。除此之外。工程建设单位还要提高现场监管力度,首先要注意加强现场监管人员的素质,要选用拥有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过关的人员,并且要求监管人员能够适应新的科技与技术,做到监管知识和施工技术不断的更新,还要做到有道德,不贪图便宜。也不受贿,能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还有就是要对县场监管市场进行治理。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监管市场还不是太规范,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监管部门参加工程建设的资质审查力度,查出没有资质的部门,规范市场。
2.3 制定工程建设计划,管理好工程的开展进度
工程建设是有固定的期限的,建设单位要遵照合同按时完工。工程建设单位在开工之前,要拟定好工程建设计划,比如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施工的方法、施工资金等,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因此,必须制定出完整的工程建筑计划。在制定建设计划的时候,要注意计划的可行性,可以结合以往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计划中再次出现这样的错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工程建设的细节,对其进行重点的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细致的计划。之后要严格按照计划展开建筑工作,积极的按照计划配置人力物力,使工程顺利的进行。在工程建设期间,要防止出现意外的因素影响工期,对于出现的问题或者问题隐患,施工单位要想办法将其解决。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合理的配置资源,与施工时间配合起来,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在施工人员的安排上,要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还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施工设备,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设备准备方案,使建设设备能够实现最大的施工强度。
2.4 加强对施工材料与技术的管理
工程建设中,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从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对于材料的采购,要求采购人员能对工程建设中用到的材料进行辨识与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采购过程中,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货商。考虑到材料的质检、运输等环节,尽量降低成本。在材料使用之前,要检查施工材料的质检证书,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坚决阻止其进入施工现场。有了合格材料的保障,还要拥有施工技术的保障,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建筑物已经不满足于居住的简单要求了。而是要求其具备更多的功能,因此,各种新鲜的技术也应运而生,但是有一些技术还不是很完善,这就要求建设单位要加强对建设技术的管理。在工程开始之前,要了解到该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技术,并了解其正规的技术手段。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技术的控制工作,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要求他们按照技术规范来进行。在完工后,还要对技术进行检查,防止出现遗漏,对于不合格的地方,必须进行返工,直到合格。
3 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必须要在各方面都做好工作,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及工程建设人员的管理,加强对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等的管理,提高施工技术,完善管理制度,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桂明.探析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中华民居,2013(12).
[2] 李绍伟.探讨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2(10):184-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