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FAMILY”衔接模式的英语课程衔接研究

2014-11-10尹伊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高职英语课程

尹伊

摘 要:本文以中高职“FAMILY”衔接模式为主要理论依据,对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情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中高职英语衔接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探讨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机衔接的对策办法。

关键词:FAMILY 衔接模式;中高职;英语课程

一、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高职这两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贯穿整个中高职教育。 “FAMILY”模式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于长沙市职教城“城园一体”优势的特色创新模式,该模式以职业教育学制及课程设置灵活性(Flexibility)为基础,以整合(Assembly)中高职教育资源为手段,以市场(Market)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信息(Information)共享平台为保障,以创新衔接(Link)为路径,达到人才培养高效产出(Yield)的最终目标。该模式为基于职业教育基地“校企一体”环境下的中高职有效衔接的一种经典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弊端,整合了相关资源。

二、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分析

1.职业学校学生缺乏对英语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少学生认为英语课程仅仅是专业课程的辅助学科,片面的认为职业教育毕业生主要是从事技术性的工作,专业技能才是核心竞争力,很少会有应用到英语的机会,人为地打破了专业技能课程与语言类基础课程之间的平衡,从而导致学生不重视。正是这种不重视,导致英语课程长期在中、高职教育中处在边缘位置。

2.高职学校生源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大。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比较广泛,包括来自中职和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生源结构较为复杂,基本素质差异较大,这些都给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据《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对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文化课学习状况的调查发现,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英语水平,许多学生被认为是“学习的失利者”。另外一项调查也标明,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有所下降,尤其是英语水平总体偏低,约70%的学生达不到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达到义务教育的要求。可见,中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非常突出,造成了中职院校学生在步入高职后难以适应高职的学习规律和进度,出现严重的不适应情况,造成中高职衔接的问题。

3.上层管理体制衔接不够顺畅。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存在着政策不相协调的现象,而出现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又难以避免地导致中职和高职在办学理念、课程设计、培养方案等教育环节中出现衔接上的难题。管理体制衔接的不顺畅会导致高职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没有把中职的课程情况考虑在内,于是不仅在英语课程等文化基础课程衔接上出现了重复或断档,在专业课程上也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

三、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对策

1.合理设置教学大纲 契合人才培养规律。在设置和调整中职英语课程大纲时,应适当借鉴高中英语课程大纲,使得中职英语教学在总体目标、培养计划、发展水平上与普通高中大纲要求贴近。这样有利于中职生,尤其是那部分渴望升入高职继续学习的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更有利于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另一方面,中职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设置在兼顾高中课标的同时,还应以中职生的个性需求和岗位为导向,使中职英语课程的设置既重视岗位的实用性,又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2.优化配套英语教材 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脱节。中高职教材在编写前就应互相加强沟通,在词汇、语法、句型、课文内容等各个方面协调好递进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统筹安排中高职教材,承前启后,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使教材的编写做到螺旋式的上升,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解决教材编写脱节的问题;二是要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等情感因素,寓教于乐,培养职业教育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动机;三是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个性。灵活性体现在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设置和学校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个性就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是不同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编写,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3.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在入学后即开展一次对学生的摸底评估,对高职生进行英语分级测试,可根据测试成绩的高低,将高职新生分成一个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采取分类指导的手段,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的基础上,开设各自的课程,分类指导,按照不同层次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个别基础较差的还可以适当延长英语学习时间。这样一方面能解决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复杂、个体差异大的问题,改良传统英语课堂中个别学生吃不饱,个别学生又消化不良的问题。同时,分级教学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上课感到充实,获得英语进步而带来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分级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更贴切的制定针对所授课班级水平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质量上。

4.构建中高职多源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是指“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方法,其实质是全面真实的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改进教学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高职学生的水平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不能用一套统一的评价体系去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必须树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以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传统的试卷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成效,因此中职和高职院校应携手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英语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指标,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推动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关注中高职衔接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Tyler,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 instruction.[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2]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护理专业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马莉丽.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机衔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5).

[4]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3-08.

[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Z].2012-0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高职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学前英语课程的核心经验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