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2014-11-10倪佳琪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韩国有效性

倪佳琪

摘 要:随着中韩两国的交流往来愈发频繁,韩国对于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一半以上的韩国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仅次于英语专业。尽管韩国大学在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上给予了较大的投入,但是其实际成效尚存争议。该文将对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和梳理,并结合中国大学对于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方式进行比较论述,旨在为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韩国 汉语专业 培养模式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06-02

1 研究背景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共同努力,不断深入交流与合作,并最终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两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往来愈发频繁,韩国对于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多,截止到2013年底,韩国共计260余所大学已有一半以上开设了汉语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英语专业的第二大外国语专业。同时,来华的韩国留学生人数也在急剧增长,多年来都居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首位,中国的近百所知名学府都为韩国留学生开设了汉语专业。可见,两国对于韩国汉语人才的培养都非常重视并且投入了很大的教育成本。那么,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呢?与在华的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相比,在本国大学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是怎样的呢?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综合采用了资料分析、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其中,资料分析主要是针对近十年来发表在中国学术核心期刊上的有关韩国学生接受汉语教学的文章进行归类、梳理和总结;质性访谈的对象是韩国两所大学的汉语专业学生共计3人(基本情况见表1);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中国某部属高校的汉语言专业韩国留学生共计8人,其中男∶女=1∶1,年级分布为大三∶大二=1∶3。

2.2 研究过程

首先,通过资料分析聚焦于“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上,并根据前人研究,结合个人思考撰写访谈提纲、编写问卷初稿。

其次,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法,赴韩选取了三名韩国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提纲除基本个人信息之外,基本都是半开放性的问题,举例如下:你所在学校的汉语专业是如何编排设置课程的?每一年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什么?你认为对汉语专业的韩国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你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如何?你身边是否有在华留学的朋友?如果有,你认为自己与他们的汉语水平相比,怎么样?

再次,结合访谈收集的材料,修改完善调查问卷,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在中国某部属高校的韩国留学生中选取了八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问题部分如表2所示)。

最后,用Nvivo 7.0 和 EXCEL 2010 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并完成研究报告。

3 研究结果

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经过四年时间的系统学习之后,使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按照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其人际交往、文化交流、政治沟通或者对外贸易等特定领域的汉语使用能力。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韩国大学通用的教学模式为:大一学年教授学生基本的日常汉语交流语句和简单的汉语读写规则,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汉语感知力、激发学习兴趣。大二学年教授学生常用汉字的拼读、写作和翻译,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汉语沟通、阅读能力。大三学年建议学生赴华交流一年,主要去往所在大学的中国合作办学单位(如北京大学、青岛大学等),目的是使学生充分浸润汉语环境、实践已获取的汉语知识,增强汉语交流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大四学年则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来教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汉语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切实增强就业能力,将汉语学习进行到底。除了在校上课、赴华实践,韩国大学还鼓励汉语专业学生进行广泛的汉语阅读,欣赏中国电影、相声、戏剧、歌曲等文艺形式,即与各国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时的辅助方法基本一致。

那么韩国大学生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如何呢?“1”号访谈对象说:自己今年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大三学生赴华交流,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在初中时曾经在山东省烟台市生活过半年多的时间,这次又是去山东,所以不想“故地重游”;二是自己的汉语水平还达不到赴华交流的基本要求,即使去了也很难跟上中国大学里的课程,难以完成赴华交流的教学目标。“2”号访谈对象基本持相似观点,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还比较薄弱,在使用汉语沟通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和认知负荷,所以没有选择赴华交流,而是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在学习汉语基本读写规则和中韩双译上面。“3”号访谈对象则相对更为乐观和主动,她表示自己最初接触汉语是在高中时候观看介绍汉语的讲座视频,并被汉语的魅力所吸引,大学四年有一年半的时间都是在赴华交流中度过的,也正是在那一年半的时间里,感觉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汉语的兴趣和信心也明显地增长了。跟在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相比,韩国大学生不仅实际汉语水平较低,其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动机、兴趣也比较低,甚至其职业发展规划也更加模糊、随意。

针对中国某部属高校的韩国留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质性访谈的种种结论。在华的韩国留学生认为,无论汉语基础如何,在纯正的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效果都是非常良好的、进步也是非常显著的。除了汉语环境,中国大学的汉语教授方式更加系统、完善,汉语作为母语的老师能够及时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并且营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情境,甚至通过与西方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相比较还能增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这些都是促成在华韩国留学生汉语水平迅速提升的重要因素。

4 教育建议

(1)韩国大学在广增汉语专业、扩招学生人数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与中国汉语言教学专家、教师的交流合作,通过完善汉语专业教学体系、提升汉语老师的教学能力、开发创新教学手段等方法来加强韩国大学汉语专业的教学基础。

(2)韩国大学应通过建立更多的在华联合教学机构、采取政策引导鼓励学生赴华交流实践等方式来保证韩国汉语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课时和锻炼机会。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减轻赴华交流的心理负担,激发其在实践中学习的动力。

(3)韩国大学应更加重视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生涯规划,积极调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明确学习汉语的方向,了解学习汉语的出路,实现“学得好、发展好、就业好”的汉语学习一体化目标。

(4)韩国大学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巨大的传播效果,与中国政府、教学机构联合开发专业、权威的汉语教学网络,申请使用中国一流大学的汉语教学视频和学习材料并向韩国汉语专业学生开放,以此作为其进行赴华交流的前期准备和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 [韩]李天洙.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115-117.

[2] 牛林杰.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J].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3] [韩]李熙玉.怎样发展中韩关系[R].第五届中韩大学生精英(秋季)论坛,主题发言.2010.endprint

摘 要:随着中韩两国的交流往来愈发频繁,韩国对于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一半以上的韩国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仅次于英语专业。尽管韩国大学在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上给予了较大的投入,但是其实际成效尚存争议。该文将对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和梳理,并结合中国大学对于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方式进行比较论述,旨在为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韩国 汉语专业 培养模式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06-02

1 研究背景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共同努力,不断深入交流与合作,并最终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两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往来愈发频繁,韩国对于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多,截止到2013年底,韩国共计260余所大学已有一半以上开设了汉语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英语专业的第二大外国语专业。同时,来华的韩国留学生人数也在急剧增长,多年来都居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首位,中国的近百所知名学府都为韩国留学生开设了汉语专业。可见,两国对于韩国汉语人才的培养都非常重视并且投入了很大的教育成本。那么,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呢?与在华的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相比,在本国大学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是怎样的呢?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综合采用了资料分析、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其中,资料分析主要是针对近十年来发表在中国学术核心期刊上的有关韩国学生接受汉语教学的文章进行归类、梳理和总结;质性访谈的对象是韩国两所大学的汉语专业学生共计3人(基本情况见表1);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中国某部属高校的汉语言专业韩国留学生共计8人,其中男∶女=1∶1,年级分布为大三∶大二=1∶3。

2.2 研究过程

首先,通过资料分析聚焦于“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上,并根据前人研究,结合个人思考撰写访谈提纲、编写问卷初稿。

其次,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法,赴韩选取了三名韩国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提纲除基本个人信息之外,基本都是半开放性的问题,举例如下:你所在学校的汉语专业是如何编排设置课程的?每一年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什么?你认为对汉语专业的韩国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你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如何?你身边是否有在华留学的朋友?如果有,你认为自己与他们的汉语水平相比,怎么样?

再次,结合访谈收集的材料,修改完善调查问卷,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在中国某部属高校的韩国留学生中选取了八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问题部分如表2所示)。

最后,用Nvivo 7.0 和 EXCEL 2010 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并完成研究报告。

3 研究结果

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经过四年时间的系统学习之后,使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按照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其人际交往、文化交流、政治沟通或者对外贸易等特定领域的汉语使用能力。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韩国大学通用的教学模式为:大一学年教授学生基本的日常汉语交流语句和简单的汉语读写规则,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汉语感知力、激发学习兴趣。大二学年教授学生常用汉字的拼读、写作和翻译,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汉语沟通、阅读能力。大三学年建议学生赴华交流一年,主要去往所在大学的中国合作办学单位(如北京大学、青岛大学等),目的是使学生充分浸润汉语环境、实践已获取的汉语知识,增强汉语交流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大四学年则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来教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汉语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切实增强就业能力,将汉语学习进行到底。除了在校上课、赴华实践,韩国大学还鼓励汉语专业学生进行广泛的汉语阅读,欣赏中国电影、相声、戏剧、歌曲等文艺形式,即与各国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时的辅助方法基本一致。

那么韩国大学生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如何呢?“1”号访谈对象说:自己今年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大三学生赴华交流,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在初中时曾经在山东省烟台市生活过半年多的时间,这次又是去山东,所以不想“故地重游”;二是自己的汉语水平还达不到赴华交流的基本要求,即使去了也很难跟上中国大学里的课程,难以完成赴华交流的教学目标。“2”号访谈对象基本持相似观点,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还比较薄弱,在使用汉语沟通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和认知负荷,所以没有选择赴华交流,而是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在学习汉语基本读写规则和中韩双译上面。“3”号访谈对象则相对更为乐观和主动,她表示自己最初接触汉语是在高中时候观看介绍汉语的讲座视频,并被汉语的魅力所吸引,大学四年有一年半的时间都是在赴华交流中度过的,也正是在那一年半的时间里,感觉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汉语的兴趣和信心也明显地增长了。跟在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相比,韩国大学生不仅实际汉语水平较低,其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动机、兴趣也比较低,甚至其职业发展规划也更加模糊、随意。

针对中国某部属高校的韩国留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质性访谈的种种结论。在华的韩国留学生认为,无论汉语基础如何,在纯正的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效果都是非常良好的、进步也是非常显著的。除了汉语环境,中国大学的汉语教授方式更加系统、完善,汉语作为母语的老师能够及时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并且营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情境,甚至通过与西方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相比较还能增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这些都是促成在华韩国留学生汉语水平迅速提升的重要因素。

4 教育建议

(1)韩国大学在广增汉语专业、扩招学生人数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与中国汉语言教学专家、教师的交流合作,通过完善汉语专业教学体系、提升汉语老师的教学能力、开发创新教学手段等方法来加强韩国大学汉语专业的教学基础。

(2)韩国大学应通过建立更多的在华联合教学机构、采取政策引导鼓励学生赴华交流实践等方式来保证韩国汉语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课时和锻炼机会。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减轻赴华交流的心理负担,激发其在实践中学习的动力。

(3)韩国大学应更加重视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生涯规划,积极调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明确学习汉语的方向,了解学习汉语的出路,实现“学得好、发展好、就业好”的汉语学习一体化目标。

(4)韩国大学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巨大的传播效果,与中国政府、教学机构联合开发专业、权威的汉语教学网络,申请使用中国一流大学的汉语教学视频和学习材料并向韩国汉语专业学生开放,以此作为其进行赴华交流的前期准备和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 [韩]李天洙.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115-117.

[2] 牛林杰.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J].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3] [韩]李熙玉.怎样发展中韩关系[R].第五届中韩大学生精英(秋季)论坛,主题发言.2010.endprint

摘 要:随着中韩两国的交流往来愈发频繁,韩国对于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一半以上的韩国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仅次于英语专业。尽管韩国大学在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上给予了较大的投入,但是其实际成效尚存争议。该文将对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和梳理,并结合中国大学对于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方式进行比较论述,旨在为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韩国 汉语专业 培养模式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06-02

1 研究背景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共同努力,不断深入交流与合作,并最终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两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往来愈发频繁,韩国对于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多,截止到2013年底,韩国共计260余所大学已有一半以上开设了汉语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英语专业的第二大外国语专业。同时,来华的韩国留学生人数也在急剧增长,多年来都居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首位,中国的近百所知名学府都为韩国留学生开设了汉语专业。可见,两国对于韩国汉语人才的培养都非常重视并且投入了很大的教育成本。那么,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呢?与在华的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相比,在本国大学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是怎样的呢?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综合采用了资料分析、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其中,资料分析主要是针对近十年来发表在中国学术核心期刊上的有关韩国学生接受汉语教学的文章进行归类、梳理和总结;质性访谈的对象是韩国两所大学的汉语专业学生共计3人(基本情况见表1);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中国某部属高校的汉语言专业韩国留学生共计8人,其中男∶女=1∶1,年级分布为大三∶大二=1∶3。

2.2 研究过程

首先,通过资料分析聚焦于“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上,并根据前人研究,结合个人思考撰写访谈提纲、编写问卷初稿。

其次,采用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法,赴韩选取了三名韩国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提纲除基本个人信息之外,基本都是半开放性的问题,举例如下:你所在学校的汉语专业是如何编排设置课程的?每一年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什么?你认为对汉语专业的韩国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你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如何?你身边是否有在华留学的朋友?如果有,你认为自己与他们的汉语水平相比,怎么样?

再次,结合访谈收集的材料,修改完善调查问卷,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在中国某部属高校的韩国留学生中选取了八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问题部分如表2所示)。

最后,用Nvivo 7.0 和 EXCEL 2010 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并完成研究报告。

3 研究结果

韩国大学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经过四年时间的系统学习之后,使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按照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其人际交往、文化交流、政治沟通或者对外贸易等特定领域的汉语使用能力。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韩国大学通用的教学模式为:大一学年教授学生基本的日常汉语交流语句和简单的汉语读写规则,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汉语感知力、激发学习兴趣。大二学年教授学生常用汉字的拼读、写作和翻译,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汉语沟通、阅读能力。大三学年建议学生赴华交流一年,主要去往所在大学的中国合作办学单位(如北京大学、青岛大学等),目的是使学生充分浸润汉语环境、实践已获取的汉语知识,增强汉语交流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大四学年则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来教授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汉语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切实增强就业能力,将汉语学习进行到底。除了在校上课、赴华实践,韩国大学还鼓励汉语专业学生进行广泛的汉语阅读,欣赏中国电影、相声、戏剧、歌曲等文艺形式,即与各国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时的辅助方法基本一致。

那么韩国大学生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如何呢?“1”号访谈对象说:自己今年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大三学生赴华交流,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在初中时曾经在山东省烟台市生活过半年多的时间,这次又是去山东,所以不想“故地重游”;二是自己的汉语水平还达不到赴华交流的基本要求,即使去了也很难跟上中国大学里的课程,难以完成赴华交流的教学目标。“2”号访谈对象基本持相似观点,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还比较薄弱,在使用汉语沟通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和认知负荷,所以没有选择赴华交流,而是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在学习汉语基本读写规则和中韩双译上面。“3”号访谈对象则相对更为乐观和主动,她表示自己最初接触汉语是在高中时候观看介绍汉语的讲座视频,并被汉语的魅力所吸引,大学四年有一年半的时间都是在赴华交流中度过的,也正是在那一年半的时间里,感觉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汉语的兴趣和信心也明显地增长了。跟在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相比,韩国大学生不仅实际汉语水平较低,其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动机、兴趣也比较低,甚至其职业发展规划也更加模糊、随意。

针对中国某部属高校的韩国留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质性访谈的种种结论。在华的韩国留学生认为,无论汉语基础如何,在纯正的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效果都是非常良好的、进步也是非常显著的。除了汉语环境,中国大学的汉语教授方式更加系统、完善,汉语作为母语的老师能够及时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并且营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情境,甚至通过与西方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相比较还能增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这些都是促成在华韩国留学生汉语水平迅速提升的重要因素。

4 教育建议

(1)韩国大学在广增汉语专业、扩招学生人数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与中国汉语言教学专家、教师的交流合作,通过完善汉语专业教学体系、提升汉语老师的教学能力、开发创新教学手段等方法来加强韩国大学汉语专业的教学基础。

(2)韩国大学应通过建立更多的在华联合教学机构、采取政策引导鼓励学生赴华交流实践等方式来保证韩国汉语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课时和锻炼机会。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减轻赴华交流的心理负担,激发其在实践中学习的动力。

(3)韩国大学应更加重视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生涯规划,积极调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明确学习汉语的方向,了解学习汉语的出路,实现“学得好、发展好、就业好”的汉语学习一体化目标。

(4)韩国大学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巨大的传播效果,与中国政府、教学机构联合开发专业、权威的汉语教学网络,申请使用中国一流大学的汉语教学视频和学习材料并向韩国汉语专业学生开放,以此作为其进行赴华交流的前期准备和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 [韩]李天洙.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状况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115-117.

[2] 牛林杰.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J].东北亚论坛,2007,16(5):110-115.

[3] [韩]李熙玉.怎样发展中韩关系[R].第五届中韩大学生精英(秋季)论坛,主题发言.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韩国有效性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在韩国走马观花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