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分开推医院私有化浪潮

2014-11-10赵衡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20期
关键词:门诊量私有化浪潮

赵衡

未来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可能会承担不同的服务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分级问诊也会水到渠成。

公立医院一直以来以药养医,导致资源浪费,病人对医生缺乏信任。目前以药养医最严重的是门诊量不高的中小医院,还有一些社区医院变成开药门诊,缺乏技术含量。虽然目前的阻力非常大,但政府对医药分开的推进是必然的趋势,这可能会推动医院私有化的浪潮。

美国和德国也曾经经历一轮医院私有化的浪潮。

德国1993年开始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先是改成了总额给付,然后改成了按病种预付。德国过去也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导,过度医疗严重,服务很差,而在这改革的10多年里,私立医院快速发展,效率和控费的动力更强。

美国则是在促进商业保险发展的同时,鼓励私立医院发展。1975年,美国公立的联邦政府医院和州立的地方医院占比分别为5%和25%,而到2010 年,占比降低至4%和19%。背后的推手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而推行的医疗控费计划,建立按病种预付费制度。在这些控费压力下,更多医院为了追求盈亏平衡转向营利性医院,私有化和集团化加速。

从以上两国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医药分开可能会促进一股私有化医院浪潮。首当其冲的是风险最高的中小型医院:人才不足,控费能力差,门诊量又不高,没有技术特色。离开了药品收入,首先面临生存困境的就是这些中小型医院。

私有化浪潮可能带来更多的连锁诊所,以及集团化经营的医院。这些医院被民营资本收购或改制后将面临市场直接的竞争,必须要在服务和技术力量上有竞争力才能吸引患者。

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离开了药品,医院就需要开源节流。开源包括提供差异化服务,比如设立有特色的专科,运用远程医疗等手段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以及健康管理和更多的病人互动。同时医院也有更强的动力去控制费用,这包括内部费用控制,人才合理配置,杜绝医疗资源浪费等方面。

也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医院和商保的合作才有可能。医院有动力去改善服务,同时控制成本,让医疗服务流程和价格更加透明,同时携手商保开发产品,吸引稳定的客户流。

但我们同样不可忽视,中国要走美国那样以私立医院为主的改革可能性很低,公立医院仍然在科研、人才培养和大病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医药分开后仍然会留下来一大批公立医院,这可能是一批最优质的三甲医院,但这些医院同样面临改革的道路,医药一旦分开,其运营模式的变化也必不可免。

中国香港的模式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香港,私立医疗机构承担了大部分基础医疗的职责,70%门诊是在私立系统完成的,而公立医院则负责更多的住院及复杂治疗。香港公立医院的收入大部分是政府补贴,其自身收入中服务占比高,药品收入占比很低,很多基本目录内药物向患者免费提供或者收费很低,保持公益的特性。

医药分开后,中国的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费很难避免,为了留住人才和私立医院竞争,医生的工资增加也是趋势。另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贴需要增加,用来弥补服务费大幅增加后医保的覆盖程度,以及药品收入的损失。但同时公立医院也要改革自己的控费体系,杜绝过度就医和资源浪费。endprint

猜你喜欢

门诊量私有化浪潮
COVID-19疫情对一家三级医院儿内科门诊量和比例的影响
遗传编程在医院日门诊量预测中的应用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Q7 私有化后市场潜力还有多大?
苏富比私有化10问
Q1 私有化的好处?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新色彩浪潮
积极应对慕课浪潮
俄罗斯私有化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