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发展激情遇冷
2014-11-10姚尧
姚尧
虚拟运营商发展放缓,主要是在营销等方面有待提升,所以切忌消极观望,应主动寻求解决途径。
2014年上半年,已获牌照的25家虚拟运营商真正开始运营的仍不足一半,据调查,他们发展的用户也是寥寥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在申请或者已经获牌的企业也开始观望。有中小型的虚拟运营商抱怨,基础运营商把控着折扣价格,控制着号码资源,对虚拟运营商限制重重。
虚拟运营商是指从基础运营商处购买移动通信服务,再打包向用户销售的企业。2013年12月工信部发放第一批虚拟运营商牌照的火热场面许多人还记忆犹新,但还不到一年就似乎偃旗息鼓。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市场经营研究部主任许立东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虚拟运营商眼下虽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整体上发展还算顺利,虽然也面临诸如价格、号码资源等问题,但最主要还是营销等方面有提升空间,所以切忌消极观望,要主动创新寻求办法。”
激情褪去
2014年8月25日,移动虚拟运营商第三批牌照正式发放,至此这一阵营已经扩大到25家。有工信部人士表示,国家还将陆续发布下一批牌照,他说:“工信部分批发放牌照,但在今年7月已经停止接受申请”,将这一领域的“玩家”数量控制在40家左右。
2014年4月,联想参与到了虚拟运营商的第二轮申报,联想云业务集团运营商业务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比第一轮明显褪去了激情,“在这一次的申报者中,在保证金、用户目标上都没有那么高调,不会动不动宣称要达到几百万用户规模,一般都说几万,或者几十万。”
中国电信负责与虚拟运营伙伴合作的负责人说:“局面这么快就冷了,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他依稀记得当初火爆的申报现场,当时有几十家企业蜂拥而至,每个企业都有打印和填好的大摞申请,生怕落后。
据悉,自从三大运营商在工信部的压力下开始招募虚拟运营商,牌照申报的大門开启了一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众多民营企业相当兴奋,各自都聘请咨询企业,对自身进行包装,准备材料,向运营商提供了精心打造的合作意向。
仅仅在去年5月的申报中,就有83家企业向中国移动提交申请,86家企业向中国联通提交申请,而向中国电信提交申请的企业则达到了92家。这些企业大都来自各行各业,有家电连锁企业诸如苏宁、国美,甚至还有煤矿企业和服装企业,当然也有生产手机终端的联想和小米,还有互联网公司如盛大、百度和阿里。
有野村证券分析师表示,对所有这些企业进行一个简单的统计后,发现共有96家企业参与了这一轮申报,多数企业都是同时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有当时参与向基础运营商提交申请的企业负责人说,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怎么认真想价格的事,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什么价格都能接受,对于用于发展目标,也都是壮志在胸,报几百万的都有。他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只有6张牌照,是稀缺资源,甚至想就算以后卖壳也不会赔本。”
据京东移动转售业务部总经理闫小波分析,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基础运营商主导价格等因素,但还是义无反顾的猛冲,最主要就是看好国家鼓励民资进入电信行业。他说:“信息化是国家未来发展的趋势,通信业首当其冲,民企必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也许仅仅是一厢情愿。
踌躇不前
现在,几乎所有已经获牌的虚拟运营商的情况都不乐观。根据工信部有关资料统计,截至目前,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总数仅仅约为数十万,在这其中,蜗牛移动、阿里和京东都是不错的,第二梯队中迪信通、苏宁和国美等渠道商发展也算可以,上述工信部人士说:“有些中小型虚拟运营商的用户则十分少。”
在第一批获牌企业中,京东的发展可圈可点。据闫小波介绍:“京东的签约商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现在已经发展超过5万活跃用户。”同为第一批的蜗牛移动发展也很顺利,蜗牛移动总裁陈艳说:“他们与中国联通合作,获得了在34个城市发展用户的权利,8月初以来,已经有五、六万用户。”而阿里在5月12日放号当天就有17万人预约。
以上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而言,大家的普遍反映是发展虚拟运营业务不易。有些很早就获得牌照的中小企业虽然也竭尽全力,在各个环节都下了功夫,但效果仍然不理想。
许立东说:“虚拟运营商的发展进度比市场预期慢了一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营销等问题上。用户原本可以发展得更多。在用户规模欠佳的情况下,大部分虚拟运营商并未想方设法急着推广。实际上,5月扎推发布虚拟运营品牌的运营商们在最近偃旗息鼓,不仅减少了宣传造势,在自己网站上都不再力推虚拟运营号码预购入口。”
对于这些现象,有虚拟运营商解释说,进展不利的最主要原因是政策不利,市场反应平淡。大企业可以依托自身资源实力等着形势变化,小企业本身就资源有限,只能观望。
主动创新
虚拟运营商普遍表示,挡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批发价格,还有号码资源也同样令他们头痛。
据了解,中国联通给出的标准价格流量和语音分别为0.2元(人民币,下同)/M、0.15元/分钟,在标准价格上打七折,最后给虚拟运营商的价格是流量和语音分别为0.14元/M、0.105元/分钟。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定价基本一致,价格基本一样。但是,对虚拟运营商来说,在此基础上还需支付最高11%的增值税。“如果把我们推出的4G套餐与基础运营商的套餐价格进行对比,他们的价格都低于给我们的批发价。就说中国联通,现在他们的资费标准是130元有1G流量和500分钟通话时长,而给虚拟运营商的价格是1G流量为150元。”有虚拟运营商负责人说。
虚拟运营商也曾多次向工信部反映价格问题,但有工信部内部人士回应说,这一次工信部希望让市场说话,政府尽量少干预。应该由虚拟运营商们与基础运营商进行谈判博弈,最终解决问题。
与价格一样,号码资源是也让虚拟运营商头疼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运营商对号码有地域限制,虚拟运营商不能将号码资源由富余到稀缺自由流转。
许立东说:“对于现在大家最为关心的价格问题,应该引导基础运营商自觉自发建立批发价与零售价联动调整的机制。
据许立东介绍,要解决争议,基础运营商和转售企业需要统一对零售价格水平的认识,在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的批发价调整机制。目前双方商务协议中规定业务开通后每6个月协商调整一次,也规定了零售价重大调整时批发价应该联动调整,接下来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如何界定和落实这些契约的规定。
目前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刚刚起步,转售企业应将经营重点更多放在业务创新上,不用过于纠结于批发价等问题。太过于着急,也于事无补。从长期发展来看,基础运营商肯定会给予转售企业一定的盈利空间,基础运营商也在主动创新,研究批发价和零售价的联动调整机制,为基础运营商内部达成统一意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