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句式差异的自主辨析能力培养

2014-11-10董国忠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培养

董国忠等

摘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压制。在英汉两种语言句式差异的辨析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汉语句式具有惜“主”如金,多用人称,较少物称的特质;英语句式具有主语必不可少,SV搭配统领全句的特质。而英汉句式尤其是主语的规律及特征,是由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关键词:英汉句式差异;自主辨析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45-03

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面临着挑战。这种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应用语言的能力被忽视。被动地接受成为学习者的习惯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压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建构对象作出解释,不是由教师把知识单向地传递给学生[1]。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正式学习才可以获得。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探究英汉句式差异的辨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它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英汉两种语言在主语范畴存在着诸多不同,如汉语主语常用人称,英语主语较多使用物称;汉语主语能省就省,多用主语省略句及无主语句,英语的主谓结构必须齐全,缺少主语通常就是病句。这些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中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句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HT6](《孟子·尽心上》)[HT5”]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不把自然作为认识对象,而是把自然人化或人自然化:“天人合一”,主客不分,“人者,天地之心也。”[HT6](《礼记·礼运》)[HT5”]“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物便是我,我便是物[2]。这种世界观将主体意向、个人情感与客体描写融合为一体,属于主体意向性思维,不是客体对象性思维。汉语本身又是意向性语言,古汉语文章讲究“意在言外”、“尽在不言中”、“不著一字,尽显风流”。作者往往就地取材,通过眼前之景,妙寄物外之理,把哲理同形象、感情相结合,恍如水乳交融,毫无痕迹。为了追求“诗品出于人品”的至高境界[3],作者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惜主如金,汉语文章里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无主语句和主语省略句。例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4]。

同时,由于主语隐含或省略,居于主位位置的几乎可以是句子的任何成分,大多是时间词、方位词、方式词等。例如:(1)今儿冷。(2)这儿是哪儿?(3)今儿不去了。(4)这儿不能说话。

(1)、(2)句中的今儿、这儿都可以看作主语。但(3)、(4)中的今儿、这儿从语义上讲应是状语,不同于(1)、(2),不是主语,只能属于话题,主语隐含于状语和谓语之间。话题是对句子做出说明的那个实体,主语一般是动作的实施者;话题可以和主语重合,但不总是重合;话题总是位于句首,主语不一定;主语跟动词关系紧密,一定的动词要求有一定的主语,话题没有这些限制,句子任何成分几乎都能成为话题[5]。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语言是人治的”,即句子比较不受形式的约束,可以因表意的需要而变通,“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双方意思明白就可以了。可以没有主语,没有动词。“尽量省去一切不必要的形式装置。”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没有必要硬套西方语法理论,让每个汉语句子都带上主语,许多情况下不用主语或隐含主语。

汉语句子需用主语时,往往使用人称作主语,表达“什么人做什么事”。虽然有时也用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如“什么风把你吹来的?”但常见于轻松的文体,从使用频率看,远不及英语。例如:

(1)女主人热情好客,我们很快就一点儿也不拘束了。

The hostess hospitality soon made us at ease.

(2)真正的罪犯暴露出来了,那位无辜的年轻人也因此而不背黑锅。

The exposure of the real criminal cleared the innocent young man.

(3)人们发现他有一把刀子,因而怀疑他就是凶手。

The discovery of a knife in his possession leads people to suspect that he was the murderer.

2西方思维方式与英语句式

西方传统思维以自然为认知对象,认为只有探索自然,才能征服自然。柏拉图首先提出“主客二分”思想,天人对立,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它以科学认知为基础,以逻辑和理性探索自然规律。习惯于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事物,重理性、逻辑性是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6]。在英语方面表现为:重形合和形式规范,形合句多,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SV concord),提纲契领;句子围绕SV搭配形成形式主轴,因而句式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英语主语一般处于句子的主位,在很多情况下,处于主位的也可以是一个本身并没有什么所指,但在形式上不可缺少的代词it。这个形式主语说明英语主语的不可或缺性。看下面的例子:endprint

(1)Its utterly absurd.

实在太荒唐。

(2)Its raining.

下雨了。

(3)我的意欲,我的贪念,乃至每一个幻想,//都可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即使是无法实现的。

All my subjects would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to carry out every will, every avaricious desire and even every whim of mine, even though they were all beyond the possible.

(1)、(2)中的It是形式主语,不可缺少,汉语句子是无主语句。(3)句的汉语句子用//分成话题和评论两部分。//前面的三个偏正结构是话题,它显然不同于英语的主语。后面的两个词组结构是评论部分,也不同于英语的谓语。汉英对照,可以推测出英译文的思路:重新确立主语(subjects),选择谓语动词(leave no stone unturned ),安排从属结构(to carry out,even though)。符合英语句式以SV搭配构成主轴的规范。

(4)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①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②移步读去,猛然一惊,③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7]!

One of the stupas was built not long ago, so it is comparatively intact. There is an epitaph inscribed on it. When I went closer and read the text, I found, to my great consternation, that the man buried under this stupa was none other than Wang Yuanlu[8].

汉语原文有三处省略:①处省略了“塔”,②处省略了“我”字,③处省略了“我看到”之类。英译文补充了it,Ⅰ等主语,确立了SV搭配( I found...that...)。

西方思维方式决定英语重用非人称主语(当然也可用人称主语),而汉语重用人称主语。非人称主语词包括抽象名词(如表抽象概念、心理感觉、动作的名词等)和无生命的事物名词。这种句式的谓语使用表达行为过程或心理过程的动词,因而它能体现出拟人、提喻等修辞手段,及语法隐喻等理论。非人称主语句的语法结构严谨,语义关系隐蔽,有利于摆脱行为主体的主观性,更具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还可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它在英语中使用得相当普遍,常见于书面语体中,如公文、新闻、科技论著、小说、散文等文体。这种句式蕴含的是理性、抽象的思维方式。例如:

(5)The 5th century saw the end of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west.

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了。

(6)The city is very ancient and the plain has seen many changes.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块平原上发生过许多变迁。

(7)Beijing has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北京目睹过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

(8)A glance through his office windows offers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Washington Monument and the Lincoln Memorial.

他从办公室窗口可以一眼看到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的全景。

(9)The pain in his arms made it difficult for him to undo his clothes.

他手臂疼痛,脱衣服都很不方便。

(10)My failure to react quickly enough caused the crash.

我反应不够快,因而导致了撞车。

(11)Another moment of tension descends while students await the domestic flight that will take them to their temporary home in America.

学生们一边等待本国的航班,一边心头又紧缩起来。那架班机即将把他们送往美国的临时家庭。

3结语

英语的非人称主语句在汉语中难觅踪迹,中国人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因而在理解和运用时常常犯错误,无法提高英语水平,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和效率,难以培养稳定的自主学习素养。因此,从中西思维方式出发,研究两种语言句式的规律和特征,对比其差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建立和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侠.网络教学环境中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外语学刊,2009,(4):119-122.

[2]张恩宏.思维与思维方式[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3.

[3]张义生.现代思维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郑孟彤,等.苏东坡诗词文译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89.

[5]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5-41.

[6]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32-34.

[7]李运兴.2001,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56.

[8]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4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