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1-10杨平权
杨平权
摘 要:高中政治是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主要课程,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重要方式。然而由于高中政治课程多以理论性、抽象性的理论知识为主,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僵化教育模式,尽管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发展,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成为教学发展的障碍。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生活化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中政治在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的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高中政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阻碍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滞后。中学政治课教材可说是内容年年更新,可是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不 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出台;受教材编写的时间和篇幅局限,内容不完整、不全面,有些已失去典型性和时代性,照本宣科缺乏说服力;有些内容已在中小学和其他学科中重复讲述,学生厌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理想。
高中学校教师常运用理想的眼光去教育高中学校学生,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中生中应该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最终进入理想的境地,但是,实际结果却导致教育工作脱离实际。在高中生素质培养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容易出现理想化的弊端,学校教师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毫无瑕疵的完人和圣人,但是学生并不需要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虽然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把完人和圣人作为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却时时透露出这种倾向。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很难脱离亲情和爱情的束缚而做到大公无私。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注重知识的教授。
知识化的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人们只要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就会成为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使得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纯地成为了传递知识的过程,高中学校教师认为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凌驾于生活至上的教条,学生不是作为人接受教育的,而是作为接受命令的工具接受教育的。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重组整合教材资源
教科书虽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课程资源,但不能以“本”为本。新编教材,虽然从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旧教材理论化逻辑性过强、知识偏难等缺陷,补充了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内容,在编写架构、形式和材料的选用上让人耳目一新,但作为新事物,仍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再处理就要善于重组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学生的层次和接受程度,重组教材结构和知识呈现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视频、图片、实践活动等,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如在教材资源的使用顺序上,可进行前后调整。《生活与哲学》中在讲完“矛盾的特殊性”后,方法论意义并没有接着阐述,而是在学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要矛盾关系”、“矛盾的主、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后才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方法论。从逻辑顺序上而言,教师可把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提前来上。就教材资源的难易度而言,应根据学校的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教学设施条件,有选择地使用教材资源。如《生活与哲学》模块里某些古代名言对古文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对只要求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而言,某些较难的古文资源就要注意选用,对薄弱高中的某些基础本身就偏差的学生更是如此。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需要、教材编排状况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资源。
2.确立教育目标,实施生活化教学
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才能使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基础,那种忽视学生的理性的圣人教育模式必须被摒弃。我们要把高、大、全的抽象主义的教育目标转化为现实可实现的教育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标准被降低了,而是贴近了生活。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合理的教学情境一定来源于现实生活,这种生活化情境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并且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走向生活,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体验充分结合起来。体验具有启发心灵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到达高中生的心灵,就必须体验,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亲身的体验,往往难以认同和理解,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可以产生共鸣,教育就容易在学生的心中驻扎。体验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验催化了认知的内化,它将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知衔接、贯通,并帮助学生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它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通道,使主体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
并且也大大提高了其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3.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是学生是乐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3.1尝试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种简单但又最重要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因此,教师若能在开学初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学生会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自然对该老师就有好感了。当然,这对要教数个班级而且平时和学生交往不多的大多数政治教师来说,确实不容易,但还是要想方设法记住。
3.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尊重是一种对他人人格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学生,就应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有时他们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一些政治观点持有异议,甚至很偏激。面对这种情况,政治教师不应强迫学生马上接受,而应该尊重学生,要以理服人,实在不行,也应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课后再引导。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在批评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要得当、委婉,不要当众批评,更不能对学生一味地指责、挖苦、讽刺。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而这种逆反心态一旦形成,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就会被破坏,那么,任何教育上的努力都将难以奏效。
魏书生曾说过:“教师对学生关心得越多,师生感情就越密切。”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热爱学生。因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而且还要关心爱护他们。爱护学生,就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学生所想,帮助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总之,时代在发展,人的意识也随之在进步,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出了问题并不可怕,但不应回避或者随波逐流,听之任之,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