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主走向创新

2014-11-10于健李敏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课堂

于健?李敏

【摘要】现代教育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引奇激趣、诱导质疑、驰骋想象、鼓励求异等方面进行阐述,探寻如何通过课堂实现学生从自主走向创新的能力提升。

【关键词】自主;创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新课程的标准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根本任务是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法改革,而要把改革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引奇激趣——迎接创新的使者

学生的思维总是从兴趣开始的,所以教师要用风趣的新话题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且设计的要巧妙,才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好奇心。

首先可以巧设悬念。悬念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最好武器,当悬念产生时,学生会不顾一切心有所问的想办法解开其中的奥秘,当想法产生时必然会发挥想象寻找渠道,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始。其次可以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时,从描绘春天的意境开始,配合几个春天的画面或幻灯片,脑海浮现出春光明媚,春风浩荡,满眼翠绿的景象。想象起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感到有勃勃的生机,无穷的力量。起了起兴、设境、引路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思维兴趣。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录像、校园网络等辅助设施,设置形真、意远、理蕴、美感、思趣的教学情境,创造一种能激发思维兴趣的条件和氛围。

二、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教学中质疑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拥有创新能力的人的首要条件是肯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有问才有更好的答案,丰富思维的阅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迸射出创新能力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语文教学中激起学生探究欲的根本途径就是向学生提出一些能引起他们观察或者探索的新的情境,提出难易有度、适合学生理解的启发性的新问题,吸引学生探索的主动性。探究欲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内驱动力。

三、驰骋想象——张开创新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想象力越丰富,想象的空间越大,思维就越广,创新能力就越强。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想象,想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想象来源于灵感,更来源于生活,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差的较远,所以想象有所差别,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个误差,想象造成了障碍。所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放映电影或幻灯片,或者是利用讲故事、听音乐、看图片等,更可发挥固有的优势进行讨论,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提出不同的见解,领悟不同的深刻意义。

另外,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填补空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空白就是在讲课时留有填补的余地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填补,发挥创造的能力。例如,在讲一篇关于景色的课文时,教师不要用幻灯片把所有的景物按照自己的思想刻画出来,给与学生死板的接受,设计一个想象的环节诉说自己的想法效果会更佳。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却是无边的,无论学生的想象是对或错,贴切或是无边,都应该给予鼓励,给予评价,人们只因为想象才能探索成功,学生亦如此,只有想象才可拓展思维,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要求。

四、鼓励求异——激活创新的灵魂

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求异性,但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求同,不免缺乏主见,例如传统教学中教学的答案是固定的,答错此答案就没有分,这把好多学生的思维都给束缚掉了,使学生仅局限在固有的模式当中,长此以往无法走出这个圈子,创新就无从

说起。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看法,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求异创新中学到学习、生活上的知识,提高素质。

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在实际生活当中,同一件事情会有好多种解决的办法,学习亦如此,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多方面的思考,既锻炼了思维的活跃,又有了不同深入的了解。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同一个问题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是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分支,所以更能提高创新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解课文反映的主题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侧面的理解,并深刻的领会。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作为教师还应在语言表达、动手实践、学习方法、创新思维等能力上给以指导,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必须建立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在掌握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从而实现从自主走向创新的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于健,女,1986年生,汉族,吉林白城人,现任职于江苏省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李敏,女,1986年生,汉族,江苏泗阳人,现任职于江苏省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