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2014-11-10苏莲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鉴赏答题古诗词

苏莲

【摘要】古诗词鉴赏一直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们对古诗词鉴赏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每次做到这类题不知如何下手,老师们也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帮学生提高分数。那么我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表达一下我的看法,我将从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学生的答题策略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答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学习一首诗时,老师如果只是给学生们讲一些诗词的意思、中心思想,那么不免枯燥,学生也只是硬生生地接受,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含义,首先要把握全面的信息,诗人的出生年代是肯定要介绍的,那个年代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都要介绍一下,也要介绍一下诗人的生平经历,有哪些事对诗人的影响比较大,哪些事是诗人人生的转折点,这些都要说一下,这对学生理解诗词有很大帮助。比如说伟大诗人杜甫,在青年的时候立志报国,写出了《望岳》,这首词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但在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国家沦陷,正处中年时期的杜甫写下了《春望》,用来表现长安破败凄凉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之情。在做题时,要注意看注释,注释一般都交代了背景知识,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不可小觑。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

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那么很难写出完美的答案。如果学生只是用一些大白话来书写答案,虽然通俗易懂,但缺乏相关术语会让答案黯然失色。诗词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比如说在答抒情方式时,常用来表现抒情方式时用的词语有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等;常用来表现修辞方法常用的词语有拟人、借代、比喻;常用来表现描写方式的词语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常用来表现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忧国忧民、孤独、抑郁不得志、洁身自好等等;表现手法有起兴、运用典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大见小等等。掌握了这些相关术语,在答题时就有针对性,这些相关术语会给答案增彩很多。当然这些相关术语需要平时的积累,大量地接触一些诗词,了解他们的答案,这对自己在写答案时很有帮助,所以老师们可以加大训练学生们古诗词鉴赏的题量。

(三)打破定势思维

有些老师在讲贺知章的《咏柳》时,告诉同学们古人在送别好友时,会折柳相送,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但在曾巩的《咏柳》中,柳树是作者用来讽刺那些猖狂的小人,显然同样是柳,在不同的诗中含义却相差很远。所以在鉴赏诗词时,要根据诗词本身的含义来分析,不可妄自评判。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看看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在看到一个意象时,要想到它所有的含义,再分析整首诗的基调,看看哪种意象比较符合整首诗。

二、学生的答题策略

(一)规范答题

学生在答题时要规范且全面,比如说题目要求学生答全诗是如何表现某个景物的某个特点,这时学生要注意了,题目是说“全诗”,所以必须从全诗出发,逐句逐句分析,第一、二、三、四句是如何表现事物的特征,最好再写出每句诗的特点,比如说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事物的特征。答题一定要全面。

(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学生如果知道了一些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对答题帮助很大,比如说月亮是古诗词中思念家乡的代名词,引发离别愁绪;菊花是古人用来表现坚强、清高的品质;鸿雁一般是用来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也带有羁旅的伤感之情;鹧鸪鸟是用来表现前方路途艰险,有满腔的离别之意;草木如果繁盛一般是用来反衬凄凉荒芜,以抒发诗人盛衰兴亡的感慨;竹子一般是诗人用来表现积极向上的气节。这些意象学生们要知道它们的含义,熟记于心,在看到这些意象时就想到它们所代表的含义,这对做题很有帮助。

(三)答题模版

比如题目问某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这就要说修辞手法它本身的含义,还要结合句子的语境,比喻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什么样的特征,对比是强调、突出了事物的某个特征。出题人还会经常让学生们回答情与景的关系,这类题经常出现,一般都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是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眼前的景物上,一切景语皆情语。再比如说分析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这类题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在答题时,先用一两个相关术语点明语言特色,再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地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读懂诗意

在平时批改古诗词题目时,不难发现如果学生第一道题目做对了,第二道题目也会答的相当不错,第一道题目答得就离答案很远,那第二道题目不用看,答的也不会很好,这就是读懂诗意与未读懂诗意的差别,所以读懂诗是很重要的。诗歌通常就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来传达丰富的情绪,若读不懂诗歌,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做起题来也会模棱两可,不知道从何下笔。所以认真读诗词,分析其中的含义是答题的基础。

三、结语

在实际教学时,老师还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慢慢积累,寻找技巧、掌握规律,突破困难,让学生们不再怕古诗词鉴赏的题目。

参考文献

[1]冯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实施的策略[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0(10).

[2]朱玉龙.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鉴赏答题古诗词
邀你来答题
踏青古诗词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