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

2014-11-10王庆淼王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基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思

王庆淼++王伟

摘要: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的普遍规律,解放思想,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课堂教学互动,不能轻视和忽视理论灌输,依靠严密的逻辑、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知识、有益的启迪来吸引学生;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深入挖掘和提炼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打造深厚的学术功底,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054-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尽管成绩斐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甚至是年资较长的教师,非常努力地备课和授课,一心想打造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学生认同度不高,教师为此苦恼不堪,有时甚至怨天尤人。面对这些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索和调整,尽快突破目前制约教学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反思。

一、始终坚持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

广大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政治课教学方法,其中效果较佳的方法有: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师生双向交流的对话式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观看纪录片或专家讲座的录像式教学;指导和鼓励学生课堂试讲或演讲,教师给予总结和补充的点评式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和发现、分析问题能力,教师进行统一答疑的自助式教学;针对热点难点或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甚至辩论的座谈式教学等[1]。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首先,必须遵循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这一普遍规律。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也服从于教学内容,倘若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人为营造所谓的热烈的课堂气氛,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将不可避免地损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育人功能。其次,应该结合课程特点,依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和年级,甚至不同的听课班级人数等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配置以上教学方法,不要偏爱或偏废某一种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偏重运用讲授法,对于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知识可以适当增加讨论式教学的比重。第三,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有的教师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研究不够,在教学中墨守成规,或以所谓的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而自傲,教法单一,内容陈旧,形式枯燥。

二、正确认识教学灌输和互动的关系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互动有利于激发教学两方的主动性,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不同观点进行碰撞交融,对于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中出现了一切教学活动“惟互动是从”的倾向,教师备课时,无论教学内容如何,都要设计课堂的互动,或者追求形式上必须有互动;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学督导专家听课时,以是否采用课堂互动为评判授课效果的首要标准,而较少关注教学内容本身的现象。

设计课堂教学互动,教师应考虑以下基本要素:一是客观教学情况,如大班授课时(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在100—200左右),师生互动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教师在实际的互动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互动信息反馈。再比如各门课程学时设置有限,教师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要进行大量的课程内容讲述,必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二是主观方面的情况。从教师来说,可能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心理不自信、理论水平低等原因,缺乏掌控课堂教学互动的能力。从学生来说,他们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传统式政治教学方式后,已经产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的思维定式,致使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失去兴趣。三是互动本身的技巧。为了避免师生的互动成为虚假化的互动、失真的互动,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从学生学习自身的真实境况出发提出讨论话题,这些话题具有现实性,来源于学生学习的现实问题,并且具有思考和启发意义,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求索欲望。

正因为互动教学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要反对将互动教学神化的做法,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绝不能轻视和忽视理论灌输。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单纯地沿袭传统灌输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灌输作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起到了鼓舞和凝聚青年学子力量的巨大作用,现时学界对政治理论课灌输式教学贬损居多,并非十分合适。实际上,政治理论课应该重视理论“精讲”式的灌输。这种“精讲”将依靠教师授课严密的逻辑、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知识、有益的启迪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实、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才不至于沦落为哗众取宠、可有可无的课程[3]。

三、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独立思维和自我教育能力。他们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求知欲望、强烈的开拓意识、敏感活跃的思维,另一方面理论思维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之中,面临各种复杂社会现象对他们思想的侵袭和干扰,易使他们在现实面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情世情产生模糊的认识和困惑的心理。这种状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吸引住大学生群体,以达致基本教学目的,归根结底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为此,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一是备课过程中精炼内容、提炼观点,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在讲课过程中分析讲解力争透彻,用理论的逻辑性、严密性、层次性征服学生,用讲解的生动性、通俗性,以及宽广的知识熏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用正反观点的列举和剖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纷繁复杂世界的能力。二是对教材内容要大胆取舍,不必逐章逐节讲解,尤其对于一些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可能已经有较多了解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方式。三是教学内容必须要及时更新,紧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步伐。教师需要随时收集、补充新的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的信息资源,避免教材滞后性的负面影响;教学内容要注意逻辑学、心理学、信息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只有严谨充实的教学内容,才有利于开启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四是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关注社会发展。解决学生思想上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读学习生活的疑惑。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论灌输与典型案例评析相结合,要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要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际风云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开启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爱国热情。

四、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师德修养,安于清贫、刻苦钻研,在教学实践中勇于磨炼自己,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理论水平。多读专业书籍和学术文章,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丰富知识储备,打造深厚学术功底,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利用有限的课时,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课堂教学中要排除干扰,自身做好榜样,坚持主流观点,坚决抵制错误的思想影响。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备课”与“备人”相结合[4]。“备课”就是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和概念等弄清楚。“备人”就是要加强师生的感情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备课”与“备人”相结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授中既要讲清楚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又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回答。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加强反思,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唯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够在正确道路上进一步有所作为,从根本上走出“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不利局面[5]。

参考文献:

[1]戴园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方法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15.

[2]舍娜莉.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思政课大班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J].学理论,2012,(8):165.

[3]张雷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J].思想理论教育,2011,(10):12.

[4]宋宏福.课堂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52.

[5]康强.教学模式改革:“两课”改革的“主攻点”[J].高等理科教育,2002,(6):123.

猜你喜欢

基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思
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项目引领教学中基本问题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