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4-11-10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队伍建设青年教师

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影响并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以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助力。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育质量;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039-03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1]。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是高校的生力军,是高校的希望和未来,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2~3]。经过几年来的改革与发展,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青年教师队伍状况有所改善,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依然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一、青年教师队伍现存问题和不足

1.思想政治觉悟不高

在社会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多样思潮下,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一些地区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不多、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少数青年教师政治觉悟不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职业素养不高

少数青年教师仅仅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他们将教师职业当作是无奈的选择,仅限于传授书本的知识,而不重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更忽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

3.教学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学历较高,近五年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但青年教师初入大学教学领域,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尤其是一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4],由于没有受到教育理论的严格训练,教学能力不足,限制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科研能动性不足

青年教师普遍专业知识较高,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的能力不足[5],缺少科研创新性,不能很好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同时受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的影响,导致科研项目申请难度较大。教学和科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曾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和灵魂的教育。”科研能动性不足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5.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少数青年教师的教学内容易局限于书本,学生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研方向局限,研究成果脱离社会生产实践,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6.环境压力较大

青年教师初入工作领域,存在着从学生身份转变到教师身份的角色压力,从学习知识转变到传授知识的能力压力[6];很多青年教师处于“4+2+1”的家庭模式中,还有着赡养老人和抚育子女的生活职责压力;大多数青年教师有着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和被社会认可的追求,但评判标准被框架于冗杂的高校评价体系下,导致在工作中疲于应对种类繁多的考核评级体系。

二、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高校青年教师师队伍建设得如何,如何解决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成败,是高等学校能否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要问题。

1.重视政治思想建设

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丰富理论学习和政策教育方式,健全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建设信息化学习平台,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

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党支部设置和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党支部工作更加贴近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服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凝聚力。重视从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把党员入口关。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标,制定青年教师党员培训规划。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日常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树立青年教师党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学习师德规范纳入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7]。

2.扩展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定义范围

狭义的高校教师指通过高校教师职业资格培训和认可,有权利和义务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的高校教学系列岗位人员。但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涉及众多的环节,有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也有服务于教学的人员,广义的高校教师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工程、实验和图书五大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共同保障和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实现和提升。高校应从其职能发展方面全方位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全方位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加强教学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上岗前须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度,必须通过省级主管单位组织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后方具有授课的资格。基层教学单位应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对初次上岗的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讲授指定的课程,同时基层教学单位也有义务组织并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业务水平。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由学院或专业选派教学能力强、师德师风高尚的、专业知识相近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方向和培养计划,分析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高校应在每学年度定期举行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观摩或比赛活动,客观创造提升教学能力的条件,主观思索“怎样教书育人并重,怎样上好一门课、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上好每一分钟的课”。在制度上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短期培训进修、攻读学位和对外交流。

4.促进科研素质提升

在主观方面,首先激发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培养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科研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敢于面对失败,敢于迎接挑战;第二,掌握本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结合自身优势,既要扬长避短又要取长补短,明确研究方向;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科研观念,挖掘潜力,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第四,统筹兼顾教学与科研,将科研素质转化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在客观方面,首先为青年教师搭建科研平台,使其融入科研团队;第二,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高校应鼓励青年教师申报相关的科研项目,为其提供组织培训和服务咨询,在各级项目申报中主管部门应打破惯例、不拘一格地给予青年教师同等申报的机会;第三,建立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地方企业的科技研发项目;第四,制定完善的、切实的、长效的科研评价体系,统筹考虑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的差异,统筹理、工、农、文、史等学科间的差异、统筹教学型和研究型院校的差异,制定符合高校青年教师实际情况的科研评价体系。

5.重视社会经济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是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始终贯穿着文化传承创新,在此过程中将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导向和辐射作用,是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力量。青年教师应充分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切忌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科研项目局限于校园。作为农业高校的青年教师要秉承前辈“一手出论文,一手出品种”的优良作风,将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更应与时俱进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切实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三农建设,全方位地持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6.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体发展

着力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渠道,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涉及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他们意见。高校应为教师尤其是事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教师建立生活配套服务体系,如建设保障住房、廉租房、教工单身公寓和附属幼儿园,切实解除广大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使其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关心青年教师的文体生活,为青年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舒缓工作压力,沟通情感,提高凝聚力。

三、结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的人,既德才兼备又保持个性,这就要求青年教师首先要具有健康的个性以推动自身全面发展,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又关心其个性发展[8];完善青年教师聘任制度,深化人事分配改革制度,实行同工同酬,实现平等发展;高校要为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氛围,确保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1-04-24.

[2]常秀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与加强[J].高等农业教育,2012,(6):39-42.

[3]柴丽红.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0):111-113.

[4]李健,赵飞鹏.数十万研究生才出校门就执教鞭[N].中国青年报,2007-03-13(2).

[5]周静,乔开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5):115-118.

[6]杨秀玉,孙启林.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4,(9):10-13.

[7]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3-05-27.

[8]幸贵权.个性全面发展理论与自我实现理论[J].理论探索,2004,(6):14-15.

Discussion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Young Facult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TANG Xinhua, ZOU Detang, NING Hailo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The young facult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 and a critical force of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ause and developing the education that makes people satisfied.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young university faculty at present,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enhancing and improving young university facul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help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young faculty; educational quality; tea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队伍建设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