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计时”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瘀血型腰痛临床研究

2014-11-08何敏彭力穆敬平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子午流时辰针法

何敏,彭力,穆敬平

(1.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成都 610083;2.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 442000)

子午流注针法作为中国时间医学的代表,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为指导,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将时间医学的思想融入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并经过历代医家的修正、补充及发挥而不断完善[1]。近年来,子午流注针法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在定时标准方面存在的争议也越发明显。采用怎样的定时标准将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个体差异的存在也是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个体化计时”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瘀血型腰痛患者30例,并与“地方平太阳时”子午流注针法治疗30例和常规针刺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瘀血型腰痛患者均为十堰市太和医院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4岁,平均(36±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1个月,平均(14.63±4.08)个月。对照1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5岁,平均(37±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1个月,平均(14.90±3.52)个月。对照2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4岁,平均(40±8)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21个月,平均(14.83±3.31)个月。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针灸治疗学》[1]中的腰痛临床分型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骨科学》[3]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肌劳损诊断标准者;②符合中医证型分类中的瘀血型腰痛;③年龄为 20~70岁,性别不限;④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中均未服用任何消炎止痛药物及激素等对腰痛有治疗作用的药物;⑤能够接受本研究方案而不配合其他治疗的患者;⑥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中医证型分类中非瘀血型腰痛患者;②不能坚持本治疗方案或不愿放弃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观察者;③排除多节段突出或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者,并发椎管狭窄及侧隐窝狭窄或脊柱骨折脱位者;④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疾病,肿瘤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20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患者;⑦未能按照实施计划完成治疗过程者。

1.5 剔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治疗者,观察阶段中断治疗者;②治疗过程中不配合治疗者;③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他并发疾病者;④治疗过程中自行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治疗组开穴根据表1确定所开穴位及开穴时辰。配穴取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膈俞。对照1组开穴根据表2确定所开穴位及开穴时辰。配穴同治疗组。对照组2组取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膈俞。

表1 个体化计时对应流注时辰表

2.2 针刺操作

定好穴位后,穴位皮肤用运作牌 0.5%活力碘常规消毒,然后根据患者体型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 0.30 mm×40~50 mm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针刺手法根据患者病变虚实相应行补泻手法,须取至阴穴时以温针灸替代针刺手法补泄,留针 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表2 地方平太阳时对应流注时辰表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JOA腰痛评分[4],于治疗前后根据患者情况如实填写该表,并结算总分,分数越低说明受试者功能障碍情况越严重。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分-治疗前评分)]×100%。

3.2 疗效标准

治愈:改善率为100%。

显效:改善率为60%~99%。

有效:改善率为25%~59%.

无效:改善率<25%。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表3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96.7%,对照1组分别为30.0%和93.3%,对照2组分别为3.3%和70.0%。治疗组和对照1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灵枢·卫气行》:“日有长短,春秋夏冬,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此处所说的逢时针刺即为子午流注针法的雏形。其中就明确指出了“夜尽”与“日入”两个定时点,结合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不难发现古人在没有统一的、精确的时间标准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顺应太阳活动规律进行生产生活;在这种规律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下,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也随之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5],历代医家在“天人一体”思想的指导之下,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这种变化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并以“时辰”为中介将二者联系起来,经过不断的验证和完善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子午流注[6-10]。

在这个体系中,身体各项生理机能的变化是理论成立的基础与保证,而“时辰”只是被运用到的一个重要“工具”,“太阳”也仅仅是影响因素之一,当然,在没有光污染的时代,这一影响因素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历代医家在应用子午流注时如此重视“真太阳时”,而这也将各家的研究重点很“自然”地引向了“天文学时辰”,并以天文学基础作为自身观点的有力支撑。

当个体在自己的轨迹中生活时,各项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也应与此种轨迹相匹配,所以人体经络气血流注的盛衰节律也应存在专一性,即经络气血流注的盛衰节律应该具有独立、特有的时辰属性,这里暂且称之为“流注时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电灯、空调、火车、飞机等发明的广泛应用,现代人的生活已变得丰富多彩,特别在夜生活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不再像古人那般单一和规律。所以,不同人群的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在运用“时间医学”时自然也就应该“区别对待”,“子午流注”当然也不例外。而这种“区别对待”又恰恰回归到了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三因制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1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1组(P<0.05)。笔者认为,这种“区别对待”应以个体为基础,让“夜尽”与“日入”重新回归到“起”与“卧”;即以“起”、“卧”定“卯”、“酉”,再进行推算。将研究的重点从“时辰”中抽离出来,解除天文计时的束缚,让“时辰”回归到服务医学的位置上,并结合临床医学的个体差异性,创立本源的、更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流注时辰”,从而达到发掘、发扬和推广“子午流注”这一中医文化瑰宝的目的。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3]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25.

[4]孙兵,车晓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23.

[5]Chen Y, Liu GX. 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biliary colic with Midnight-Noon Ebb-Flow Day-Prescription of acupoint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 9(2):101-103.

[6]何敏,彭力,穆敬平.子午流注定时标准与个体化计时探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1):957-958.

[7]商俊芳,姜华,王金海,等.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14-1015.

[8]李宁.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痛经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6):506-508.

[9]丁乐,何可,张泓,等.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常规针刺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家兔EGF、TGF-α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3):240-242.

[10]邵志林,费新应,陈炎生,等.子午流注针法对减少慢性乙型肝炎HBV-YMDD变异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694-695.

猜你喜欢

子午流时辰针法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养生之未时
本期健康策划——十二时辰养生之辰时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点兵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