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联合苦碟子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014-11-08张玲玲

安徽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碟子贝沙坦肾病

张玲玲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阜阳 2360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临床较为常见的微血管病变[1],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干预减少尿蛋白,则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得以延缓,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2]。近年来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中发挥作用,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抑制剂(ARB)[3],目前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目前虽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及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RB药物干预治疗,但临床效果仍然不理想。中医理论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形成是在气阴两虚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血运无力不畅而致瘀阻经脉,因此给予活血通络治疗可改善病情。苦碟子的主要成分是腺苷、黄酮,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增强纤溶活性等作用[4-5],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苦碟子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尿清蛋白排泄率为30~300 mg/24 h。128例患者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40~59岁,中位数年龄50.8岁,病程5~9(6.89±1.27)年。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尿路感染、急性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服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及药物过敏史。将1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2例,观察组66例。6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40~58岁,中位数年龄50.7岁,病程5~9(6.87±1.24)年,患者空腹血糖(6.94±1.45)mmol·L-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98±1.49)%。6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40~59岁,中位数年龄50.9岁,病程5~9(6.90±1.29)年,患者空腹血糖(6.97±1.52)mmol·L-1,糖化血红蛋白 HbA1C(6.99±1.5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血糖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严格控制糖尿病饮食并进行运动疗法,采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控制蛋白摄入。定期检测血糖、血压及血脂,根据情况给予降压及调脂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口服,150 mg·d-1,疗程3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厄贝沙坦及苦碟子治疗,厄贝沙坦用量及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苦碟子40 mL每日静滴,疗程2 w。两组均于治疗3月后进行疗效评估。

1.3 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肌酐(Scr)及血流变学指标的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CR,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HbA1C、Sc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流变学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一般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血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CR及Scr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ACR、Sc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及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TG及TC下降更为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血压、HDL-C、LDL-C、血糖、HbA1C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及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ACR、HbA1C、Scr及血压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ACR、HbA1C、Scr及血压比较(±s)

注: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mmHg对照组 治疗前 6.94±1.45 6.98±1.49 99.52±8.42 76.80±6.29 1组别 FBG/mmol·L-1 HbA1C/% Scr/μmol·L-1 ACR/mg·g-1 收缩压/mmHg 舒张压32.28±9.98 85.30±3.62治疗后 6.86±1.40 6.89±1.45 87.93±6.52﹟ 58.42±4.30﹟ 123.53±8.32﹟ 80.15±3.51﹟观察组 治疗前 6.97±1.52 6.99±1.52 98.31±8.36 77.03±6.47 133.25±10.37 85.37±3.68治疗后 6.88±1.41 6.85±1.43 81.25±5.97﹟△ 46.91±4.02﹟△ 121.65±8.15﹟ 79.32±3.3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s)

注: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TG/mmol·L-1 TC/mmol·L-1 HDL-C/mmol·L-1 LDL-C/mmol·L-1对照组 治疗前2.78±0.65 6.80±1.26 0.97±0.32 3.52±0.68治疗后 1.97±0.43﹟ 5.64±1.03﹟ 0.99±0.36 2.57±0.45﹟观察组 治疗前 2.80±0.69 6.83±1.30 0.94±0.30 3.50±0.65治疗后 1.53±0.37﹟△ 5.14±0.92﹟△ 1.01±0.39 2.54±0.4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全血黏度高切/mPa·s-1全血黏度中切/mPa·s-1全血黏度低切/mPa·s-1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压积/%对照组 治疗前 5.58±0.37 6.60±0.42 10.87±2.16 3.66±0.57 48.70±4.36治疗后 5.03±0.28﹟ 6.35±0.38﹟ 9.75±1.72﹟ 3.32±0.35﹟ 47.03±4.15观察组 治疗前 5.57±0.35 6.63±0.45 10.91±2.23 3.67±0.59 48.62±4.17治疗后 3.97±0.19﹟△ 6.01±0.30﹟△ 9.22±1.54﹟△ 2.83±0.27﹟△46.82±4.03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3 两组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变厚等因素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局部血液循环动力异常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重要表现。肾血流的高灌注、小球动脉的收缩及肾小球囊内压升高等因素,增加了白蛋白的排泄[6-7]。同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激活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ngⅡ增强了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加重肾小球高压,进一步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8]。尿微量白蛋白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目前研究发现,蛋白尿不仅是肾小球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我国2010年颁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建议当发现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时,不管是否合并高血压均应口服ARB或ACEI类药物。

AngⅡ位于肾脏的受体主要为AT1及AT2,其中AT1受体在AngⅡ对肾脏的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ARB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阻断AT1受体[9-10]。厄贝沙坦不但可以有效阻断AT1受体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基底蛋白的产生及系膜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预防肾间质纤维化。厄贝沙坦是ARB的代表药物,有显著地扩张出球小动脉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肾小球内压,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微量蛋白[11-14]。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CR、Sc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TG及TC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HDL、LDL-C、血糖、HbA1C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厄贝沙坦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及血流变学指标,降低ACR比值及血脂,有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鲍红娟[14]对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与单用厄贝沙坦相比,厄贝沙坦与黄芪、桑叶、当归及生地等中药合用可显著改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水肿”范畴,多因气阴两虚起病,燥热偏盛及阴津亏耗是其病机,肾脏是主要病变部位,而心脏、肝脏及肺脏等脏器功能均受累。患者阴精损耗、过度劳累,阴阳皆虚,气阴两伤,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益气解毒为主要治疗方法。林海洋等[15]对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用前列地尔相比,合用苦碟子可显著改善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肌酐等指标。苦碟子为天然草本植物苦碟子的提取物[16],可对磷脂酶A2产生抑制作用,使膜磷脂降解减少,具有细胞保护功效。同时还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的作用[17-18]。血脂异常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病情不断恶化,本组结果显示苦碟子静点具有降脂作用,同时苦碟子还可改善血液粘滞度、降低红细胞聚集。郑建军[19]报道在苯那普利治疗基础上给予苦碟子静点,可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改善血流变学低切、高切及血沉等指标。苦碟子通过改善血流变学指标及降低纤维蛋白原作用,预防血栓形成[20]。

苦碟子临床不良反应少,本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综上所述:厄贝沙坦联合苦碟子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脂及血液黏滞度,有利于改善肾功能。

[1] 唐 灵,陈春莲,苏桂兰,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脂素、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1,14(23):2616-2619.

[2] 周 进.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3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9):1585-1586.

[3] 徐璐璐,辛雅萍,张东铭,等.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2):83-90.

[4] 李朝梁,彭玲苑,瞿娜娟.苦碟子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5):8-9,27.

[5] 彭乙华,曾恒礼,蔡 燕,等.苦碟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09-2910,2928.

[6] 费美姣.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11):1272-1275.

[7] 刘新安.厄贝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65-66.

[8] 张福臣.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67-68.

[9] 李洪彬.厄贝沙坦联合疏血通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4):2781-2782.

[10]王和平,戴贤英.丹红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41.

[11]陈 曦,汪永忠,段贤春,等.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3,17(9):1461-1463.

[12]饶高峰,陈恩福,林海洋,等.厄贝沙坦与苦碟子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10):739-741.

[13]谢 辉,朱 琳,黄 霖,等.降糖保肾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7):616-619.

[14]鲍红娟.中药联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540-542.

[15]林海洋,毛小洁,陈恩福,等.苦碟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673-675.

[16]姬广伟,曹兴梅.苦碟子联用大剂量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9):1178-1179.

[17]丁 汀,桂志红,王华富,等.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30(9):1187-1190.

[18]张 艳.苦碟子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06-1507.

[19]郑建军.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5):12-14,25.

[20]杨 捷.苦碟子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8):1927-1928.

猜你喜欢

碟子贝沙坦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An Unusual Experience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
飞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