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大学精神形成及其发展原因分析

2014-11-07王笑

学理论·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民国价值

王笑

摘 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民国时期大学精神形成及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有:辛亥革命等事件的推动和影响;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控制时松时紧;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影响;大学校长、教师的留学背景;校训潜移默化的影响等。考察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对当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民国;大学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51-03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是在治理大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学的精神特质,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凝聚而成的一种师生共同认可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体现了某所大学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生命力。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制度也终于经过清末的萌芽发展而逐步确立。1916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1926年梅贻琦兼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31年任校长到1948年底离开北平,一直倡导“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1]49,他追寻的也是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2]331民国时期大学精神的内容应至少包含自由、独立、民主及社会关怀四个方面。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代表了那一时期大学师生的精神风貌,是大学生命力的象征。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既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分不开,也与大学校长、大学师生有密切的关系。

一、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事件的推动和影响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整个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根据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原则,它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私权”;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学校禁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废止“有碍民国精神及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民主空气浓厚,民主潮流高涨,言论、结社是自由的,“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1913年7月前“统计全国达五百家”[3]。民主共和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1915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开始,《新青年》编辑部搬到北京与北京大学结合,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阵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鼓吹文学革命,使得整个社会包括广大师生得到了思想解放。北京大学任教的李大钊、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树人等都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和撰稿,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北大学生邓中夏、黄日葵等成立“国民社”并出版《国民》杂志;同样是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发起成立新潮社并创办《新潮》杂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创办了《每周评论》杂志……这些学会、杂志又反过来传播了新思想,同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明显转变,封建专制思想逐渐被人们所唾弃,民主自由等思想开始为人们所接受,这是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时代背景影响下,这一时期的教育宗旨也有了变化,如1912年10月颁布的《大学令》明确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4]。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民主、自由、科学、理性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大学师生作为社会中的人,自然会受到影响,从而推动大学精神的萌芽和发展。

二、民国时期政府对大学的控制时紧时松的影响

民国时期政府对大学的控制时紧时松,政府控制较弱时,大学对外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利于大学制度的保存与延续和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政府控制加强时,大学师生采取抵制或变通的方法,争取教育独立,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培育。

早期民国中央政府由于时局混乱而忙于军政大事,持自由主义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人数较多且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早期政府较少干预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大体保留了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起码尊重,有冲突,但主导倾向是合作”[5],“正是有了政府表面上的软弱,这才有了教授治校制度的保存和持续”[6],政府较少干预学校教育或者说与知识分子合作,使得大学制度能够基本延续,而大学制度可以说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和物化,因而也利于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1927年北伐之后,国民政府中央权力加强,因而也加紧了对教育的控制。高等教育不得不在宏观层面上与国民政府保持一致,但广大师生仍然竭力追求教育独立。20年代末,清华的“驱罗”、“拒乔”、“驱吴”运动即是一例,学生会多次发表“清华校长人选标准”,有一次定了五条:无党派色彩、学识渊博、人格高尚、确能发展清华、声望素著,最终找到了合格人选即梅贻琦。另外如前文所述,政府加紧控制时,在学校内部的事务上,广大师生或抵制或采取变通的方式,使得校园民主、学术自由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在這一次次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中,广大师生的独立、民主等大学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三、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影响

一所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大学校长可以说是学校的核心人物。一个校长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及办学方针,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大校长蔡元培可以说是为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方向,虽然后来的历任校长对北大的制度有所损益,但北大在蔡元培时期形成的基本制度仍然保留了下来。梅贻琦从1926年任清华学校教务长,1931年任清华大学校长直到1948年离开北平,清华的各项制度基本得到了保存和延续。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最根本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曾说:“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唯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7]237,蔡元培一直倡导思想自由,在他的管理下,北大为教师做研究工作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8],针对当时北大的弊端,蔡元培延聘很多学者到北大任教,他“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7]305,只要学术上有造诣,而不论教师的政派、学派、年龄、资历、国籍等。因而当时的北大人才荟萃,各派教授云集。

对于学生的爱国运动等政治活动,蔡元培在五四时期认为,“学生救国,重在专研学术,不可常为救国运动而牺牲”[7]269,但当学生们在运动中被捕或受到迫害时,他又坚决站出来力保学生。随着世事变化,蔡元培对学生运动的态度发生改变:“(对于学生运动)学校当局的看法是,如果学生的行为不超出公民身份的范围,如果学生的行为怀有良好的爱国主义信念,那么,学生是无可指责的。学校当局对此应正确判断,不应干预学生运动”[7]196。

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一职达17年,在1931年底的就职演说中,他就强调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并提出著名的“大师论”,即“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还提醒广大师生不要忘了救国的重责[2]299。梅贻琦的教育思想可以归结为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曰“三大支柱”),即:通才教育(或称“自由教育”),教授治校(或称“民主治理”),学术自由(或曰“自由探讨之风气”)[7]49。梅贻琦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治清华时期。

不论是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还是梅贻琦坚持的“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无疑对民国时期自由、独立、民主、关怀社会的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四、大学校长和教师留学背景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前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接受了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的熏陶后回国参与本土的高等教育建设[9]。19世纪以德国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大学服膺的是从纽曼到洪堡以来所倡导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的相统一的办学理念。洪堡提出的科学精神、自由精神和自治精神也为世界各国大学所吸纳和认可。进入20世纪,以美国的“威斯康星思想”为代表的办学理念提倡大学的社会服务精神。北大的严复、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傅斯年、梁实秋等以及清华的梅贻琦、潘光旦、冯友兰、陈岱孙、陈寅恪、吴宓、朱自清、钱钟书等等都有欧美留学或游学的经历。他们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欧美大学的办学理念,他们归国任教在课堂内外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种理念传承给学生。

五、大学校训的影响

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风貌的集中概括,体现了某所大学的独特气质。考察民国时期大学的校训,有的学校的校训在学校创办初期就提出来了,有的则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慢慢总结形成的。我认为校训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是相辅相成的。

北大没有正式的校训,也有人认为北大的隐形校训即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0],蔡元培的这一办学理念直接影响了北大的学生,北大学生在1919年首先发动五四运动,逐渐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现在北大将此八字作为校风来建设,而校风和校训在内涵上有着高度的重合。

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于《周易》。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做《君子》的演讲,并以君子之行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稍后学校以此八字为标志,作图制徽,作为学校的明训。这八字既高度概括了清华学子的精神、品格,又丰富了大学精神的内涵。

探讨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形成及发展的原因,对于我国当前高校培育和发扬大学精神有重大启示。培育和发扬大学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大学精神的培育要体现在办学思想中,要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大学要在一定程度上“去行政化”,避免用行政思维来办学;大学校长的人选至关重要,作为校长不仅要懂教育,而且要是教育家,因为他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整体风貌有重要影响;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培育大学精神,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校训。要做到以上几点,关键是要制定一个合理规范的大学制度,或者说大学章程。

参考文献:

[1]黄延复.清华传统精神[M].北京:清華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延复.梅贻琦与清华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3]李侃,李时岳,李德征.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4:393-404.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8.

[5]陈远.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243-244.

[6]吴锦旗.民主与自治的典范:民国大学中的教授治校制度[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1):38.

[7]张圣华.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袁伟时.大学精神档案(当代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0.

[9]陈金圣.从蔡元培北大改革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构建——基于组织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2(1):66.

[10]陈功江.校训:大学个性化之彰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民国价值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一粒米的价值
提炼大学精神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给”的价值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