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

2014-11-07刘勍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情感的陶冶。将情感与认知剥离开来,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成的,情感过程依赖于认知,认知是情感的导向和表达,认知过程需要情感的推动和激励,情感是认知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已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我们应该将情感陶冶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情感陶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人文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要更新高中语文的教学观念,将情感陶冶真正落到实处。本文的撰写希望有益于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探索培养和陶冶学生情感的教学实践之路。

一、情感陶冶简述

(一)情感陶冶的概念

情感是稳定的具有方向性的心理态度,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意识,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伴随着人的行为而释放。如对国家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都是人的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陶冶是因长时间受外界情感的熏陶和渗透,产生自我感受,最终形成稳定的情感倾向和生活态度的过程。情感陶冶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是追求真善美等美好情感的过程教育。

(二)情感陶冶的特征

1.情感陶冶具有认知性。认知是理性的,情感是感性的,理性没有动力,情感没有方向,情感构成理性的内在动力,理性为情感指明方向。因此,认知是在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但情感陶冶是有方向、有选择的,是理性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具有认知性。

2.情感陶冶具有互动性。情感陶冶是两个及以上的人情感的转移和分享,形成共同的情感体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情感陶冶的互动性表现在人们之间的精神状态产生认同感,将彼此的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

3.情感陶冶具有潜隐性。情感陶冶不像其他事物那样,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它是无法测量、无法评估的。情感陶冶是在教育的大环境里,让学生处于共同的情感体验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最终形成共同的认识。

4.情感陶冶具有审美性。情感陶冶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高中语文课文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之作,全部都是完美的艺术作品,其中蕴涵着爱国之情、感恩之情等,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体验美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产生美的思想。

(三)情感陶冶的功能

1.情感陶冶具有生成情感的作用。情感陶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美好的、健康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情感,并帮助学生排除消极的情感。

2.情感陶冶具有稳定情感的作用。情感陶冶具有一定的责任性,它将学生的主观情感稳定化,稳定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情感,消除不好的情感,将情感最终升华为健康的情操。情感陶冶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到稳定情感的作用。

3.情感陶冶具有强化情感的作用。学生的情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得到巩固,在不愉快地情感体验中得到改变,而情感陶冶是一种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巩固和强化。

4.情感陶冶具有提升和净化情感的作用。情感陶冶通过人与人的交流,教师将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情感得到慢慢沉淀,最终实现提升和净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情感陶冶策略

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是需要一些方法的,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发展情感品质。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教材,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三种方式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一)通过阅读陶冶学生情感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的树立。阅读给学生创造认识世界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熟悉世间万物,感受人情冷暖。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交互、思想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对美的鉴赏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充满着文学美的领域里,情感得到汇聚并迸发。因此,阅读对陶冶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有重要作用。

(二)利用写作陶冶学生情感

高考作文一向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出,高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需具备丰富健康的情感。作文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体现学生的真实情感。优秀的作文都包含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说,写作是情感的集聚地,也是情感的培育地。目前,很多高中生精神财富匮乏,缺少生活体验,实际情感与作文想要表达的情感不符,写出来的作文显得空洞、苍白,缺少青春活力,没有感染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从写作练习入手,陶冶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通过口语交际陶冶学生情感

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交流,达到传递情感的目的。口语交际体现学生的智慧和个性,是陶冶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口语交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口语交际,课后教师与学生谈心也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形式多种多样。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学生的心田,在多次交流后,可以产生共鸣,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在强化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情感陶冶培养,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大智慧的情感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孔维民.情感心理学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刘勍(1982.2.17— )女,籍贯:黑龙江省双城,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