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解读当代女性社会地位

2014-11-07李晓燕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地位网络

李晓燕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称谓语能够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跟随时代一起变化发展。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等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社会身份的变化,使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分析此类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有助于解读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并有助于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网络 女性称谓语 边缘话语 社会地位

一、引言

自古以来,男性一直是统治力与话语权的象征,女性作为他者,游离于边缘地带,跟女性有关的话语也被列为边缘话语,女性称谓语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尤其是她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关注。

新世纪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信息的日益更新,网络新生语言层出不穷,其中,最受网民喜欢的是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并被广泛应用的语言,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交流,体现了网民对社会发展发出的个性呐喊。近两年来,网络流行语对女性的称谓越来越多,本文从中抽取了“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词汇来进行分析。

二、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女汉子”“女博士”“绿茶婊”的概念界定

(一)女汉子:不是女强人,不是“纯爷们”

“女汉子”作为一个新生的网络流行语,是指行为和性格趋向男性的一类女性。这类女性因言语粗鲁、个性较豪爽而被大众认为拥有女性不应拥有的男子气概等特质。女汉子(wo-man)这个新词,最早是由名模兼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发起的一篇名为“女汉子的自我修养”的文章引起。有人把女汉子看作是世界上的第三种人,存活于男人和女人之外。他们形象地用wo-man来作为女汉子的英文名字,虽然wo-man的发音和女性woman一样,但是被分隔开了,这说明她也具备man的特点。

对女汉子的形象界定:自己不会说自己是女汉子,当然更不喜欢别人说;性格大大咧咧,总是素面朝天;异性缘好,与男生称兄道弟;手大脚宽,洗衣只需手拧;头脑灵活,个性显著,平日里比较独立、自强。

(二)女博士:高学历,大龄症

大众媒体对女博士恋爱婚姻问题的夸张报道,使人们对女博士的认识出现误区,以致于一提到女博士,人们大都会把她们与“第三类人”“灭绝师太”等女性妖魔化的称呼联系在一起。女博士是一个既自豪又尴尬的身份,一方面,她们冲破旧社会教育制度的门槛,以优异成绩从亿万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国家的最高学历;另一方面,她们又因学历高和年龄大而面临着严峻的婚嫁问题。人们对女博士的“第三类人”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对女博士形象界定:长相丑陋,即使不算很丑,厚厚的黑边眼镜和土气且不合时宜的打扮也使得她们跟男士心中的标准美女相差甚远,开口闭口都是学术问题,总是一副迂腐不堪的模样;最令人讨厌的是总喜欢在他人面前摆出一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架势来。

(三)绿茶婊:外清纯,内低贱

绿茶婊,英文名为GREEN TEA BITCH,是一部分女性网友对那些外表清纯,内心险恶,城府颇深的女性网友的称呼,含有厌恶、蔑视以及憎恨的情绪。“绿茶婊”一词的流行,是由三亚的一次涉嫌聚众事件引起的。事件发生于2013年4月3日的三亚海天盛宴,在此次宴会上出现了许多嫩模,她们外表靓丽,长相清秀可人,专门跟各大行业的有钱男人交际,其中也不乏一些以出卖肉体而获得名利的嫩模。这些女性后被网友戏称为“绿茶婊”,由此而走红网络。

对“绿茶婊”的形象界定:外表清纯,发型和发色各异,或齐刘海或中分;浓妆艳抹,喜欢逛夜场酒吧和舞厅,男性朋友居多,说话嗲声嗲气,对异性很敏感;假装文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如嫁入豪门或者娱乐圈上位,什么事都可以干,事后却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悄然离开。

三、当代女性社会身份地位的变迁

在西方学者眼里,社会地位这个概念是构成社会分层的三个要素之一。他们认为社会地位体现了人们对个人或社会群体的尊从与敬重,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社会名望。在国内,学者们把社会地位不同程度地等同于社会分层,他们从三个方面对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行了定义:一是指妇女所拥有的体现在社会资源方面的能力和程度;二是指妇女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所拥有财产、权力等社会资源,以及享有的社会威望; 三是指妇女的比较社会地位,将男性群体的社会地位作为参照系来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女性群体在总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国内学者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内涵是有比较一致的理解。如颜士梅提出的妇女社会地位构成说,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婚姻家庭和生育等六个方面;冯立天把生育地位纳入婚姻家庭地位,另外增加劳动、社会参与和健康三个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个构成论说;在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活动中,课题组把经济、政治、教育、婚姻家庭、健康、生活方式、法律和社会性别观念等总结为妇女社会地位的八个侧面论。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在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由其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与家庭等领域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本文下面从经济、教育和婚姻家庭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身份地位。

(一)经济独立性

无论是女汉子、女博士或是女强人,这些网络流行称谓语最能体现出的是女性在现在社会中的独立性,体现在经济上就是生活自立性。社会的进步使当代女性越来越明白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她们不再依靠男人,不再留在家中做全职太太,逐渐改变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女性在家庭地位提高的同时,凭借自身拥有的杰出才干,在职场上建立起自己的一片天地,为自己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她们的努力证明了女性不再活在男人的供养庇护之下,靠自己照样可以生活得精彩。

(二)高学历、渊知识、厚素质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使得高学历的女性群体日益增多,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女博士”无疑是最受关注与争议的一类人,她们拥有高知识层次和高综合素质,具有年轻的活力和朝气,是女性中的优秀群体。她们知识渊博,素质高尚,看中的更多是内在美,相信智慧是优于美貌的。女性在受教育层次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招来一些反面舆论。人们逐渐把“大龄症”“不婚族”“剩女”等词语与学历较高的女性联系在一起。虽然如此,迫于生活与就业的压力,更多的女性仍然坚持选择继续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素质,迎合更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社交婚姻自主性

经济的独立和教育层次的提高使女性的社交变得越来越广阔。她们推崇西方的恋爱自由思想,突破封建约束,积极与社会接触,与男性交流。当代的女性,更享受与男性平等地谈论某个事件,更享受被男性追捧的时刻,也更加珍惜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社会的发展也使一小部分女性偏离原始的美好的社会交往,她们扮演着人们厌恶的角色,比如“绿茶婊”和“女小三”。她们与男性接触是带着某种不良的目的,会危及到别人家庭的幸福安稳生活。我们支持女性多参与社会活动,支持自由交往,但也希望人们都能携带美好的心灵和愿望,不要误入歧途而受世人责骂。

网络流行语是当代最流行语言的代表,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现实。女性话语作为边缘话语,特别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通过研究网络流行女性称谓语来解读当代女性社会身份地位,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当代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改变现代社会对女性偏差的看法,使人们更加了解与尊重她们。

参考文献:

[1]丁建新.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10(2).

[2]黄进,网络语言符号略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报,2002(4).

[3]李廷茹.行走在男性和女性边缘——女博士“第三性”现象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08(1).

[4]Renzetti,C.M.and D.J.Curran,Living Sociology,Needham Heights:Allyn and Bacon,2000,p.197.

[5]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研究[C]1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6]冯立天、陈再华.北京城市妇女地位调查研究[M],1997.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社会地位网络
从《无性别的神》看藏区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农民工社会地位变迁影响因素及成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