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门窗”说《雷雨》
2014-11-06于丽华
于丽华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以往对这部剧本(节选)的学习一般习惯用课本剧、现场表演、模仿对话等方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话剧的理解。然而,从品味语言的角度而言,此体验活动很容易停滞在“浮光掠影”的喧嚣里,而忽略了剧本语言的品读。《雷雨》中包含了很多“门”和“窗”,如果细心品味,就会发现这些“门”和“窗”蕴含丰富,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多加留意,推开“门窗”对话《雷雨》、深读《雷雨》,抓住对“门窗”的解读来照亮全篇。接下来,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开启“尾声”门,无声胜有声
被选入课本的《雷雨》删去了“尾声”一幕,那么,被删除的是哪些场景呢?
在《雷雨》剧本中,“尾声”一幕讲述了“雷雨之夜”十年后的场景,以前的周公馆已经成了教会医院,那里住着已经疯了的两位老妇人——繁漪与鲁侍萍,恰逢看病的姐弟俩目睹了周朴园看望她们的场景,并生出许多疑问,在姐弟俩的一串串疑问中,大幕徐徐落下。
这样的尾声所凝结的是曹禺先生深深的宗教情结,对比这“尾声”之外的“尾声”,我们看到序幕中周朴园走进教堂,而尾声中他聆听《圣经》,如同周朴园内心长长的忏悔祷文一般,这祷文源自基督教的“原罪说”。而“门第”里外的周萍,一个属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却在用自己的执着和执拗去追求爱情,这些原本并没有错,只是结果却让他从一个罪恶走向另一个罪恶,直至悲剧地走向死亡。
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设计学生体验活动,让学生“贴着文本行走”,读出“尾声”之外的内心世界,教师可结合鲁侍萍的独白,进行如下设计(片段):
诵读文章片段,揣摩加点的词应读出何种语气,联系《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并说出理由。“……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这样一来,就让原文中“潜水”的尾声浮到了水面,有助于学生在体验诵读时,用悲悯的情怀去探索隐藏于现实背后的复杂人性和悲剧命运,让读者(观众)染上一种哀痛的心情、似水的悲哀和焦虑的惶惑,回想《雷雨》时就如同经历一场噩梦,引导读者陷入更广阔的沉思中,并从中理解更深沉的主题。正如曹禺所说的:“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更深层的内涵,让诵读有声,声声入心、声声传神!
二、擦亮“隐喻”窗,明媚新主张
“门”和“窗”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在《雷雨》中,“门”和“窗”共存,“门”经常关着,而“窗”包含了更多的隐喻。
《雷雨》的故事大部分集中在周公馆的客厅里,客厅有三个门,两边的门分别通向书房和饭厅,只有中间的门通向外部世界。在剧中,“窗”的开和关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最早感觉屋里闷热的周冲,就会“把窗户打开,吸一口气”,然后自语说:“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的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那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在这里,他“雷雨”般敢爱敢恨的个性就会驱使他敢于做出“开窗”这一反抗的行为,然而,相对于封建家长制化身的周朴园,周冲的反抗显得乏力而无力。
关于“窗”的剧情在剧中随处可见。例如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繁漪两次打开窗户,都被周朴园命令关上,第三次关窗的理由是对周萍说“你的生母永远喜欢夏天把窗户关上的”。其实,周朴园责令“关窗”的真正原因是害怕外界的新事物,害怕新思想进入家庭从而瓦解他所建造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要疯狂地压制甚至扼杀自己和家人的情欲,以维护他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秩序,他悲剧性的扼杀让那些如“羸马”般挣扎的人们深深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
相对于周家象征“关闭、逃避”的“窗”,鲁家的“窗”象征着“欲”和“狱”。在《雷雨》中,有着不伦之罪的男女正是通过“窗”进行暗示和沟通,从而使“窗”有了“情欲”和“罪孽”的双重隐喻。当四凤在“雷声”中发誓不再见周家人后,周萍出现在窗外,一个“推”,一个“关”,推窗是为了情欲膨胀的求欢,关窗则是对道德的敬畏和坚守,最终,鲁家的窗被关上了,关窗的不是别人,正是为情欲抓狂发疯的繁漪。在这里,“开窗”是放纵,“关窗”也是放纵,罪恶与情欲,混乱与癫狂,紧密交织,扑朔迷离。“窗”作为一种原型意象,有着向往和渴望新世界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有着世俗情欲的象征色彩。
教师在进行“窗”的象征意义的课堂设计时,应立足于擦亮“隐喻”窗,设计开放的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找出新发现、表达新主张。为此,教师可结合《雷雨》选文,进行如下“窗”式设计:
结合以下背景材料,寻找文本中关于“窗”的语段,用“《雷雨》之窗,意味着 之窗”的句式写一段评语,并读给小组成员听。“曹禺已经在不经意间把自己流注进了《雷雨》剧作里。没落旧军官家庭的背景出身使他在抑郁沉闷的家庭气氛中长大,造就了他天生敏感,使他的思维更贴近对恐怖的探寻,并用复杂而悲悯心情审视人类欲罢不能的悲剧命运。”
如此设计,学生就能较好地从“窗”的意象角度出发,更理性地品读剧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总之,文本细读、文本深读是《雷雨》课堂设计不容忽视的策略,唯有把文本读深,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雷雨》学习真正实现“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者单位:辽宁省海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