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
2014-11-05王思根李亚青
王思根+李亚青
关键词:商洛;地方文献;数字化;特色;共享
摘要: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可以更突出馆藏文献特色,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商洛地方文献特色鲜明、种类多样,商洛学院图书馆具备该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数据库建设要注重文献的全面搜集、科学归类和准确录入;共享平台建设要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功能的稳定性;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准确性、系统性、合作性、借鉴性等原则。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9-0050-03
作者简介:王思根(1961-),商洛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亚青(1977-),商洛学院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研究基金项目“西部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以商洛学院图书馆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13JK0448。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秦岭南麓,地连豫楚,水分江河,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这些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经过长期的沉淀,绝大部分已凝聚和记录在各种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中,它对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综合类地方本科院校,商洛学院既担负着搜集、保存和传播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的重任,更具有建设商洛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的优势。由此,笔者提出创建商洛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的构想,建成后,它将成为商洛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一个亮点,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构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1.1.1有利于突出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史料性,地方文献建设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弥补传统馆藏中资源不足的问题,地方文献是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最具特色的文献资源,如果将其建成全文数据库,可以更好地突出本馆优势,形成本馆特色。
1.1.2有利于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收藏文献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读者需要。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上网后,读者可以十分方便地从互联网上阅读、打印,甚至下载地方文献的全文资料,一次性达到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另外,校内外各界人士不再受到地域、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即可便捷查阅,读者范围将自然扩大。
1.1.3有利于保护地方文献。因年代久远,不少珍贵的纸质地方文献出现了纸张泛黄、破损等现象,有的甚至已经遗失。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建成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读者阅读文献时,不需要再从书库里提取原始文献,只需通过计算机阅读数字化文献,这样就使一些珍贵的纸质文献能得到有效地保护。
1.1.4有利于提高文献利用率。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成后,“用户可以通过作者、主题、全文、题名、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发布来源、资源形式等多种检索途径同时进行单一与复合高级检索,系统会根据用户信息需求与数据库中信息进行匹配、自动进行导航检索,迅速地帮助用户检索需要的信息”,在满足用户对文献多种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陈列,充分地向读者介绍馆藏地方文献,以提高馆藏地方文献的利用率。
1.2可行性
1.2.1符合商洛市文化发展大环境。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当地的文化事业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和具体规定。针对商洛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商洛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商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发掘文化遗产,做好商洛花鼓、洛南静板书、山阳汉剧等地方戏曲和泥塑、烙画等民间技艺的开发、推介和传承,推动民俗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同时在《意见》中对经费的保障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市县区每年新增财力中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比例不低于2%”。商洛学院图书馆启动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一定会得到商洛市委、市政府在地方文献的收集、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1.2.2具有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商洛学院党政领导一贯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和发展工作。在学院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为地方文献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学院主管领导也经常不定期地深入图书馆地方文献室检查指导并现场办公,解决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另外,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也得到了商洛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支持,商洛地方主要领导曾多次到图书馆地方文献室指导工作,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室建设给予较高评价并寄予厚望。
1.2.3具有特色鲜明且种类丰富的数据源。商洛独特的地域,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相对连续和比较完整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商洛花鼓戏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发展为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剧种。2006年被国家正式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商洛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室自2003年建立以来,收藏了数量可观的内容涉及商洛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地方文献,特别是收集到了种类丰富的贾平凹著作、贾平凹著作研究、“商洛作家群”文学作品,还有商洛革命史料、商洛地方志和行业志等地方文献,这些众多的地方文献资源是建设商洛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提条件。
1.2.4具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商洛学院一直重视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使图书馆初步形成了一支经验比较丰富、学科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图书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8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九人,其中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二名,另外由2名计算机学科专业人员专门从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工作。在数字资源建设、存储管理和网络服务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比较过硬的技术基础,基本能够胜任商洛地方文献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
2构想的目标及内容
2.1建设目标
根据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范围和文献数量,整合扩充硬件设施,构建完善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实现整个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扩大地方文献收藏的范围,增加地方文献收藏的数量;建设内容丰富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整合并增添软硬件设备,构建安全的存储管理和便捷的网络服务平台。endprint
2.2建设内容
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2.2.1搜集整理地方文献。由于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建立时间较短,加之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使得大量散落于民间的地方文献未能收集起来,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针对商洛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笔者认为应该扩大收藏范围。
2.2.2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就是对已有的各类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包括扫描、拍照以及人工录入等一系列工作,把各种原始地方文献变为便于存放及查看的电子文献,并分类加载到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地方文献的科学管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速查询和利用,以增加地方文献的可读性、可视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地方文献数据库“自行加工最大的缺点是时间长,工作繁重,即使设备齐全,也是耗时耗力”,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其委托给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公司,让它们来完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数据库的建设是本构想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文献信息采集。 地方文献一般具有种类多、内容杂和形式多样的特点,进行文献信息采集要“选择利用率比较高、用户需求大、建设基础好、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而不应一味求全,否则不仅费时费力造成浪费,还会对以后读者的使用带来不便。文献信息的来源包括:①已有的馆藏资源。②集中收集散落于民间的各类文献。③通过走访进行现场拍照、录像、录音等。④在已有的数据库中进行遴选。
第二,文献信息归类。由于商洛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延承,使得商洛地方文献具有历史深远和内涵丰富的优势,只有对这些文献进行合理的归类,才能方便读者查询,更好地发挥所建数据库的作用。笔者认为,对商洛地方文献可以做以下几种归类:①远古文化。 商洛历史悠久,近现代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大量文物,“以商南过风楼、商州东龙山、陈源遗址为代表的大量文化遗存属西周中晚期文化,这些文化遗存的发现,对于探索早期的楚文化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洛南的仓颉造字更是中华文化瑰宝,在地方文献中当属独一无二。②古诗文文化。商洛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殊的地理区位,吸引着古往今来众多的过往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李白、白居易、杜牧等众多大家都写有不少绝世佳作。古诗文是商洛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洛地方文献数据库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③红色文化。商洛是革命老区之一,红军挺进北上时创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李先念中原突围后到陕西建立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遗物。充分发挥商洛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立红色档案弘扬红色文化,对建设红色商洛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④戏曲文化。 商洛戏曲艺术繁荣昌盛。明末清初迄今,本地形成和流行剧种有商洛花鼓、商洛道情、二黄(汉剧)、商南花灯四种,尤其是商洛花鼓“具有唱腔美、语言美、表演美等艺术特点”,是商洛戏曲的精髓。将这些戏曲辑为专库,实为功在当代利于千秋。⑤名胜文化。商洛名胜可以说处处都有,奇山秀水、异洞古树、寺庙亭阁,美不胜收。“据普查,全区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古文化遗址各一处,新石器时代和周、秦、汉遗址100余处,古葬墓18处,古建筑110余处,石窟寺、溶洞近百处,石刻、碑石1,000余处,历史文物近万件”。⑥ 贾平凹研究。商洛这块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贾平凹的许多作品中的人和事都出自于商洛。因此,可以说贾平凹的作品就是商洛诸多文化的一个缩影。贾平凹的各类作品有100余部,相关研究文献就有400余篇(部),设立贾平凹研究专题,不仅对我国现代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对研究商洛政治、经济、文化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文献信息录入。文献信息录入是一个时间长、任务重的艰巨任务,要求录入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具有诸如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以确保所录入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在录入前,要对到位的整个文献信息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分析其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工作要遵循科学、通用的原则,不能有“地方性”,《中图法》犹如分类工作的“宪法”,要在此基础上合理把握,否则会对后边的检索与共享带来不便。
第四, 管理软件和核心设备购置。从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和网络服务角度考虑,应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信息平台系统,对于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增加管理软件和必要的核心设备,搭建共享平台,以保证地方文献资源存储的安全性及网络服务的稳定性,保证地方文献资源的充分使用。在充分利用学院图书馆现有设备的前提下,还需补充购置数据库软件、IP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调试工作台等必要设施。
3构想建设的原则
3.1全面性原则
地方文献的内容繁杂、形式多样、来源广泛,对于各类文献应尽可能全面收集,官方的、民间的、网上的、数据库中的,凡涉及有关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献信息都应力求一网打尽,待信息录入时再逐一筛选,以确保数据库文献信息数量和质量。
3.2准确性原则
所录入的地方文献要做到:原始资料要准确;作者的基本信息要准确;MAC数据中的330字段提要项的著录要准确。编目员要对所著文献的内容做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注意对隐含主题进行挖掘,以提高读者的检中率,从而充分发挥机读目录的作用。
3.3系统性原则
数据库建设属投资大、环节多、技术高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建库前就要对所需人、财、物等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做到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确保人、财、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所建数据库的信息还要具有系统性,做到所录信息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内容的范围上具有较大的覆盖性,以尽可能满足不同读者多样性、系统性的需求,提高建库质量与效益。
3.4合作性原则
做好地方文献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本系统相关单位、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校内各部门都需要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前提下,通过合理分工、分层担当,就可以解决力量不足的问题。
3.5借鉴性原则
偏远地区高校一般都分布在地市及中等城市,甚至更为偏远或基层地区,经济落后,办学经费普遍紧张,数据库建设更是滞后。而数据库建设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相关技术也已成熟,很多高校图书馆多次进行数据库自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建库经验。在建库过程中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将地方文献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贾文琴.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1(2):70-71.
[2]潘婷.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35-37.
[3]赵亚苗.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探析:以“河东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9):29-31.
[4]中共商洛市委,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 http://www.slxcw.com/bencandy.php?fid=51&id=225.
[5]李世鹏.商洛花鼓戏的历史与现代传承[J].中国戏剧,2007(5):38-40.
[6]赵婧.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现过程与问题的提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33-35.
[7]屈宝强等.地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J]. 情报杂志,2011(8):71-75.
[8]赵有良.商洛楚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现代企业,2007(5):67.
[9]徐新荣.商洛古诗文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李世鹏.商洛花鼓戏艺术审美特征及其多元文化价值[J]. 音乐天地,2007(9):34-36.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2.2建设内容
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2.2.1搜集整理地方文献。由于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建立时间较短,加之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使得大量散落于民间的地方文献未能收集起来,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针对商洛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笔者认为应该扩大收藏范围。
2.2.2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就是对已有的各类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包括扫描、拍照以及人工录入等一系列工作,把各种原始地方文献变为便于存放及查看的电子文献,并分类加载到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地方文献的科学管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速查询和利用,以增加地方文献的可读性、可视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地方文献数据库“自行加工最大的缺点是时间长,工作繁重,即使设备齐全,也是耗时耗力”,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其委托给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公司,让它们来完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数据库的建设是本构想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文献信息采集。 地方文献一般具有种类多、内容杂和形式多样的特点,进行文献信息采集要“选择利用率比较高、用户需求大、建设基础好、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而不应一味求全,否则不仅费时费力造成浪费,还会对以后读者的使用带来不便。文献信息的来源包括:①已有的馆藏资源。②集中收集散落于民间的各类文献。③通过走访进行现场拍照、录像、录音等。④在已有的数据库中进行遴选。
第二,文献信息归类。由于商洛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延承,使得商洛地方文献具有历史深远和内涵丰富的优势,只有对这些文献进行合理的归类,才能方便读者查询,更好地发挥所建数据库的作用。笔者认为,对商洛地方文献可以做以下几种归类:①远古文化。 商洛历史悠久,近现代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大量文物,“以商南过风楼、商州东龙山、陈源遗址为代表的大量文化遗存属西周中晚期文化,这些文化遗存的发现,对于探索早期的楚文化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洛南的仓颉造字更是中华文化瑰宝,在地方文献中当属独一无二。②古诗文文化。商洛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殊的地理区位,吸引着古往今来众多的过往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李白、白居易、杜牧等众多大家都写有不少绝世佳作。古诗文是商洛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洛地方文献数据库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③红色文化。商洛是革命老区之一,红军挺进北上时创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李先念中原突围后到陕西建立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遗物。充分发挥商洛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立红色档案弘扬红色文化,对建设红色商洛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④戏曲文化。 商洛戏曲艺术繁荣昌盛。明末清初迄今,本地形成和流行剧种有商洛花鼓、商洛道情、二黄(汉剧)、商南花灯四种,尤其是商洛花鼓“具有唱腔美、语言美、表演美等艺术特点”,是商洛戏曲的精髓。将这些戏曲辑为专库,实为功在当代利于千秋。⑤名胜文化。商洛名胜可以说处处都有,奇山秀水、异洞古树、寺庙亭阁,美不胜收。“据普查,全区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古文化遗址各一处,新石器时代和周、秦、汉遗址100余处,古葬墓18处,古建筑110余处,石窟寺、溶洞近百处,石刻、碑石1,000余处,历史文物近万件”。⑥ 贾平凹研究。商洛这块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贾平凹的许多作品中的人和事都出自于商洛。因此,可以说贾平凹的作品就是商洛诸多文化的一个缩影。贾平凹的各类作品有100余部,相关研究文献就有400余篇(部),设立贾平凹研究专题,不仅对我国现代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对研究商洛政治、经济、文化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文献信息录入。文献信息录入是一个时间长、任务重的艰巨任务,要求录入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具有诸如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以确保所录入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在录入前,要对到位的整个文献信息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分析其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工作要遵循科学、通用的原则,不能有“地方性”,《中图法》犹如分类工作的“宪法”,要在此基础上合理把握,否则会对后边的检索与共享带来不便。
第四, 管理软件和核心设备购置。从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和网络服务角度考虑,应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信息平台系统,对于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增加管理软件和必要的核心设备,搭建共享平台,以保证地方文献资源存储的安全性及网络服务的稳定性,保证地方文献资源的充分使用。在充分利用学院图书馆现有设备的前提下,还需补充购置数据库软件、IP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调试工作台等必要设施。
3构想建设的原则
3.1全面性原则
地方文献的内容繁杂、形式多样、来源广泛,对于各类文献应尽可能全面收集,官方的、民间的、网上的、数据库中的,凡涉及有关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献信息都应力求一网打尽,待信息录入时再逐一筛选,以确保数据库文献信息数量和质量。
3.2准确性原则
所录入的地方文献要做到:原始资料要准确;作者的基本信息要准确;MAC数据中的330字段提要项的著录要准确。编目员要对所著文献的内容做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注意对隐含主题进行挖掘,以提高读者的检中率,从而充分发挥机读目录的作用。
3.3系统性原则
数据库建设属投资大、环节多、技术高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建库前就要对所需人、财、物等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做到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确保人、财、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所建数据库的信息还要具有系统性,做到所录信息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内容的范围上具有较大的覆盖性,以尽可能满足不同读者多样性、系统性的需求,提高建库质量与效益。
3.4合作性原则
做好地方文献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本系统相关单位、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校内各部门都需要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前提下,通过合理分工、分层担当,就可以解决力量不足的问题。
3.5借鉴性原则
偏远地区高校一般都分布在地市及中等城市,甚至更为偏远或基层地区,经济落后,办学经费普遍紧张,数据库建设更是滞后。而数据库建设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相关技术也已成熟,很多高校图书馆多次进行数据库自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建库经验。在建库过程中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将地方文献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贾文琴.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1(2):70-71.
[2]潘婷.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35-37.
[3]赵亚苗.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探析:以“河东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9):29-31.
[4]中共商洛市委,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 http://www.slxcw.com/bencandy.php?fid=51&id=225.
[5]李世鹏.商洛花鼓戏的历史与现代传承[J].中国戏剧,2007(5):38-40.
[6]赵婧.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现过程与问题的提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33-35.
[7]屈宝强等.地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J]. 情报杂志,2011(8):71-75.
[8]赵有良.商洛楚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现代企业,2007(5):67.
[9]徐新荣.商洛古诗文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李世鹏.商洛花鼓戏艺术审美特征及其多元文化价值[J]. 音乐天地,2007(9):34-36.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2.2建设内容
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王思根,李亚青:偏远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构想*2.2.1搜集整理地方文献。由于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建立时间较短,加之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使得大量散落于民间的地方文献未能收集起来,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针对商洛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笔者认为应该扩大收藏范围。
2.2.2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就是对已有的各类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包括扫描、拍照以及人工录入等一系列工作,把各种原始地方文献变为便于存放及查看的电子文献,并分类加载到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地方文献的科学管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速查询和利用,以增加地方文献的可读性、可视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地方文献数据库“自行加工最大的缺点是时间长,工作繁重,即使设备齐全,也是耗时耗力”,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其委托给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公司,让它们来完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数据库的建设是本构想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文献信息采集。 地方文献一般具有种类多、内容杂和形式多样的特点,进行文献信息采集要“选择利用率比较高、用户需求大、建设基础好、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而不应一味求全,否则不仅费时费力造成浪费,还会对以后读者的使用带来不便。文献信息的来源包括:①已有的馆藏资源。②集中收集散落于民间的各类文献。③通过走访进行现场拍照、录像、录音等。④在已有的数据库中进行遴选。
第二,文献信息归类。由于商洛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延承,使得商洛地方文献具有历史深远和内涵丰富的优势,只有对这些文献进行合理的归类,才能方便读者查询,更好地发挥所建数据库的作用。笔者认为,对商洛地方文献可以做以下几种归类:①远古文化。 商洛历史悠久,近现代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大量文物,“以商南过风楼、商州东龙山、陈源遗址为代表的大量文化遗存属西周中晚期文化,这些文化遗存的发现,对于探索早期的楚文化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洛南的仓颉造字更是中华文化瑰宝,在地方文献中当属独一无二。②古诗文文化。商洛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殊的地理区位,吸引着古往今来众多的过往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篇章,李白、白居易、杜牧等众多大家都写有不少绝世佳作。古诗文是商洛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洛地方文献数据库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③红色文化。商洛是革命老区之一,红军挺进北上时创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李先念中原突围后到陕西建立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遗物。充分发挥商洛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立红色档案弘扬红色文化,对建设红色商洛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④戏曲文化。 商洛戏曲艺术繁荣昌盛。明末清初迄今,本地形成和流行剧种有商洛花鼓、商洛道情、二黄(汉剧)、商南花灯四种,尤其是商洛花鼓“具有唱腔美、语言美、表演美等艺术特点”,是商洛戏曲的精髓。将这些戏曲辑为专库,实为功在当代利于千秋。⑤名胜文化。商洛名胜可以说处处都有,奇山秀水、异洞古树、寺庙亭阁,美不胜收。“据普查,全区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古文化遗址各一处,新石器时代和周、秦、汉遗址100余处,古葬墓18处,古建筑110余处,石窟寺、溶洞近百处,石刻、碑石1,000余处,历史文物近万件”。⑥ 贾平凹研究。商洛这块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贾平凹的许多作品中的人和事都出自于商洛。因此,可以说贾平凹的作品就是商洛诸多文化的一个缩影。贾平凹的各类作品有100余部,相关研究文献就有400余篇(部),设立贾平凹研究专题,不仅对我国现代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对研究商洛政治、经济、文化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文献信息录入。文献信息录入是一个时间长、任务重的艰巨任务,要求录入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具有诸如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以确保所录入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在录入前,要对到位的整个文献信息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分析其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工作要遵循科学、通用的原则,不能有“地方性”,《中图法》犹如分类工作的“宪法”,要在此基础上合理把握,否则会对后边的检索与共享带来不便。
第四, 管理软件和核心设备购置。从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和网络服务角度考虑,应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信息平台系统,对于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增加管理软件和必要的核心设备,搭建共享平台,以保证地方文献资源存储的安全性及网络服务的稳定性,保证地方文献资源的充分使用。在充分利用学院图书馆现有设备的前提下,还需补充购置数据库软件、IP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调试工作台等必要设施。
3构想建设的原则
3.1全面性原则
地方文献的内容繁杂、形式多样、来源广泛,对于各类文献应尽可能全面收集,官方的、民间的、网上的、数据库中的,凡涉及有关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献信息都应力求一网打尽,待信息录入时再逐一筛选,以确保数据库文献信息数量和质量。
3.2准确性原则
所录入的地方文献要做到:原始资料要准确;作者的基本信息要准确;MAC数据中的330字段提要项的著录要准确。编目员要对所著文献的内容做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注意对隐含主题进行挖掘,以提高读者的检中率,从而充分发挥机读目录的作用。
3.3系统性原则
数据库建设属投资大、环节多、技术高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建库前就要对所需人、财、物等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做到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确保人、财、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所建数据库的信息还要具有系统性,做到所录信息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内容的范围上具有较大的覆盖性,以尽可能满足不同读者多样性、系统性的需求,提高建库质量与效益。
3.4合作性原则
做好地方文献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本系统相关单位、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校内各部门都需要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前提下,通过合理分工、分层担当,就可以解决力量不足的问题。
3.5借鉴性原则
偏远地区高校一般都分布在地市及中等城市,甚至更为偏远或基层地区,经济落后,办学经费普遍紧张,数据库建设更是滞后。而数据库建设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相关技术也已成熟,很多高校图书馆多次进行数据库自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建库经验。在建库过程中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将地方文献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贾文琴.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1(2):70-71.
[2]潘婷.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35-37.
[3]赵亚苗.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探析:以“河东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9):29-31.
[4]中共商洛市委,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 http://www.slxcw.com/bencandy.php?fid=51&id=225.
[5]李世鹏.商洛花鼓戏的历史与现代传承[J].中国戏剧,2007(5):38-40.
[6]赵婧.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实现过程与问题的提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33-35.
[7]屈宝强等.地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J]. 情报杂志,2011(8):71-75.
[8]赵有良.商洛楚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现代企业,2007(5):67.
[9]徐新荣.商洛古诗文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李世鹏.商洛花鼓戏艺术审美特征及其多元文化价值[J]. 音乐天地,2007(9):34-36.
(编校:马怀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