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向研究型图书馆转型探析
2014-11-05杜成军
关键词:研究型图书馆;知识管理;特色职能
摘要:文章介绍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和特色职能,重点阐述了未来研究型图书馆知识管理策略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9-0043-03
作者简介:杜成军(1971-),黄淮学院图书馆馆员。1高校发展研究型图书馆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作为新兴知识的主要产出地与国家的科研重地,肩负着知识与科技创新的任务,这就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差异。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作为教师学生资料查询、图书借阅等的服务载体,另一方面在提高学校科学研究水平上发挥先导性作用。其服务性质也决定了图书馆向研究型发展,没有研究就很难面向社会发挥高校创新性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有学者曾明确指出:“研究型图书馆是为某一系列学科或某一个学科提供或收藏所需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其特点是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比其他图书馆专深,并为研究者提供种种便于研究的条件,包括提供有关学科的文献信息及开展相关咨询服务工作。”另外,高等院校需要保证知识自主,只是凭借以往建设与知识积累过程中有限的文献资料、图书等是远不能满足的。只有进行知识自主创新,才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增添新鲜的血液,增强图书馆的特色性和源头性,在服务中占据主动地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首先开创了科研型图书馆的发展道路,鼓励图书馆科研活动的创新发展,推动图书馆向研究型发展。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刘桂林馆长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其本质特征就是研究型图书馆。1995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将“建设一个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研究型、电子化、开放文明的大学图书馆”明确定位为发展目标。因此,针对图书馆的服务机制,将信息服务列为图书馆科研创新的一个课题,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这是高等院校图书馆提升竞争力的不竭动力。
作为高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高校图书馆在整个学校发展规划中还有着一项重要的职能,那就是图书馆的科研投入和知识创新能力成为了衡量学校实力的一项指标。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科研实践促进研究性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必要积极参与到学校各级科研单位、校外合作机构的研究当中。
2高校发展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
研究型图书馆最早出现在美国图书馆,源于企业的管理手段,将企业中战略管理的思想引入到对研究型图书馆的管理中,逐渐演变为对知识服务与科学研讨的策略,经过不断地发展,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研究型图书馆也是我国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对知识管理进行创新是研究型图书馆竞争的核心手段,美国的图书馆学家Martin认为未来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将会是知识服务的集合,以全新的学科结构为用户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发展至今,其核心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为用户和研究者服务的水平。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功能强大、具有实践意义的科技图书馆。②建设以科研知识为主的馆藏和网络资源。③关注信息资源素养的教育,扩展研究型图书馆的功能,将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实体场所。
3研究型图书馆的特色职能
研究型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有一定数量的知识组织管理方面的专家;有研究型读者或用户参与知识组织管理;有参与学术研究、应用研究、知识创新前期劳动的高强度的知识组织能力。根据其具有的特征,研究型图书馆被赋予其专有的职能。具体来讲,其中包括知识组织管理的研究、用户积极参与研究等。
3.1知识组织管理的研究
研究型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应遵循创新、人本、开放、激励、协作、共享的原则,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集信息创造性、动态性于一体的宏观价值体现,既是对传统图书馆文献组织与管理的拓展,也是将图书馆推向市场的有效途径。知识管理会使图书馆在以往编码、文献描述、借阅、归档职能基础上,主动向参与知识创新与发展、交流学术研究与合作的方向发展。随着图书馆知识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图书馆将由传统附属、后勤部门,跃升为与研究院所同等的具备知识前沿探索能力的部门,甚至在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实现超越,转而为其他研究部门提供指导性或方向性研究路径。另外,随着信息量的极速增长,传统的图书馆信息管理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图书馆只有从知识管理入手,探索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复杂多元的信息服务质量。
杜成军:高校图书馆向研究型图书馆转型探析杜成军:高校图书馆向研究型图书馆转型探析3.2科研调度管理的研究
科研调度是未来研究型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满足研究者的需求,200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创建了第一个免费的在线出版物科研成果与交流的平台,随后杜克大学加入,并在世界范围内带动了科研项目的发展。借鉴美国的发展过程,注重对科研问题的引导,关注科研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科研的题目进行创新,保证与时代热点和国际趋势相联系,坚持“以问题提出为驱动”“以问题需求为驱动”的原则和立场,使研究型图书馆的发展和科研调度的发展紧密结合,建立科学的选题框架,以逻辑思维、创新方法和理论背景为基础。
3.3用户积极参与的研究
研究型图书馆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服务社会和读者。因此,其特色职能表现在整合用户资源,实现用户参与研究。研究型图书馆的服务群体在研究层次上极为丰富,让不同层次的用户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研究,可大大拓宽图书馆的自身研究视野,寻找到更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研究突破口。比如,在信息筛选研究中,仅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从信息技术学、情报学的角度,不能很好地诠释专业学科,这样不利于建立有效的搜索引擎,如果通过用户参与图书馆自身信息建设研究,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关键词库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成果转化速度。
4研究型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策略
4.1制定知识管理的发展定位
知识管理是研究型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其准确定位是图书馆实施各项活动的指南。定位要立足研究型图书馆的社会特色功能,保证切实可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方针。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知识服务为主导,以创新思维为动力,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研究。知识管理的范围较广,而对图纸知识、数字资源、科研项目等清晰的定位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信息化资源的发展是研究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保障,公共信息资源、网络自动化逐渐一体,科学规范的知识整合和研究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了知识管理的主导方向。正确的定位要求为:首先,要对知识管理进行深度了解,研究知识管理在研究型图书馆中的作用。其次,全面评价研究型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对管理上的弊端进行调查。endprint
4.2创新知识管理的服务模式
知识管理服务模式的运行包括多个环节,根据研究型图书馆制定的定位,推行相应的服务模式,明确管理手段,构建完整的内在管理体系。在未来研究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服务模式中,实体场所服务空间的出现是一大创新。鉴于美国高校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经验,北京大学对图书馆进行改造:研讨室空间可扩展伸缩,服务设备可移动,被称为“变形金刚”式的服务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管理固有的思维形式,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的理念。
4.3遵守知识管理的四大原则
因研究型图书馆发展的特殊性,在对知识管理时,要遵守其发展原则。①知识共享原则。研究型图书馆的知识具有不可独占性和创新共享性,应最大限度提高利用率,为使用者带来更多效益。②开发协作原则。科研的过程是团队共同参与的过程,应集中众多人的智慧,挖掘创新型知识,提高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③激励创新原则。建立知识管理中相应的激励制度,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绩效机制”,把握创新的管理核心,以发展的眼光适应时代的需要,突出研究型图书馆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④层次管理原则。知识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信息资源的查找、收集、储存、管理和利用,通过分析得到最终的结果。其次,对用户的宣传、推广和传递,分别以价值、共享、创造为推广原则。最后,使知识管理商品化,转化为知识产权和资本的管理。
4.4打造知识管理的新型制度
知识管理的制度不同于服务型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它注重将学科馆员制度具体化、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开展深入的知识服务,提供多种样式的咨询服务;同时加强对网站的推广和宣传,建立在线的联机服务系统;倡导设立专门的科研数据的管理制度,与外国的数据库保持密切联系。首先,要真正做到知识管理与研究型图书馆的融合,利用“管理绩效”的评定系统评判粘合度与符合度。其次,发展采购式的知识管理制度,根据研究型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引进新型的采购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要不断完善发展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提升质量。
在网络数字发展环境下,传统图书馆正在经历着由服务型图书馆向科研技术图书馆转型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在获取信息的快捷性上以及资源整合的规范性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整合科研力量将特色馆藏加工为自有资源,进行专门化知识管理,将大大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东方.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看高校图书馆职能的重新界定[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2):23-28.
[2]新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之一)——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桂林访谈录 [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3-4.
[3]许春漫.基于概念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过滤系统研究[J].现代情报,2007(6):77-79.
[4]史卫国.论研究型图书馆的定义及职能[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6):43.
[5]沈俏梅.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的定位及管理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103-105.
(编校:周雪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