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2014-11-05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834000胡西尼格尔吐尔逊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834000)胡西尼格尔·吐尔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其确切发病率不详。PSVT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大多数是由于折返激动所致,少数由自律性增加和触发活动引起[1]。心电图连续3次以上室上性过早搏动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和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有时二者心电图上难以鉴别,则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未经处理部分患者心动过速频率超过200次/min,可引起心、脑器官供血不足,血压下降、晕厥、抽搐发作(阿-斯综合征)以及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普罗帕酮与胺碘酮[2]。本研究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PS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PS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无差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PS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患者31例(普罗帕酮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患者34例(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21~59岁,平均年龄36.6±22.2岁,患者发病到救治时间为3.2±1.4h;胺碘酮组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3~61岁,平均年龄34.8±13.0岁,患者发病到救治时间为2.9±1.6h。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及发病至救治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患者就诊后,予常规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记录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及12导联心电图,明确诊断后予药物复律。普罗帕酮组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缓慢静推10min,观察15min,若未复律,再重复给药70mg,继之予1mg/min维持静滴[3]。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首剂150mg,稀释于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推10min,观察30min,若未复律,予追加150mg,继之予1mg/min维持静滴,后据病情逐渐减量[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有效性指标:转复时间、转复有效率;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率。用药1h内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情况,有效:心率下降至100次/min以下或完全转为窦性心律者;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转复时间以静脉注射药物完毕时开始计算(追加用药者,则以末次用药完毕计算)至PSVT终止结束[4][5]。
附图 两组患者窦性心律转复时间分布
1.4 统计学分析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组患者年龄、转复时间等为定量数据,采用表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比例、转复有效率,不良反应等为定性数据,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应用STATA10.0统计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分别为25(25/31)例和28(28/34)例,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转复时间比较 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为8.02±3.21min,胺碘酮组为14.66±5.29min,胺碘酮组转复时间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见附图。
2.3 不良反应比较 普罗帕酮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总体发生率为22.6%,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总体发生率为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
附表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缺氧血症、低血钾症、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伴有心房扩大者、洋地黄或其他药物毒性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可见于无任何病因,或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吸烟、饮酒诱发,部分患者可导致心动过速频率超过200次/min,可引起心、脑器官供血不足,血压下降、晕厥、抽搐发作(阿-斯综合征)以及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因此,对于PSVT患者需要进行紧急处理,避免诱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有物理治疗包括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药物治疗包括正性肌力作用药物(负性传导药物)西地兰、钙离子拮抗剂如异搏定、胺碘酮等。部分患者紧急情况如发生急性心衰休克等情况下可用直流电复律紧急处理[6]。本研究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PSVT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比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无差别。研究结果显示,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为8.02±3.21min,胺碘酮组为14.66±5.29min,胺碘酮组转复时间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两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PSVT临床有效率及副反应无明显差别,但胺碘酮组转复时间显著延长,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
普罗帕酮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延缓传导速度,抑制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的传导及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也可抑制心房、心室肌的某些旁路传导途径。本研究采用静推给药的方式,其起效迅速(明显短于胺碘酮组,P<0.05),且安全有效[2]。
胺碘酮静脉应用具有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Na+通道阻断作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非竞争性抗交感作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钾通道阻滞作用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钙通道阻滞作用,其中以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钾通道阻滞作用为主,可使室上速转复为窦性心律[4]。
本研究显示,两种药物在治疗PSVT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纳入患者例数相对较少,容易受到信息偏倚的影响。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进行大规模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对上述两组药物治疗PS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