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 丰年危言
2014-11-05孙洁
文|本刊记者 孙洁
最近十年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内容都始终紧扣农业和粮食的主题,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保障粮食安全更是被推为2014年的六大任务之首,粮食安全成为国家的“一号战略”。
而就在不久前,2013年11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了6亿吨,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
一方面是粮食增产,一方面却是我国粮食的缺口日益增大,据了解,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粮食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虽然官方一直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到2012年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跌倒90%。
粮食安全的警钟已经拉响,中央政府强调粮食安全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深意?当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要素有哪些?从2004年起,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科技的带动下,粮食的稳产高产到底实现了多少?我国粮食安全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在由《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和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共同主办的“创新五方谈”会议上,来自政、产、学、研、用五方的代表围绕“粮食安全 丰年危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会议由科技部农村中心调研室主任、《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社长袁学国主持。
粮食安全 居安思危
俗话说“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何时何地都不应有丝毫忽视。
我们取得了粮食生产“十连增”的成绩,这个非常不容易,但是粮食持续增长面临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我国粮食已连续十年增产,但资源和要素绷得很紧了,再继续增产的难度很大。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如果短期出现大的缺口,很难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调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中国的粮食确实是每年都在增产,但丰年缺粮的现实鲜被提及。据资料显示,官方多年来一直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在2012年这个数字已经从95%跌到了90%,粮食进口比例的进一步提升就使得中国粮食储备以及中国的粮价面临着更多不可控的外部风险。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介绍,从根本上讲,我们增产的幅度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消费刚性增长的幅度,我们的人口在绝对增长,城镇化人口在快速增加,另外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上农产品加工的因素,所以对粮食增加了更多的需求。
韩长赋指出,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国内生产困难重重,增加进口空间受阻,海外投资短期难以见效,虽连续十年粮食增产,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
据了解,随着人口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今后中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长。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从长期趋势看,中国可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面积很可能不断减少,加之随着耕地种粮机会成本和农业用工成本的提高,粮食生产的复种指数可能会逐步下降,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中国要实现粮食安全,在粮食供求平衡主要依靠国内自给的前提下,只能主要依靠提高单产来增加粮食供给。”叶兴庆这样说道。
本刊记者了解到,为提升稻谷产量,农业部在2013年年中启动了一项名为“中国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的项目。该项目由袁隆平院士牵头,计划用5~8年时间,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稻新品种。
中央政府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针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其奖励标准是按粮食品种、产量、播种面积进行评定。在此政策背景下,各产粮大区纷纷进行种植转型,黑龙江部分县市为得到奖励,积极推动大豆改种玉米。以玉米产量850斤/亩、大豆产量250斤/亩计算,一亩地即可增产600斤。而这种单纯追求粮食产量的做法并没有完全顾及到当地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事实上,据本刊记者了解,为了完成粮食增产指标,许多地方存在竭泽而渔的现象,不断把一些不适合种植主粮的地块改种主粮。
东北农大大豆工程中心原主任刘忠堂说,黑龙江以前最怕的是洪灾,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再加上原先种小麦、大豆的旱作耕地都改种水稻这种高耗水的作物,黑龙江已经由一个水资源大省变成水资源稀缺大省。而由于水稻的单产要远远高于大豆和小麦,因此当地政府和农民都乐见这种逐渐改变的种植格局。细究起来,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小麦面积在减少,水稻面积在增加,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东北,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起,黑龙江取代河南成为“中国第一大粮仓”;另一方面,玉米面积大幅增加,特别是在2012年超越水稻,一举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环保部生态司一位人士表示,中国南方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很高,基本上靠化肥来支撑,而化肥施用后只有35%的部分有效,剩下的65%都变为了污染物,留在了环境当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已经造成农业大面积的面源污染,近期不断爆出的“毒大米”、“毒生姜”等农作物食品安全事件就是其中的表现。
不得不提,粮食“十连增”的背后是以生态破坏和资源消耗为代价,所以有人比较担心,他们认为粮食的增产部分是过度消耗农业资源的结果,这样的增产是不可持续的。
利用进口调剂余缺?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我国谷物总体转为净进口。2012年我国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等谷物进口量大幅上升,净进口1296.7万吨,同比增长3.1倍,主粮进口实现了常态化。2013年,三大主粮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国。按国家粮油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粮食进口量在逐年增加,“确实,这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湖北省粮食局调控处张国钧说。
人们不理解粮食连年丰收、进口还在增加,是因为不理解“大粮食”的概念。口粮,简单地说就是人吃的粮食。在我国,口粮主要是大米和小麦。但除口粮外,粮食还有更广泛的用途,包括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酿酒、提取乙醇等)和种子用粮,其中饲料粮占的份额很大。“大粮食”概念包含所有被消费的粮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鱼、蛋和牛奶的消费越来越多,表面上看消费的不是粮食,但这些产品都是依赖粮食才能生产出来,说到底,还是消费粮食。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逐年增长,对肉、禽、蛋等产品需求还将增加。在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紧缺的前提下,确保口粮自给,同时进口一定量的粮食,以填补国内粮食缺口,将呈常态化趋势。口粮自给,不等于我们的粮食就够用了。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粮食问题上,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
国务院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外粮食有明显价差,二是国内相关需求猛增。程国强亦表示,为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国应重构基于市场导向的种粮利益保护机制。其认为,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重点的粮价支持政策,已经到了亟待调整的重要关口。因此他建议探索实行对粮食市场扭曲较小的差价补贴,稳定价格,逐步替代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措施;推行种粮收入保险制度,彻底根除扭曲市场的政策因素。
多年来,国内耕地被过度开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致使耕地承受的压力很大,“地力”出现退化,很多地方淡水资源也出现短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很大。
国家抓住战略机遇期适度进口一些粮食,就是进口土地和淡水资源,缓解土地和淡水资源的压力,在有条件的时候,还可以让一部分土地“休养生息”,这是农业生产中的“产能保持”。
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亿城镇人口,加上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提高和农产品供应用途的拓展,有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粮食总需求将达到6.45亿吨,到时候国内资源会越来越缺乏,这势必导致对海外资源的需求,因此,如何借助海外资源,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粮食安全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
“但目前来看,在此领域内,中国利用海外资源还处于初级阶段,离真正走出去还差得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近日表示。
如何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吃饭是头等大事,而在粮食供给越发紧张的基础之上,中国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日益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粮食需求还会刚性增长,尤其是单独二胎政策施行后,中国预计每年将新增1200万左右的人口。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将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科技,他表示,近年来粮食年年增产,主要原因是依靠科技,科技为单产提高起了80%以上的作用。
据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消息,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十二五”以来累计增产粮食6342万吨,增加效益674亿元。种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创制出优质、抗病、高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甘薯新品种535个,良种推广达3.5亿多亩。此外,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贵州、青海等5省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启动。全国90%县市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数量达70万人,辐射带动5700万农民增收致富。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粮食增产的背后不光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其实还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安全问题,因为有很多粮食安全问题还牵涉到中国的CPI,中国CPI篮子里面粮食比重最大,这方面的波动对宏观经济政策都会有很多的影响,最近冒出来的很多土地污染、环境污染、水资源的污染,对今后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会造成一个很大的隐患,所以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粮食,它反映了整个宏观经济、整个社会、整个环境的这样一个长远的思考。
立足现在,我国粮食安全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在由《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和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共同主办的“创新五方谈”会议上,与会专家为我国粮食安全未来的发展道路建言献策。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表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必须坚守根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节约制度,培育造就现代农民职业队伍,强化科技支撑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张成志表示,从产后流通环节来保障粮食安全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绿色仓储,用物理的方法来调节粮库里的温度,减少污染;二是农业物联网的建设,从种植、交易、储备到加工,做到粮食信息化的全面覆盖,利用价格信号和储备能力调控市场;三是信息追溯,做到产品质量的终生制。
“加大种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大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开展种业研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用优秀的品种和先进的技术武装现代农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北京金冠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锁伟这样说道。
“在粮食种植补贴实行普惠制的背景下,应该加大补贴力度,把补贴增量用在粮食主产区和粮农,使粮食主产区不吃亏,种粮农民有效益、得实惠。”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王济民说。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蒋丹平表示,我们要树立居安思危的理念,以农为本,粮为基,种为先,法为药,科技为支撑,管理为保障的理念来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的前进步伐,同时,还要把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服务商为引领协同发展,从种植到加工到商品,注重品牌的效益,从全产业链的角度重视粮食安全。
国务院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粮食安全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来看,特别是整个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中国应该从农产品边界、农业资源边界、市场边界和历史边界,重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边界。程国强坦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应主要保障口粮安全,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农业资源和两个市场,同时兼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如何保障粮食供应,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等专家一致认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首先要守住耕地红线,其次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还要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井田制”、“商鞅变法”、“休养生息”、“摊丁入亩”等字眼赫然入目,贯穿始终,可见,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粮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包括有600多年历史的北京,直到现在还有好多地名与粮食有关,如米市大街、钱粮胡同、禄米街、南新仓等。展望未来,随着“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有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