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文学团体在中加文学交流上的民间角色:以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为例①
2014-11-05梁丽芳
摘要:海外华人素有结社的传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忍受了两次隔离的加拿大华人,他们的文化活动例如粤剧、白话剧、阅书报社等不但没有停止,反而非常活跃。中加之间的交流受冷战影响分隔多年,建交后,官方举办的中加文学交流不多,边缘的民间文学团体,反而能扮演更灵活更活跃的桥梁角色。本文以1987年成立的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为例,从其沙龙性质的组织、九次国际性会议、文学讲座、互访出版等方面的记录,说明侨民与原籍国之间,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上所能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横的移植;结社;华人文学团体;会议;互访;出版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4)5-0102-06
从1923年到1947年,加拿大全面禁止华人入境,在这个隔断时期,特别是抗战八年内,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文化活动却异常活跃,他们以社团活动的方式,演出粤剧和白话剧,为祖国的抗战、赈灾、救难筹款。1947年,因华人参战而获得公民权利,少数有公民权利的华人可以申请家庭入境,多年的隔断开始重新连接。可惜,1949年之后,错误的华侨政策,令他们在侨乡的家人受歧视受迫害,海外的华人回国不得,天各一方,无端又陷入第二个隔断时期。所幸加拿大与台港保持了交往,使得中华文化的交流不致中断。加拿大1970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两国开始了初步的交流。1976年“四人帮”倒台,中国政治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1978年末三中全会召开,四个现代化正式启动,与加拿大的文化交流正式进入议程。在文学方面,因为语言的障碍,官方的交流极为有限,加拿大华人在这方面,刚好可以利用民间团体的方式,灵活地扮演其交流的角色。
我们从历史资料中得知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中加之间有一些零星的交流。冷战时期,以《白毛女》为题材的电影,五十年代曾经在温哥华的华人电影院上演。到1977年,上海芭蕾舞团一百多人破天荒首次到加拿大演出革命样板戏《白毛女》,引起加拿大观众莫大的好奇,我还记得当时与这些演员游览斯丹利公园,为他们当翻译的情景。在冷战期间,革命样板戏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对当时的西方人士来看,真是太过异类了,西方媒体做的报道,字里行间不免带有负面色彩。②有来有往,到了1981年夏天,第一批加拿大西人作家七人获邀访华,游览了北京、西安和广州等地,获得著名作家丁玲、邹狄帆、毕朔望等人的接待。这批作家回加拿大后,出版了英文著作Chinada Memoirs of the Gang of Seven(中加之旅:七人帮在中国》记录这次访华经验。③他们的观察还是敏锐的,充满了好奇的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陌生与困惑。1982年6月至8月,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率领广东粤剧团到加拿大,在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演出《搜书院》,我记得红线女一出场,全场掌声雷动,场面令人感动。这次来访是个里程碑,从此恢复了加拿大华人粤剧界与广东粤剧界中断几十年的交往。1986年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来加拿大演出老舍的名剧《茶馆》,由英若诚导演,罕有地演出了普通话话剧,引起了华人社区的关注。到了1986年12月底,第一个访问中国大陆的加拿大华裔作家访问团组成,成员有卢因、袁军和梁丽芳。他们受中国作协邀请,于1986年12月下旬到中国大陆作为期两周的访问,他们到访北京、西安、南京、上海、广州等地,会见了不少作家学者。这个访问,由于梁丽芳的一个念头,无意中促使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的诞生。
结社是离散华人的普遍现象。从1858年到1885年,加拿大华人可以自由入境的年代,他们就开始结社。华人在海外结社的目的,一是为了互助联谊、二是为了安全防卫,三是为了维持和强化对原籍国的文化认同。加拿大首个洪门组织叫做洪顺堂,在淘金时期的巴克威尔(Barkerville)成立。最大的组织是中华会馆,在黄遵宪(1848~1905)协助下创立于1884年,1907年正式注册。在此前后,华人社团纷纷成立,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具有相当规模。二十世纪上半叶华人组织读书报社、音乐社、话剧社,还有征联、征诗的活动,参与者非常活跃。④到五十年代末,侨乡和香港的移民在战后开始入境加拿大,在温哥华,以新一代香港移民为主的海峰会创立,举办文娱和体育活动,联络青年移民。七十年代初,温哥华建立了中华文化中心,落实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理念。此后,各大城市类似的中华文化中心陆续成立,所举办的文化综合活动包括讲座。教育、绘画、书法、武术、戏剧等,遍地开花。⑤
华文文学是横的移植,因此,移民政策的转变,移民的背景和素质,无疑影响着华文文学的发展。1967年后,因为计分法的新移民法,除去了以种族为考虑的因素,香港移民大量入境加拿大,这个风潮一直延续到1997年,他们与之前来自广东岭南四邑的移民,形成最大的群体。六四之后,加入了留下来的大陆留学生和学者,以及后来的家属和商业技术移民,说普通话的人数迅速攀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加拿大的华人社区逐渐呈现出多元的人文景观。华人作家团体便是在这个气氛之下,应运而生,它们在中加文学交流上,将在民间扮演独特的角色。
一、华人作家团体的出现
根据李东海的《加拿大华侨史》,民国初年,维多利亚有黄梅诗社,并说,“为当时一般骚人墨客吟咏聚首之所,然非学术机构。”⑥可惜有关资料缺乏。此后有大汉诗社,是由在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大汉公报》发表古典诗的诗人组成,人数甚多,绝大多数居住在加拿大,也有来自美国、中南美洲等地,虽然松散却俨然是个跨国的华人诗社。随着老一辈华侨的消逝,这个诗社已经不存在。白云诗社可能是二十世纪后半叶较早创立的新诗社,成立于1982年,成员十来人。主要成员有来自上海的袁军、黄子和来自香港的梁丽芳等,该诗社已经停止活动。目前,分布在加拿大各地的文学性质团体不少,有些具有相当规模,经常举办文学活动,甚至国际性的文学会议,有些只是偶然聚会,有些根本没有向政府注册,形式不一而足。不能在此一一罗列。
加西的华人作家团体,在温哥华有十年左右历史的有:
1.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成立于1987年,以温哥华为大本营。创会者是来自香港的卢因和梁丽芳。
2. 加拿大华文作家协会,成立于九十年代中,创会者是《世界日报》编辑徐新汉和台湾出版商林佛儿。
3. 加华笔会:成立于九十年代末,创会者是来自香港的余玉书。
4. 漂木艺术家协会:2003年诗人洛夫倡导成立。
5. 大华笔会:以2005年以来在《大华商报》文学版面发表作品的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为主体。
至于加东方面,在多伦多和蒙特里尔行之有年的华人文学团体有:
1. 加中笔会,成立于1993年,以多伦多为大本营,创会者为中国大陆作家王兆军。
2. 多伦多华人作家协会,成立于1994年,首任会长是来自香港的著名粤剧花旦和影视演员伍秀芳。
3. 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成立于1998年,会员多数来自中国大陆。⑦
二、华人文学团体的特征
华人文学团体的组织方面,现在以创办较早(1987年),经常举办活动的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为例子,来概括这类团体的主要特征。
第一、它们都是自发的、沙龙性质的民间团体,加拿大政府规定有五个人发起注册便成,会员逐步加入。第二、宗旨是联谊、推广华文文学,提高写作兴趣和文学欣赏水平,促进交流。第三、交流对象包括来自中港台以及其他地区的作家作者,也包括汉学家、用英法语写作的作家,以及对文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第四、会员来源地包括中、港、台、东南亚等地和土生华裔,也有海外会员。第五、参加会务者都是义工性质。第六、会务经费来自会费,接受会员和捐款,以作活动之用。第七、团体备有章程,有律师作顾问,理事会由会员不记名投票选出。第八、华文为会员的主要发表语言,也有少数用双语发表。他们的作品发表有三个渠道:加拿大的华文报刊,原居地的报刊和网络。
这些民间文学团体跟中国大陆作为政府部门的作家协会完全不同,前者全是自发的沙龙形式,经费来自会费和捐献。会员有活动则走在一起,没有活动则各行其是,大家都是文学爱好者和文学义工。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成立于1987年,是较早成立的华人文学团体。它的成立,是缘于上述的一个跨国文化交流活动。1986年春天,来自香港的作家卢因与来访的资深散文家曾敏之(1917-)相遇,经后者介绍,中国作家协会邀请了加拿大第一个华裔作家团,于1986年12月19日到1987年1月2日,到中国访问两周。成员有卢因、梁丽芳和袁军。在访问途中,梁丽芳发现很多接触到的作家学者,都渴望了解国外的情况,于是,提出成立一个写作者组织的构想,以便日后交流,没想到提议获得热烈的响应。1987年,卢因、梁丽芳与陈丽芬、胡意梅、陈洁珩五人一同向卑诗省申请注册,成立了加拿大华裔写作人协会,1995年改为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⑧该会先后邀请了包括中、港、台和加拿大学者作家为顾问,他们是辛笛(1912~2004)、曾敏之、叶嘉莹、刘以鬯、洛夫、痖弦、白先勇、余光中、梁锡华、郑愁予、聂华苓、胡菊人、马森、王健(Jan Walls)、布迈恪(Michael Bullock,1919~2008)、詹森(Graham Johnson)、姜安道(Andrew Parkin)等。该会历届会长是卢因、梁丽芳、陈浩泉、刘慧琴、林婷婷、陈浩泉,现任会长是梁丽芳。1990年后,曾经参与香港作联的陈浩泉移民到加拿大,他的经验丰富,对会务发展大有帮助。
三、跨国的文学交流活动
文学交流有直接和间接两大途径。直接的交流可通过对谈或会议,或亲身到对方的国度进行旅游、采访、观察。间接的交流是通过书本阅读、电影、网络等渠道获得。作为民间组织,华人作家团体除了能够在移居国激活华人的写作热情,提高欣赏华文文学的水平之外,还可以通过与原居地的文学界作互动,让作者学者带来故乡文坛的新信息,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这些民间交流可以补充官方交流的不足,给华人社区带来文学气息。
加拿大华裔作家与港台作家的交往因为无需签证,比较容易安排。但是,与中国大陆作家的直接交流,却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大陆作家出国的手续繁复,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逐渐放宽。1994年7月中到8月初,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与温哥华加中友好协会(Canada-China Friendship Association)合作,首次邀请北京作家刘恒(1954-)和上海女作家陆星儿(1949~2004)到加拿大访问两周,另外,又与加拿大国家电影局(Canada National Film Board)合作,在温哥华实验电影院(Vancouver Cinemateque)放映刘恒小说改编的电影《菊豆》和他编剧的《秋菊打官司》,中西观众云集,全场爆满。刘恒演讲兼解答观众问题,由梁丽芳翻译,主流英语传媒与华文传媒大幅报导。记得当时因为缺乏活动经费,两位作家到来之前,还举行了聚餐募款。
刘恒和陆星儿访问的成功,令人鼓舞。为了进一步固定与中国大陆作家的交流,1996年,时任教阿尔伯达大学东亚系的梁丽芳趁到北京参加学术会议之便,与作协领导、著名作家陈建功订立互访约定,由作协出国际路费,每年派出两位作家或学者到加拿大访问,到达后的费用,由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负责,这个安排确定了彼此间多年来的文学交流。
为什么邀请中国大陆作家学者来加拿大呢?这跟当时中国作家出国难有关。邀请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大陆作家学者来访,除了促进双方文学交流外,也提供他们视察外面世界的机会。事实证明,受邀赴加拿大访问的中国大陆作家学者,都是第一次出国。他们很珍惜这个机会,回国之后,有写加拿大见闻发表的,也有把加拿大经验写进作品中的。例如陆星儿在散文中,写了不少加拿大的见闻。刘恒在他的小说《九日感应》中,⑨把到加拿大途中所见融入小说情节之中。哈尔滨作家阿成发表散文记述温哥华印象。评论家陈骏涛和何镇邦记述加拿大见闻和感受,不一而足。
(一)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的举行:
1997年开始,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先后与西门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David La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enter)和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合办了九次国际文学研讨会,为华人文学的发展设置交流平台。从第三届开始每次设一个主题,研讨会面向大众,听众从八十到一百二三十人不等,讨论热烈,传媒报道。以下的记录,是历次会议的主讲人和讲题,从中可窥见来自各地的学者作家,以及文学交流的内容和情况。
第一届(1997年8月2日),出席者:陈建功、陈骏涛、阿浓、梁锡华、洛夫、周肇玲、朱霭信(书面发言);
第二届(1998年6月26日),出席者:白先勇、洛夫、池莉、牛玉秋、陈浩泉、黄维樑(书面发言);
第三届(1999年9月4~5日),主题为“天涯共此时:跨世纪的世界华人文学”,出席者和讲题:痖弦:《世界华人文学:寻根》,丁果:《温哥华应成为文学之城:从〈明笔〉谈起》,於梨华:《海外华人文学前景探讨》,少君:《华文网络文学的回顾与展望》,刘登翰:《北美华文文学的主题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关联》,袁良骏:《新世纪、新格局、新发展:二十一世纪华文文学的前瞻》,陈耀南:《简介澳洲华文文学》;
第四届(2000年6月25日)的主题为“小说的欣赏与写作”。出席者和讲题:何镇邦:《九十年代文坛扫描》,阿成:《我的阅读观和小说观》,痖弦:《小说是文学的主力:从创作的提高到理论的建构》,阿浓:《谈校园小说的六个方面》,严歌苓:《中国文学的游牧民族》;
第五届(2001年7月21日)的主题为“行旅文学”。出席者和讲题:洛夫:《神与物游:兼谈长诗〈漂木〉的创作历程》,陈捷先:《中国古代行旅文学与家园变故》,吴瑶玲:《行旅文学中的幽默》,王剑丛:《香港及海外华裔作家游记散文试探:兼与中国现当代作家比较》,龙彼得:《行旅文学与华人华裔作家》;
第六届(2002年7月14日)的主题为“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出席者和讲题:铁凝:《从梦想出发》,项小米:《文明与暴力:文学中的悖论》,孙隆基:《头发政治与民国时代的剪发问题》,苏赓哲:《〈金瓶梅〉中暴力描写的深层意义》,梁丽芳:《中国文学中的侠客和暴力》;
第七届(2005年7月23日)的主题为“演变中的移民文学”,出席者和讲题:吴泰昌:《中国大陆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研究现状与走向》,木令耆:《落地成文》,马森:《海外华文与华文移民文学》,葛亮:《从“土生族”到“新移民”: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新移民的文化认同》,朱虹:《海外华人作家:新的一代》,徐康:《蓓蕾初绽到繁花似锦:略论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的发展态势》,刘慧琴:《浅谈加拿大华文文学》;
第八届(2007年8月11~12日)的主题为“离而不散:跨世纪的加华文学”,主题发言:陈泽桓(Marty Chan)。出席者和讲题:公仲:《离散与文学》,黄秀玲:《“文化国族主义”与“文化的长距离国族主义”:浅谈北美华文文学的命名与视野》,梁丽芳:《花果山与伊甸园:〈金山华工沧桑录〉与〈寻找伊甸园〉的旅程母题及其他》,徐学清:《冲突中的调和:现实和想象中的家园》,陈瑞林:《“离散”后的“超越”:论北美加拿大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态》,刘慧琴:《加华文学中的散文:多重经验的跨界书写》。嘉宾致辞:陈建功:《〈漂木〉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肖克凡:《直接生活与间接生活》。这是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的研讨会,嘉宾为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与他同行的是天津文学院院长小说家肖克凡。陈建功并介绍现代文学馆情况。⑩
第九届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兼庆祝该会成立25周年于2012年9月22日举行,主题:梁丽芳:《试论前期加拿大华人的文学活动及其多重意义》,朴宰雨:《加华文学在世华文学中的定位》,潘耀明:《香港与世界华文人文学》,尹浩鏐:《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和谐》,蓝祝德:《〈残月楼〉人物的经历物质化分析:迁移的性别化分析,更具包容性的地方理论》,冷梦:《加华文学的源与根》,季红真:《漂移到枫叶之国的中华文化版图——加拿大华文小说阅读札记》,马森:《温城、爱城、维城:我在加拿大的日子》,韩牧:《侨民、居民、公民:从加拿大华文新诗窥探加华诗人的自我身份定位》。是次外地参加会议的学者作家,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有季红真和冷梦(李淑珍),来自夏威夷的青年汉学家蓝祝德和拉斯维加斯的尹浩鏐,来自香港的潘耀明,和来自韩国的朴宰雨。
(二)文学讲座以及其他交流
除了上述国际性的华人文学研讨会之外,从1993年开始,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先后邀请中港台、美国、澳大利亚等各地作家学者到加拿大访问交流。文学讲座分别与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孔子学院、西门菲沙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合办,现分类列举如下:
加拿大和美国华人学者、作家:古华《谈小说创作》,梁锡华《从种族问题看文化激荡与文学创作》,洛夫《我的二度流放》,陈慰中《中西价值观的比较》,痖弦《文学的三霞工程——写作的三个阶段:朝霞、彩霞、晚霞》和《百无一用是诗人》,贝岭《美东华人文学现况及在海外办文学杂志之甘苦》,叶嘉莹《中国诗词文本中的多义与潜能》和《破解李商隐诗谜》,王健《翻译的艺术》,白先勇《谈青春版〈牡丹亭〉》。
中国大陆学者:王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刘再复《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张炯《中国文坛新发展》,戴克强《中国当代文学现况与诺贝尔奖》王仲生《评介红色小说的特征》,胡云发《红色音乐濡染下的一代人:反思共和国同龄人的情绪》,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舒乙《中国文化的特点》,赵志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况》。
港台和其他海外学者、作家:潘耀明、周蜜蜜、宋贻瑞、巴桐和当时刚移民加拿大的陈浩泉演讲《香港文学的现况与前瞻》,梁秉钧(也斯)演讲《香港文学的现况》,陈若曦演讲《台湾女作家和情色小说》,来自新加坡的王润华和来自台湾的王郁兰合作演讲《鲁迅神话与真实的新解码:对东南亚的政治、社会、文学的影响》。参加座谈的台湾作家有龙应台、朱天心、刘克襄和柯树棻。
中国大陆作家谈创作:有刘恒、陆星儿、陈忠实、庞进、陈建功、池莉、铁凝、项小米、阿成、肖克强、余华、刘庆邦、格非、刘震云、许辉、方方、阎连科。
此外,个别作家的作品座谈会有张爱玲、白先勇、高行健、丁小绮等。{11}最近几年来,还四次举办中英诗歌朗诵,第一次“秋之变奏:中英诗歌朗诵会”(2010),嘉宾为加拿大诗人前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系主任姜安道(Andrew Parkin),第二次《秋天的收获》(2011)嘉宾为香港诗人也斯,合办者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第三次(2013)和第四次(2014)都在温哥华中山公园举行。之前(2004)诗人非马自美来访,曾举行“非马诗歌朗诵会”。
(三)出访、捐赠加拿大华文作家手稿、出版
根据统计,从1987年到2014年,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接待从中国地区到访的作家学者近七十多人。同时,因为与作协的对等交流,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两次受邀到中国大陆。第一次是1998年,访问现代文学馆和山东作协,并参与青岛青年作家营座谈会。第二次是2009年,受邀出访敦煌,此外,在2001年组团访问香港和澳门。
个别的华人作家获邀参加中国大陆的文学活动的,2009年秋庐山首届国际作家写作营,梁丽芳受邀出席;2010年夏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曹小莉和苏阿冠受邀出席;2010年冬,第三届腾皇阁国际作家笔会,陈浩泉受邀出席。除了以上的交流活动之外,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接纳梁丽芳在2005年提出的建议,着手收藏加拿大华人作家手稿,2009年9月下旬,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向现代文学馆惠赠从全加拿大收集得到的三十多位华文作家的手稿,作为文学交流的见证。
除了上述的交流之外,最能超越时空的,无疑是通过印刷品的间接交流。加拿大的华文作家除了在加拿大的报刊发表作品之外,更多的是在中港台发表作品和出版书籍。原居地也以特辑形式登载他们的作品,以进行交流。依照时序,例如:中国大陆文学杂志《长城》2004年第5期,刊登“加华文学特辑”,《香港文学》2004年第7期,刊登“加拿大华文作家作品展”,《华文文学》2007年第五期,刊登“加华文学研究专辑”。《香港文学》2008年11月号,刊登纪念诗人布迈恪(Michael Bullock)专辑,发表了梁丽芳、施淑仪、陶永强、卢因、金圣华等人的悼念文章。香港的文学杂志《文综》2010年第11期推出特辑,登载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成员到敦煌旅游的文章。2010年第12期,出版中加笔会专辑。中国评论杂志《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第2期和第3期刊登加拿大华人文学评论文章。2013年7月号的《香港文学》,推出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员作品特辑等等。
九十年代,该会也曾出版了12期中英双语的季刊《加拿大文学季刊》。华人作家团体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一般都考虑出版选集。自九十年代末以来,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的《加华作家系列》陆续出版了陈浩泉编的几本选集:《枫华文集》(1999)、《白雪红枫》(2003)、《枫雨同路》(2010)和《枫景这边独好》(2013),收集以会员为主和其他加拿大各地个别非会员的作品和评论。此外,该会曾出版散文集《枫雪篇》(刘慧琴编,2006)。2009年,出版了陈浩泉主编和梁丽芳当顾问的加拿大华人文学首部评论集《枫华正茂》。2014年,该会出版由二人主编的首届加华文学奖作品集《枫姿绰约》。至于个人作品,从散文到小说和诗歌,数量更多,因为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列出。
小结
跨国交流已经成为常态的今天,难以想象华人百多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从隔离年代的零星交流,到九十年代之后建立的互动机制,历史已迈进了一大步。在没有获得政府分毫资助的情况之下,民间文学团体成员劳心劳力举办各种交流活动,支撑他们的是义工精神,是对文学的爱好,以及对人文价值的尊重。中国大陆作家访问加拿大,无疑是扩大眼界的宝贵经验,其中的文化震撼是不言而喻的,产生的效应不可估量。对于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作家而言,这种互动同样是维持与原籍国文学关系和开阔心智的经验,至于国际华人文学研讨会、文学讲座、新书发布会、征文比赛、赠书、文艺演出等活动,则可强化本地华人的文化认同与提高华人社区的文化形象,通过适当的翻译安排,可把华文文学推广到非华语的民众之中。至于通过作品而产生的间接交流,则可以超越时空,更不在话下。
① 本文是作者主编(与马佳)和撰写的《中加文学交流史》的一部分,有所删节。该书即将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② 见《醒华日报》1978年6月1日。
③ Gary Geddes etal: Chinada Memoirs of the Gang of Seven, Dunvegan, Ontario: Quadrant Editions, 1983.
④ 参阅梁丽芳,《试论前期加拿大华人文学活动的多重意义:从阅书报社、征诗、征联到粤剧、白话剧》,收入《华文文学》,2011第6期,第52-60页。
⑤ 详细的华人社团资讯,见《温哥华中华会馆百年纪念特刊》,第244-246页。
⑥ 李东海:《加拿大华侨史》,加拿大自由出版社1967年版,第213页。
⑦ http://web.peopledailyi.com.cn?haiwai/9806/23/newfiles/g1020.html
⑧ 卢因:《“加华作协”的筹组过程》,载陈浩泉编:《枫华文集》,温哥华: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1999年版,第225-229页。
⑨ 《北京文学》1994年第11期。
⑩ 以上部分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的资料,见陈浩泉编:《枫雨同路:加华作家小说选》,温哥华: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2010年,第345-348页。
{11} 部分资料取自《“加华作协”历年主要活动》,载陈浩泉主编:《枫雨同路:加华作家小说选》,第333-344页。
(责任编辑:庄园)
The Minjian Role Chinese Canadian Literary Groups Play in
the Literary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with Examples from 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Association
[Canada]Laifong Leung
Abstract: Overseas Chinese have a tradition of forming associations. Since the two world wars in which they suffered segregation on two occasions, Chinese Canadians have been engaging in such cultural activities as Cantonese opera, vernacular opera and reading groups, which have been on the increase instead of stopping.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had been kept separate as a result of Cold War; bu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minjian literary groups on the edge played a more lively and active bridging role than the literary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how what role migrants can play in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heritance between them and their home countries by taking examples from 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Association, established in 1987, when it was only a salon-style organization which has since held nin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numerous literary seminars, mutual visits and publications.
Keywords: horizontal transplantation, association, Chinese Canadian literary associations, conferences, mutual visits,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