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在群众心中

2014-11-05姚远

当代贵州 2014年25期
关键词:村干部小康驻村

姚远

2014年2月28日,55864名干部带着行李,带着“帮扶农村、同步小康”的任务与梦想,向基层一线走去。他们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他们为群众解决最关心的问题,出谋划策,帮助发展;他们用真心换来群众的赞誉,同心同苦,扎实务实。

他们虽然来自各个地区,单位不同、层级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村干部”。

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

实现同步小康,关键在于农村。

贵州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为了推动扶贫开发、加快同步小康,2013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在部门帮县、处长联乡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选派3万名干部成队建制分赴6000个重点村、难点村开展帮扶工作。

实践证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发展凝聚了正能量。2013年,各工作组帮助协调项目2.68万个,协调解决资金27.15亿元,受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

2014年,针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快“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贵州省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进行了充实调整,选派驻村干部55864人,组建驻村工作组11590个,分别比2013年增加25864人和5590个。

注入如此强大的帮扶力量,为的是实现全省贫困村的全覆盖、实现精准扶贫的再升级、实现同步小康的新进展。

“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是省委着眼于推动农村跨越发展、同步建成小康,着眼于筑牢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着眼于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重大举措。”在贵州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2013年总结暨2014年动员部署会议上,省委书记赵克志表示,“2014年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要以帮助乡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推动构建群众工作网络等为重点,进一步配强工作力量、加强队伍管理、提高帮扶实效。”

“到基层一线去,到田间地头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5.5万余名干部,接过驻村帮扶的接力棒,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按照《贵州省2014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六项行动50项重点任务》的要求,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把工作重心放在“帮助建档立卡,促进精准扶贫;帮助出计出力,促进经济发展;帮助排忧解难,促进民生改善;帮助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倡导明理知耻,促进崇德向善;建强基层组织,促进政权夯实”六个方面。

真情帮扶创党建品牌

“他的工作深得民心,鉴于此,我村‘两委及全体党员、各组干和广大村民强烈要求驻村干部李荣忠留任。”今年2月,黔东南州剑河县柳川镇返排村的村民,在纸上摁下98个红手印,说什么也不愿让他们的驻村干部离开。

与此同时,铜仁市万山区垢溪村的驻村干部孟祥龙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觉得有责任多为群众做点事情,在帮助群众的同时我自己也得到锻炼和提高。我愿意继续驻村,在这个岗位上再干一年。”

驻村干部不愿走,村民苦留不许走,在2013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结束之时,这样的情景并不少见。在现有的5万多名驻村队员中,有相当比例的干部是留任。

“只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被村民苦苦挽留的李荣忠,原本是一位老师。高度近视的他来到村里,挽起袖子、卷起裤脚,帮助村民修山路、装护栏、担泥土。为了帮助村里申请项目,他跑遍了各个部门。“为了村子,不顾面子”的信念,让他成为村民心中的好干部。

6月,黔南州瓮安县红岩村驻村干部刘黔豫突发心脏病,经过抢救后才脱离了生病危险。躺在医院的他,却挂念着村里的朱忠华等患病老人,惦记着自己关于“举办义诊活动”的承诺。为此,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离开病床,回到驻点村,帮助300多人接受了咨询和治疗。

正是这一件件身边事、点滴事,打破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玻璃墙”,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仅改变了群众对“上面来的干部”的成见,也让许多年轻干部增加了基层工作的经验。

对此,黔东南州凯里市大风洞乡的驻村干部苏华博士深有体会。刚到村里,村民们看着这位“书生”,一声“苏博士”叫得很不以为然。没想到,苏华挽起裤腿下田栽秧一点也不含糊,跑项目、要资金更是一把好手。如今,村民提起“苏博士”,感觉亲如家人。

陈祖亚、韦大方、李杏、刘德军等四名毕节市黔西县的驻村干部,则凭着在驻村工作中赢得的群众口碑,被选拔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对于他们而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驻村工作中积累的基层工作经验,成为这几名年轻干部最宝贵的财富。

还有四名驻村干部,将生命铭刻在驻村之路上——丹寨县驻村干部梁进冬、杨林、马定毅、龙文,前往排调镇雄虎村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调查工作。为了赶回镇上完成报告,他们连夜驱车回程,却不幸遭遇车祸殉职。他们恪尽职守,赢得了我们的尊重和怀念。

“工作成效显著,已经成为贵州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建工作品牌”——省委书记赵克志如此评价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诚然,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之时,驻村工作已成为贵州省深化活动、推动改革的一个典型。广大驻村工作队员带着问题沉下去、带着民意浮上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责任,真正住进了群众心中。

善作善成促同步小康

“驻村干部来服务,解了渴,润了土,大伙卯劲求进步。”

“干部驻村心连心,情系群众一家亲。齐心同步奔小康,手挽手来见真情。”

……

铜仁、安顺、黔西南等地的群众,自发编写了这样的小调传唱。这是因为驻村干部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基层工作效率,双管齐下,产生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针对驻村点的实际情况,各驻村工作队及队员们利用自己和单位的优势资源,创新思路,帮助驻点村解决困难、改善民生、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可谓各具亮点——

六盘水市水城县的驻村干部,针对农忙季节村民只有晚上在家的情况,推行“夜访、夜问、夜解”的工作法,将服务时间延伸至夜晚,走访农家12000多户,解决实际问题876个。

黔南州贵定县的驻村工作组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授鱼与授渔并重的帮扶模式,为驻点村撰写调研报告及发展规划86份,协调项目438个,涉及资金累计1亿余元。

贵阳市息烽县石硐乡驻村干部创办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硐”感文化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来讲授热点难点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省直机关的驻村工作队,更是利用职能部门的优势,为帮扶地的发展竭尽所能:有的为村民排忧解难,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在行动”活动,为驻地的在校小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有的帮扶产业,为驻点村乃至整个乡镇引进了投资项目,建起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的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申请资金修通了“小康路”,建设了饮水工程、灌溉沟渠和防虫设施;有的以农业技术为切入点,请来专家上门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科学技术……

“一人驻村、全单位帮促,这是驻村工作的保障。”8月5日,在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调度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秘书长潘荣介绍,2014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开展已有半年,初步统计,各驻村工作组已协调项目1万多个,协调解决资金5.08亿元,办好实事11.06万件。

他表示,下一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还将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工作队伍进一步优化,从市、县两级部门再选派一批干部充实到驻村工作组,重点向贫困村倾斜;管理措施进一步从严,严格执行交叉督查制度,建立起督查网络;工作保障进一步落实,用好省财政投入的2.3亿多元驻村帮扶资金,使派出单位成为驻村干部的坚实后盾;帮扶资源进一步整合,把整合、盘活、用好职能部门资源作为重点来抓,对涉及“三农”的项目尽量集中投放,并根据实际需要组建专家服务团、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供智力、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帮助帮扶对象解决突出问题;舆论宣传进一步加强,通过宣传册和“连心卡”等形式,促进驻村工作家喻户晓。

至微至显,善作善成,这是5.5万余名驻村干部、1.1万余个驻村工作组的工作信条。驻村时间有限,帮扶工作和联系群众的真情实意却无限。群众由衷称赞的一句“好”,便是对驻村干部最好的肯定。(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村干部小康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