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尝试

2014-11-04马琳琳

甘肃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幼儿

马琳琳

〔关键词〕 幼儿;整理习惯;养成教

育;培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9—0045—01

整理习惯,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幼儿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形成整洁、有序,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

开学初,笔者发现一些班级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镜头一:活动结束后,椅子东倒西歪,柜子里的物品杂乱无章。

镜头二:早上来幼儿园,幼儿自己放的书本不整齐,或有乱放的情况,书包里的东西乱七八糟。

镜头三:区域活动结束后,材料没放在规定的地方,桌上、地上有杂物。

镜头四:图书看完后书架上一片狼藉,有的图书倒着放,有的图书斜着放,甚至有的图书封面和里面的内容分开了散落在一旁,还有的图书掉在地上。

镜头五: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许多幼儿将衣服直接扔在床上,极少数幼儿将衣服揉成一团塞进抽屉里,只有个别幼儿将衣服叠整齐后放在自己的床上或抽屉里。

为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整理习惯。

一、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在幼儿期间,幼儿的行为意识刚刚萌芽,因此,教师在此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做好表率。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教学时,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1.不管是自己的物品还是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在固定的位置摆放整齐;2.如果看到幼儿的物品摆放杂乱,就要主动和幼儿一起动手整理整齐。教师做到了以上两点,幼儿就会在不经意间被潜移默化,逐渐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制订规则并设计标志

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商讨,制订相应的规则。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而且还能让他们体会到主人翁的精神。如,我是这样做的: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干净整洁?”、“游戏区的物品应该怎样收拾?”、“图书角的图书应该怎样摆放?”等等,然后在综合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则,如,物品用完后要放在原来的地方、外套脱下来要叠放整齐、图书角的图书应分类摆放等,最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标给每种物品应摆放的区域贴上标签。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制订的,因此幼儿就有了很强的责任意识,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会特别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三、开展多种活动方式,强化幼儿整理习惯的形成

1.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比如,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小超市”、“动手区”等,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参加活动,鼓励他们有条理地收拾玩具、整理游戏材料。这样幼儿的良好整理习惯经过多次重复,自然而然地就会逐步形成。

2. 互相监督。如,在培养幼儿整理习惯的过程中,每天我都会安排值日生对班级中各个区域进行收拾整理,在此基础上还和幼儿一起评选出几名平时整理能力强、整理习惯好的幼儿当小组长,让他们担负起检查监督的职责。通过这种互相监督的方法,幼儿整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及时鼓励和表扬。起初,教师不能对幼儿要求太高,只要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增强自信,逐渐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四、家园密切合作,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幼儿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幼儿园必须和家长取得联系,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如,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利用家长会和宣传窗向家长介绍培养整理习惯对幼儿长远发展的影响和对入学幼儿的重要意义,同时教给家长必要的教育方法,如让家长在家里给幼儿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包括整理衣物、玩具、图书、文具,收拾房间等。其次通过家园联系册和家长交流幼儿的整理情况、能力,探讨遇到的问题,帮助家长解决难题。再次我还请家长在记录孩子的“成长记录”时,也不忘记记录孩子当天的整理活动,让孩子有成就感,感受自己的整理工作受到成人的重视。经过家园双方的互动,使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能更加顺利地开展。

总而言之,对幼儿进行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教育,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