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法情侣绵延半个世纪的爱恋

2014-11-04张东亮

党员文摘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丹妮俄文法国

张东亮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时,对年过八旬的法国“骑士勋章”获得者李丹妮女士大加赞赏,称她为中法文化交流和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事实上,这位混血美女的爱情更具传奇色彩:风华正茂时,她在中国与一位厦门小伙相知相恋;1955年,他们含泪别离,从此隔洋相望相思;2010年,一封情书唤醒了这段掩埋55年的旷世情缘,让终身未嫁的她重返中国,以83岁高龄披上了嫁衣……

西湖边的跨国师生恋

第一次见到李丹妮时,25岁的福建厦门小伙袁迪宝正坐在浙江医学院的课堂上。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卫生学科的大学生,风华正茂的他踌躇满志。当身着连衣裙的俄文老师李丹妮款款步入教室,仿佛是飘然而至的天仙……讲台下的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这一天是1953年8月22日。

李丹妮是一位漂亮的混血儿,只比袁迪宝大一岁,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的她,精通中、英、法、俄、德五国语言,刚被浙江医学院聘为俄文老师。

李丹妮教的这个班,学生多达120人,身为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的袁迪宝,每次俄文考试都是满分。他的勤奋和优秀令李丹妮印象深刻,而丹妮老师的专业精神也令袁迪宝敬佩不已。

此后,丹妮开始主动拿着字典和参考书找袁迪宝交流俄文。袁迪宝收藏的大大小小不同版本的《圣经》,也被丹妮逐本看了一遍。相仿的葱绿韶华,相同的宗教信仰,一下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袁迪宝渐渐成为丹妮老师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后来,两人常常一起去西湖边散步,或到宝石山上,找块草坪坐下来谈人生,谈理想……一聊就忘了时辰,经常到山下华灯初上时分,两人才往回走。

一个飘雪的早晨,坐在教室里的袁迪宝冻得瑟瑟发抖。下课后,丹妮悄悄递给他一个纸包。袁迪宝打开一看,是一件新织的白色毛衣。顿时,暖意和爱意,将寒冷挡在了他的心外……

1955年8月初,因为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袁迪宝所在的浙江医学院卫生系要并入成都华西医学院。临走前的几天,聪敏的李丹妮隐约看出了袁迪宝有心事,就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怕我知道了伤心?”

袁迪宝沉默许久,终于讲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在上大学之前,他迫于一直敬畏有加的姐姐的压力,已经与匆匆相识的姐姐的同事黄秀雪结婚。认识李丹妮后,袁迪宝明确地感知到,他们彼此倾慕,可与此同时,他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所以,他一直不敢迎接丹妮热辣的眼神。

大洋彼岸的她终身未嫁

得知意中人已经有了妻子,李丹妮痛彻心扉,但她明白,自己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筑在另一个女人的不幸上。“去抢别人的幸福,这个结果我不能接受。从今天起就分手吧,我们别无选择。”丹妮含着泪对袁迪宝说。

在袁迪宝离开杭州前往成都的前一天,1955年8月5日,他与李丹妮约定:“我们有什么事情就告诉我们经常看的那颗金星吧,对方一定能感知得到。”丹妮扑到袁迪宝怀里,泪如雨下。她将提前剪下的一缕金发,连同妈妈送给自己的那枚戒指交到袁迪宝手上,哽咽着说:“想念我的时候,就看看它们吧。”

1956年7月12日,李丹妮随父母离开杭州,去了法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走,竟要和魂牵梦绕的袁迪宝痛别55年!

1957年7月,袁迪宝从成都华西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与此同时,身在法国的李丹妮也应聘到里昂一家公司当秘书。

与丹妮远隔重洋后,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晚上,袁迪宝就拿着信物或丹妮的照片,到没人的树下,仰望着银盘般的满月和金星,思念大洋彼岸的她……

最初,李丹妮与袁迪宝保持着通信。在写给丹妮的信中,袁迪宝用“敬重”这个词,来形容他对妻子的情意:“她勤劳贤惠,一手培养了三个孩子。我不多的工资,要在她的精打细算下保证父亲的生活、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但1966年“文革”开始后,两人的信全被退回了原处。有朋友告诉丹妮,再给袁迪宝写信会害了他。从此,两人音讯全无,只能将情意存在心间。

1976年10月12日,李丹妮再次往袁迪宝在厦门的工作单位寄出了一封信。此时,防疫站已经搬走,信很快就因“查无此人”而被退回。这是丹妮保留的唯一一封自己写给迪宝的信:“亲爱的迪宝,金星又一次出现了,我却已经很久不敢抬头望月,而思念之切又一次兴起了逶迤的波涛,展开在我眼前的是你1965年5月12日的信,那似乎是我们最后一次的通信……将近十年的沉默,你还在厦禾路住吗?迟疑了很久,终于决定给你写这封短短的信,但愿你能收到它……此愿如能实现,那我今生还需盼望什么别的更大的幸福呢?”

在法国,丹妮一直没有恋爱结婚。经常有人问她,你这么美丽又有才华的女孩,怎么会没有恋情呢?她说,自己的恋人遗落在了中国,除了他,她无力去爱任何人了。

半个世纪后的牵手

1985年,李丹妮到里昂的中法大学教中文。在53岁时,她如愿获得了汉学博士学位。此后多年,李丹妮义务包揽了许多中国学生赴法国留学的事务,如买机票、办居留证和医疗保险等。

为了表彰李丹妮对中法教育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1992年,法国政府授予她“骑士勋章”,并为她出版个人传记《混血儿》。

1994年10月,袁迪宝的妻子患牙龈癌,离开了人世。

妻子去世后,袁迪宝在厦门市独自生活了13年。其间,身边的人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但他拒绝了,他说自己还有一个亲人在法国。

2010年春节,儿媳无意中听说了袁迪宝年轻时与俄文女教师的那段情缘,就鼓励公公:“您应该再给丹妮阿姨写封信试试。”

于是,袁迪宝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连续写了五封内容相同的中英文信件,中文的寄给李丹妮,英文的则寄给她的亲戚和邻居们。他想,这样丹妮即使不在原址住,或许亲邻也会将信件转交给她。

不料,奇迹真的发生了。信件寄出半月后的4月17日,袁迪宝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了一封法国回信,里面是三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夹着一张彩照。他端详着照片上的人,再看看那熟悉的中文笔迹,不禁老泪纵横……

袁迪宝这才得知,丹妮在法国一直是孑然一身。“我每天上午去教堂做弥撒,中午在教堂用饭,之后回家,下午便不再出门。等我有天生活不能自理,我会选择到修道院终老。”丹妮写道。

看到“修道院终老”这几个字,袁迪宝内心一阵疼痛,于是他去信:“我日夜思念着你,我们要重生!如果愿意,你来厦门吧,我的儿、媳、孙一定会把你当妈妈、奶奶尊敬的。”

2010年9月18日,厦门机场,袁迪宝捧着55朵玫瑰,他的三个儿子各捧着一束鲜花,在国际到达厅翘首张望。走向出口的李丹妮,心情万分激动。虽半个世纪未曾谋面,两位耄耋老人还是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对方,含泪相拥在了一起……

丹妮到中国的第三天,就与袁迪宝手牵手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9月26日,儿孙们为二老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虽然两人错过了自己最好的年华,但所幸能在相识相恋57年后,有机会一起终老。

婚后的日子充实而甜蜜。丹妮会做些备课的工作,厦门大学法语系的一些学生,每周会到她家参加丹妮奶奶主持的“法语角”活动;袁迪宝的工作,则是编辑和润色妻子的法文传记《混血儿》的中文译稿。孩子们也都对丹妮十分孝顺。

吃过晚饭,老两口会在美丽的环岛路上相携散步,在海风中唱起当年的歌——《当我们还年轻》:“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5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

(摘自《时代邮刊》2014年第9期)

猜你喜欢

丹妮俄文法国
我与丹妮
法国(三)
法国(一)
土豆还有希望
卡拉·陶格陶夫所藏手抄本《观自在经》(俄文)
卫拉特本《уHeκep TopeлκиTy汗史》(俄文)
卫拉特文译般若经(俄文)
准噶尔的物质文化遗产(俄文)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